外媒:中美关税博弈 中国在贸易战中表现精彩

5月16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关注的新闻焦点各有侧重,法国右翼共和党(LR)主席选举在即(5月17日和18日),该党希望翻开新的一页以迎接美好未来;法国-阿尔及利亚作家布阿莱姆-桑萨尔已在阿尔及利亚被扣押六个月,深陷两国外交战漩涡;秘鲁教会对利奥十四世当选罗马教皇深表欣喜和自豪;俄乌两国伊斯坦布尔的和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气氛中展开;卡塔尔王室向特朗普赠送波音飞机作为总统专机,引发关于道德,法律和政治问题的质疑;这是各报突出的国内和国际新闻焦点。另外《回声报》刊出一篇署名文章,对中国在与美国的经济对抗中的表现大加赞扬。

Le drapeau chinois mis à l'honneur à Washington lors d'une visite officielle d'il y a quelques années. REUTERS/Hyungwon Kang/Files

雷塔约与沃基耶决斗:法国右翼政党迎来关键时刻

继前党魁埃里克-席欧蒂(Eric Ciotti)因支持极右翼勒庞参加上届立法选举而离开该党后,法国右翼政党-共和党本周六和周日推举新的主席。两名热门人选分别为:现任内政部长雷塔约(Bruno Retailleau)和该党议会党团主席洛朗-沃基耶(Laurent Wauquiez),《费加罗报》和《回声报》分别发表社评,强调了本次选举的重要性。

马克龙:2027年之前的“堤坝”

《回声报》标出“马克龙:2027年之前的“堤坝”的报道标题,该报指出:马克龙设定了一个目标,即确保法国在2027年之前的经济和财政“稳定”,并在国内外扮演重要角色。总统将自己视为一种“堤坝”,防止过度的税收和不理智的消费与规范政策的“堤坝”。在国内,马克龙需专注于维持过去八年在就业和竞争力上的成果;值得庆幸的是,他在国际舞台上的操作空间更大,尽管在非洲的表现不佳,但他在乌克兰战争、欧洲未来以及跨大西洋关系上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该报社评最后指出:毫无疑问,马克龙必须强迫自己,避免超越这一“堤坝”的角色,既要在国内保持稳定,又要在国际上保持活力。然而,他的这一任务足够重要,不容小觑。

2027日益迫近

《费加罗报》则以“2027日益迫近”为题,发表社评指出:在共和党举行重大选举的前夕,两名候选人分别阐述了对该党愿景的展望。无论哪位当选都将面临重大挑战:他不仅要赢得党内支持,还要重新赢得广大选民的支持,特别是失望的年轻人,退休人员以及低收入群体。本次选举对共和党至关重要。

在马克龙主义逐渐走向终结、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领导面临不确定的背景下,右翼复兴的机会虽已显现,但关键在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而非空洞的承诺,才有望重新夺回选民的支持。

中国在与美国的经济对抗中表现出色

此外,《回声报》在观点版页刊出一篇署名文章,赞扬了中国在与美国的经济对抗中出色的表现以及精准的战略,最终取得胜利。

文章作者指出:在美国发起的这场贸易战中,中国表现的堪称完美,令人印象深刻。这是经过长期准备获得的成果。正如拿破仑的战役至今仍在各国军事学院中被细致分析的那样,可以预见,习近平对抗特朗普的这场“商业战役”将在两个世纪后被奉为典范。它堪称榜样,证明了当年毛泽东形容美帝国主义时所说:美国不过是“纸老虎”。

实际上,中国早在近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了准备。自1979年对外开放起,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与此同时,美国的工业基础日益空心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量购买美元以防止人民币升值;美国消费者则不断扩大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中国早已为“脱钩”情景制定了应对方案。奥巴马政府开始对中国产品实施制裁,特朗普加征关税,拜登政府继续奉行相关政策。但最终中国实现了创纪录的一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文章作者指出:北京每次都精准快速回应美国制裁,回应力度略低于美方,显示出战略克制与从容。中国是唯一保持货币稳定的主要经济体,避免动摇信心。

今次贸易战在多轮升级后,美国主动放松关税,并声称中方要求谈判,遭到北京否认。最终结果是,双方达成暂时停火协议,关税比最初的威胁低很多。仿佛从4月2日以来的疯狂对抗从未发生过,最后发布的联合声明,更像中国领导人在达沃斯所讲的“和谐贸易关系”的空洞话语,而不是特朗普关于美国被“掠夺”的怒吼。

文章作者最后指出:在这场战斗中,美国从未从其挑起冲突的对象-中国-那里获得任何成果:既没有市场开放,也没有人民币升值,更没有增加采购美国产品的承诺。最终对中国征收的关税,仅为特朗普竞选承诺的一半。这是因为中国的战略堪称无懈可击。每一次美国行动,中国都迅速回应;在布鲁塞尔可能要花两个月甚至两年才能做出的反应,中国只用了两天。中国的反击策略讲究分寸,力度略弱于特朗普,以展示克制与理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