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演技被配角吊打!“老戏骨”名号要丢?(组图)

一部作品,配角的表演足够精彩固然是好事。

但如果太好,甚至抢了主角的风头,那场面就会很难看。

再加上这部剧是老戏骨为主角,同辈人竞争,那场面就更难看了。

最近,陈建斌的新剧翻车了。

作为《甄嬛传》的四阿哥皇帝,《三国》的曹操,陈建斌一直都是老戏骨的代表人物,但凡他出现的作品,都不会让人对演技产生质疑。

毕竟,这可是一位能用的上“德高望重”这个词的演员。

即便是在综艺中,陈建斌也不忘反复拉片国外的优秀电影,修身养性,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然而,就这样一位演员,却在一部自己主演的电视剧上狠狠栽了个跟头。

新剧名叫《暗潮缉凶》,作为桃厂迷雾剧场的新剧,成绩不甚理想,上线热度仅为第六,甚至不如同天上映,已经扑街的ip《华山论剑之东邪西毒》。

迷雾剧场,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含金量。

更惨的是口碑。

陈建斌主演的新剧,卖点自然是陈建斌这三个字。

然而《暗潮缉凶》的差评中,陈建斌却承包了一大半,不少人看完后表示,陈建斌这一次的表演让人看不出他想干啥。

咋回事呢?

连看三集后,我只想跟陈大爷说一句话——

大爷,咱上点心吧,被同一部剧的配角吊打,这还怎么自称是艺术家啊?

一场凶杀掀起来的关系网说实话,从剧情和制作角度来看,《暗潮缉凶》的表现还是可以的。

故事由一桩凶杀案开始讲起。

小混混输了钱,回家看见厂长后气不打一处来,竟然当场拍了一砖扬长而去。

众人追了他一天,终于追到了90年代的国营大厂旭日厂废弃的排污水池旁,警察来交涉,没说几句就把小混混吓到了跳水。

而随着警察一个肘击把小混混救上来后,小混混的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水底下,还有个人!”

中年刑警“连海平”(陈建斌饰)一跃而下,竟然真的看到一具女尸赫然矗立在水池中央。

她左脚被齐根砍断,场面甚是骇人。

“真有!”

将女尸打捞上来后,警方马上展开调查,死者正是厂内老职工“沈华章”的小女儿沈小舟。

而在此前,也有同为女性被杀害的事件,作案手法极其相似,生前均被凶手侵犯,遂马上并案调查。

可吊诡的是,虽然都是被窒息而死,且均割去了脚部。

可沈小舟被割去的是左脚,而之前的受害者是右脚,且死亡方式、伤口切面、被侵犯的方式均有不同,看似如出一辙,但又好像不是一个人做的。

这就打乱了破案方向。

而就在刑警被眼前的迷雾笼罩时,周围的线索也开始闪烁火苗。

旭日厂的厂长显然有阴谋,凶案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布局。

这段凶杀也引起了连海平的个人回忆,似乎被杀害的初恋,也与案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最抓马的是小刑警“石强峰”。

他从孤儿院一路考到了刑警,然而别人不知道的是,连海平死去的初恋,正是他的亲生母亲。

就在连海平追忆初恋的同时,石强峰也在调查这30年前的旧案,时间线从过去奔涌而来,早晚都会汇聚。

难道,石强峰是连海平的儿子?

