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美关系是长期、全球性的“竞争性共存”

中美两国领导人今天在首尔会晤,试图缓解双边关系。为了这次会晤,美国总统延长了其亚洲行程一天,显示出希望稳定中美关系的意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提前抵达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旨在争取关税缓解,以应对中国经济放缓。

预计本次会晤将达成最基本的协议,但难以解决根本分歧。今天(30日)出版的法国大报刊出多篇报道,《费加罗报》更在头条新闻位置刊出“贸易战:特朗普与习近平寻求缓和局势”的报道标题,各方报道从不同角度对中美首脑会晤进行了报道和分析。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nd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react as they hold a bilateral meeting at Gimhae International Airport, on the sidelines of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summit, in Busan, South Korea, October 30, 2025. REUTERS – Evelyn Hockstein

首先,《费加罗报》和《回声报》分别刊出各自特派韩国记者的报道,从各自不同视角,解读了本次习特会的目的和意义。

特朗普与习近平寻求延长有利于双方的休战协议

《费加罗报》重点强调中美两国在政治与战略层面的对峙与风险。该报记者指出:美中两国首脑将在韩国举行的会晤主要围绕延长中美贸易战的暂时停火协议展开。韩国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次亚洲访问行程的最后一站,意在重启与中国领导人的直接接触。这次习特会是两国首脑自2019年G20大阪峰会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双方都面临来自内外的压力:特朗普希望在2026年的中期选举前稳住经济与市场;习近平则希望在经济放缓时期缓解中美紧张关系。

预计本次会晤很难彻底化解两国关系的长期结构性对立,但有望达成一项有限的、临时性贸易休战延长协议,以避免新的关税升级,从而稳定市场与双边关系。

除贸易纷争外,中美在诸多议题上也存有分歧,台湾问题则被视为最大的潜在冲突点。美国总统试图淡化此一议题,而中国国家主席则可能试图利用贸易谈判来换取美国“不支持台湾”的明确表态。


特朗普与习近平准备签署脆弱的休战协议

《回声报》特派记者的报道主要着眼于中美两国领导人将在韩国达成的贸易战“暂时停火”协议。这项协议被视为一场“脆弱的休战”,虽能缓解紧张,却无法真正解决两国的深层矛盾。报道剖析了贸易协议背后的实质妥协与力量再平衡,强调中国的稀土优势与美国的“退让”。

根据这项临时性协议,中国同意暂停对“稀土出口”的限制,并恢复购买美国大豆;美国则放弃执行原计划对中国产品征收100%的额外关税,并考虑下调部分现有关税(包括与化工品和芯片相关的产品)。双方目标是为缓解贸易紧张关系,避免全面经济对抗。

报道认为,实际上,双方同意暂时休战均有着各自的算盘:美国总统希望通过“胜利性协议”展示其谈判能力,提振国内信心与市场情绪;中国国家主席则在努力寻求稳定外部环境,以应对国内放缓的经济局面。报道引述专家观点指出:两国得以达成“暂时停火”,显现了美国迫于中国在稀土等问题上的强硬反制作出的战略退让。同时,中国还以军事行动绕台飞行展示压力。总之,随着协议的达成,中美关系暂时缓解,但战略对抗与经济依赖的矛盾将继续存在。

“新的冷战并非不可避免”:中美之间是一场“无期限的全球性竞争性对抗”。

《费加罗报》还刊出一篇针对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美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的专访,这位著名专家阐述了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他表示:虽然美中两国存在深刻且全面的战略竞争,但“新的冷战”并非不可避免。中美关系是一种长期、全球性的“竞争性共存”,在对立与合作之间摇摆。这位专家强调,中美关系将长期处于既对抗又相互依存的状态。两国关系的波动主要取决于中国对美国意图的感受;尽管竞争不可避免,但仍有合作空间。与此同时,双方在台湾问题上面临日益上升的冲突风险,而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在乌克兰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习特峰会:美中之间存在众多分歧议题

《十字架报》也对中美两国首脑2019年以来的首次会晤进行了分析。报道认为:虽然这次峰会旨在缓解两国的紧张关系,但双方分歧众多,涵盖稀土出口、半导体、抖音海外版(TikTok)、芬太尼、农产品关税等。两国围绕贸易与科技竞争展开博弈。此外,双方在乌克兰战争与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对立依旧突出。尽管双方都希望通过峰会缓和局势,但整体关系仍处于高压竞争与有限接触的状态。


中俄携手共同对抗西方

此外,《费加罗报》载文,分析了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俄关系不断深化以及战略性同盟化的趋势,导致西方打算“拆散”中俄的努力失败。

文章作者指出:美国和欧洲希望通过外交或经济手段让中国与俄罗斯“脱钩”。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设想。自俄乌战争以来,中俄关系不仅没有破裂,反而不断加强,双方建立了更为牢固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名义上保持“中立”,实际上却一直在通过提供关键技术、军工零部件、无人机与卫星侦察协助、能源合作与经济支持等种种做法支持俄罗斯。北京与莫斯科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形成了实质性的反西方战略联盟,俄乌战争不仅未能分裂两国,反而构筑了一个欧亚大陆新秩序,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民主阵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