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建了一座巨型天线 让北约如鲠在喉(组图)

西方又开始玩“双标”了:北约侦察机可以肆无忌惮地贴着俄边境空域飞行,但当俄罗斯准备以牙还牙的时候,那帮欧洲国家却嚷嚷自己受到了“威胁”。

这几天,美国《新闻周刊》等西方媒体正密切关注一件事情,称俄罗斯在北约“家门口”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天线阵列,可能会用于“监听北约无线电通信”。

根据美媒的报道,这处设施位于俄加里宁格勒州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地区,距离波兰东部边境仅25公里,最早是由一个名为“精准信息”的开源情报平台通过卫星照片发现的。

建成之后,大概会是这样

按照该组织的说法,自2023年3月以来,俄罗斯开始在当地大兴土木,目前工程已经接近完工。

设施整体呈现出同心圆的形状,直径约1600米。根据其环装结构、放射状道路以及加固防护等特征,“精准信息”推测该设施很可能是一处环形天线阵列(CDAA),预计俄罗斯未来还会在周边建造其他实体结构,比如天线或保护雷达的设施。

“精准信息”指出,如果其推测属实,那么俄罗斯修建的这处环形天线阵列的尺寸,已经超过了目前已知的任何环形天线阵列。

该组织认为,俄罗斯选择在加里宁格勒州修建环形天线阵列的做法,在战略上非常合理,因为一旦加里宁格勒州的环形天线阵列建成,将使俄罗斯能够有效监听北约在波罗的海和东欧地区的无线电通讯,甚至可能与北大西洋潜伏的俄军潜艇进行联系。

到今年7月,大致的轮廓已经出现了

环形天线阵列是一种由多个同心圆环、垂直单极天线组成的大型圆形天线场,用于探测并确定入射无线电信号的来波方向,并通过绘制对手通信网络图谱以支持电子战作战,最远探测距离可达数千公里。

不过,别看环形天线阵列是一项起源于二战期间,盛行于冷战时期的技术,时至今日它在信号测向、电子监视等领域依然有用武之地,比如德国奥格斯堡的环形天线阵列至今仍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不接受任何媒体或级别不够的政客探访,德国官方关于该设施用途的声明也寥寥无几。

因此,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州修建了一座巨型环形天线阵列,自然引起了西方和乌克兰媒体所谓“担忧”,比如乌克兰“防务快报”网站宣称,该设施“可能会在危机与冲突升级时破坏北约通讯”、加剧了整个欧洲的“紧张局势”。

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的环形天线阵列

事实上,如果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州的环形天线阵列建成,北约一时半会确实没什么好办法。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在欧洲的一块飞地。在俄欧关系已经决裂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当然也清楚加里宁格勒州的战略意义,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就开始加强当地的军事力量,部署了可携带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等武器装备。

此外,俄总统助理尼古拉·帕特鲁舍夫还曾警告过北约,任何对俄罗斯领土的军事侵略,都将招致俄方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回应。

冲绳美军基地的环形天线阵列

所以,尽管如“精准信息”组织所说,环形天线阵列其实非常脆弱,“普通火炮就能将其轻松摧毁”,但关键却在于北约敢不敢冒着与俄罗斯开战的风险,破坏这座巨型环形天线阵列。

如果北约不敢,那就只能捏着鼻子默认俄罗斯在他们眼皮底下建成这座环形天线阵列,并想办法部署更多的电子战系统进行对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