毕竟编剧是《尘封十三载》的娄霄鹏,所以从剧情角度来说《暗潮缉凶》的剧本非常扎实,虽然节奏算不上快,但叙事很舒服。

尤其是第一集,通过三段故事线的同时进行,最后在凶杀案汇聚,憋了37分钟的一泻千里,节奏很抓人。

而在破案之余,编剧还布下了多条草蛇灰线,有阴谋的,亲情的,爱情的,甚至是家庭教育的。

数线并行,互相影响,基础打好了,故事潜力非常大。

可问题就出现在表演上。

而表演最大的问题,就是主角陈建斌。

演技被配角吊打,陈建斌栽了个大跟头剧中,陈建斌扮演的是中年刑警“连海平”。

从剧情设计中不难看出,这又是一个不善言辞的角色,社恐,怕人,但工作非常积极。

再加上年轻时的惨痛经历,导致连海平的性格非常复杂,整个人的个人意识过剩,内心世界非常活跃。

这么复杂的角色,应该是很有表演空间。

可陈建斌的设计却让人看不懂,3集100多分钟,我看陈建斌的设计就一个字——

不管是在家还是出来工作,陈建斌永远都是内扣着肩膀,双手锁在腹部前,前半身甚至都了探出去。

整个人像是被煮熟的大虾,以此来打造一个“整个人都缩起来”的形象。

就像这样↓

甚至是被别人挑衅时,作为刑警的他依然是拱肩缩背,把头伸过去躺平任嘲。

咱也不知道陈建斌设计这一套动作是出于对角色的什么理解。

反正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戏份,陈建斌永远紧锁着肩膀搓手,大夏天的场景,愣是被他演出了寒冬腊月的温度。

难道,这就是角色“憋屈”的外化表现吗?

但你要说陈建斌设计这一套动作,就是为了渲染角色身上的沉重氛围吧。

可在造型上设计,又让人看不懂了。

歪戴帽子。

是的,作为一把年纪的中年人,而且还是成熟稳重的刑警,陈建斌在剧中竟然经常歪戴着帽子出镜。

看到这里我试图理解人物,但真的做不到理解。

只感觉眼前的一幕很滑稽。

歪戴就歪戴吧,还因为头太大扣不住,整个帽子就这么轻飘飘放在了头上,再加上缩肩弯腰的动作——

难道说,陈建斌为角色设计的背景是“老年rapper”?

嘿呦!我给您来一段ferrstyle。

再追溯到之前,其实陈建斌的“搓手式”演技几年前就有了。

这似乎成为陈建斌表演的定式,只要是稍微憋屈的人物,都免不了陈建斌的一顿搓手。

歪戴的帽子,紧缩的肩膀,24小时不断搓手的小拳头...

尽管剧情还算看得下去,但陈建斌出场后就感觉像是一场行为艺术,总感觉主角要搞什么活儿,但他又没什么活儿。

而观众也只能在出戏与入戏之间反复横跳。

相比陈建斌的抽象,另一位老演员的表演就判若云泥,让人安心了许多。

成泰燊

片中,成泰燊饰演厂里的老职工沈华章。

他命运多舛,大儿子患有自闭症,老夫妻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

好在小女儿聪明伶俐,自小获奖无数,这才刚刚被985名校录取,人生迎来亮光。

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接到噩耗,女儿被杀害,死状恐怖。

中年丧子,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而成泰燊在表演这一段戏时,并没有设计太多的动作,他只是说了一句“不是吧”表示不想接受现实。

而后,整个人都瘫软在座椅上,身体不自觉抽搐,嘴巴张开,头不断向后伸展。

这是身体抗压的表现,精神遭受重创血压上涌,他不得不伸直了脖子,望向天空。

巨大的压力让他说不出话,他也不想说什么。

只是任由身体反应,嗓子里不断被挤出“咦..啊...”的呻吟声。

这一段戏张力非常强,尽管成泰燊没有多少动作,也没有台词,但观众依然能够感受到角色传达出来的巨大痛苦。

而接下来的戏份更绝。

在一段长镜头中,成泰燊干脆不演了,就直愣愣坐在那里,不做任何表情,像一具死尸躺在那里,画面冲击力不亚于恐怖片。

女儿离开后的几天,他一夜白发,整个人都垮掉了。

而接下来的戏份,虽然成泰燊一直处于巨大的痛苦中,却呈现出了不同的层次与状态。

从一开始的震惊,不敢接受,到后来的痛苦,自我消化,最后甚至扒着刑警的窗户,询问女儿死亡的方式,怕女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吃了太多苦。

一想到女儿的遭遇,他就会心疼。

成泰燊将一个父亲崩溃的过程完整表演了出来,每一段都非常精彩,人物状态丰富,尽管不用解释,观众也能看得出来他处于什么状态。

是崩溃还是心疼,甚至是黑化....

相较于一直在搓手的陈建斌,高下立判。

最后当然,仅因陈建斌的动作设计和歪帽子,就说《暗潮缉凶》不好看也罪不至此。

只是作为老戏骨,作为主角,陈建斌的表演有些一言难尽。

再这样下去,老戏骨的名声怕是保不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