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的暑期档电影,全是动画片+男人戏,好不容易在里面找到了一个生猛的女性。
倪妮。
前几天上映的电影《东极岛》,朱一龙、吴磊的两个大男主,倪妮成为唯一女主。(或者说女配)
在一部讲述中国渔民英勇抗日的片子里,倪妮饰演的角色阿花有不少高光。
海岛向来遵循“女人不能出海”的传统,但阿花一手掌舵,带着渔民们驶向大海,守护自己的家园。
导演给了她一段大特写,身边的人接连被杀害,她在岛上的祠堂里,嘶吼着说忍不了了。
嘴唇颤抖,眼神悲伤,愤恨不甘。
片中有很多动作戏展现了倪妮本身的野性美,动作利索,扯麻绳,跳入海。
总之,倪妮的表演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长期以来,倪妮都因为缺乏一个有力的角色,被诟病红毯实力大于角色,如今东极岛一战。
倪妮,终于要扬眉吐气了?
关于倪妮重新有了代表角色这件事,我觉得得分开讨论。
正面说,她的确迎来了这几年最受关注的时刻。
关于《东极岛》演员表演的讨论里,她的热度甚至不逊两位男主角。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很难将她片中的形象与现实中光彩照人的她联系起来。
村妇蜕变为带领村民反抗日军的女战士,倪妮外形上就完成了这种血性蜕变,素颜、黝黑皮肤、粗布衣衫,变得粗粝,凶狠,有张力。
这种原始有力量感的形象,起码在别的85花身上暂未看到。
这些自然是极好的,但很遗憾,《东极岛》是一部男人为主的戏,倪妮作为辅助性角色,有高光,但不多,主要戏份都让位于男主。
据传还有大量戏份被删,导致阿花这个角色从隐忍到反抗的转变就在一瞬间,人物也很难完整丰富起来。
所以总体下来,倪妮演得挺好的,但综合角色的完整度和在当中的作用来说,又没那么好。
正如有网友说的,倪妮卡在该突破的位置一动不动,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这个“指控”也挺有意思。
倪妮是个很奇特的类型,她饰演的角色很多,类型各种各样,但给人的感觉就是都差不多。
一种是“烈女”,张力十足,魅惑野性,阿花算是这类,还有《消失的她》的真假李木子。
倪妮本身的外形和气质是能赋予这种角色以神秘感的。
《拆弹专家2》和《猎金游戏》她也演了打手和女精英,对倪妮来说,这些都是行货了。
遗憾的点也在于,这类电影全是男人戏,女性角色可有可无。
而“烈女”的集大成者,还是她被张艺谋发掘演的出道作品《金陵十三钗》。
玉墨的神秘,风情万种,成熟魅力,完全超越了她后来演过的所有作品。
擅长拍女性的张艺谋,拍出了倪妮最难得的一面。
另一种是“文艺女神”,这也是倪妮走红后的深耕领域。
《等风来》里的美女专栏作者,《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个性女演员;
《漫长的告白》里,她演了同时被张鲁一和辛柏青爱慕的清冷女子柳川。
致命的是,倪妮演了一批这种片子,除了《等风来》,其它无一不是票房惨淡,甚至无人知晓。
她也狠心影视两手抓,和刘诗诗的《流金岁月》是她演过最出圈的电视剧,都市丽人朱锁锁,一款让所有人的着迷的美女。
还跟白宇演过《西出玉门》,原以为“沙漠玫瑰”叶流西能助她一臂之力,可惜也不温不火。
以上这些角色有个共同点,美而疏离,缺乏柴米油盐的生活肌理。
这个特点限制了倪妮,让她很难成为真正的国民性演员。
为此她还尝试过革命剧、古偶、悬疑,每个领域都出过爆款,但到了倪妮这里就是不声不响,留给她的选择真的不多了。
还有,她的红毯形象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比她的作品更被津津乐道,于是,那些“高级脸”的角色一再找上她。
好处是,外在条件也保住了她的常年曝光和时尚资源,在一众85花中不至于掉队。
可名气与作品之间的尴尬总会在倪妮身上反复上演。
拥有一个国民性的角色,大概是倪妮一直的追求。
所以她也早就想撕碎“美人”标签了。
85花中很少人涉猎的打女,她演了,要牺牲容貌和精力的戏,她也拍了。
从美人到战士,倪妮是愿意拼命的,不惜“毁容“。
演阿花前,她就说自己拒绝做花瓶,拒绝用替身,因为有大量海战戏,又是渔家女的形象,倪妮为此提前三个月住到了渔村,狂晒几个月。
片场一闲下来她不是坐着,而是去太阳下暴晒至脱皮三层,同时用海盐喷雾制造头发的干枯感。
加上素颜出镜,也拒绝补妆,她全程的肤色与渔民无异。
而且阿花也挑战了她的体能极限,随船出海学划桨补网,手磨出了血泡。
大量的水下戏,她泡8小时去拍摄闭气镜头,从30秒练到3分钟,面部充血险晕厥。
最后终于修成了那种青筋暴起的愤怒与决绝。
张艺谋也说过倪妮很刻苦,刚成为谋女郎,她要上形体课,语言班,学吴侬软语,英文,学打麻将。
一个进门抛媚眼的镜头,从冬天拍到夏天,35度高温,裹着貂扮性感。
只要她付出心力,跟对导演的戏,居然都挺有质感。
有些85花经常被吐槽演技烂,但倪妮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她更像是不出错的中位数,但也不出挑。
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倪妮除了春晚等晚会,基本没上过综艺。
她一直将自己保留在影视这条线内,从不逾越。
也难怪有网友看她不断在类型片里打滚,建议她去找邵艺辉。
这个建议其实不错,钟楚曦在《好东西》中一举摘掉花瓶标签,变得可人灵动。
都市丽人也不止一种高高在上的演法。
往更深层说,倪妮需要的是“生活褶皱深处”的角色。
女演员在演火一个角色后总要找到一条出路,否则一定会被框死。
赵丽颖在古偶打响了名号后,这几年投入了现实题材的怀抱,《幸福到万家》和《风吹半夏》的确真正让人看到了她的演技。
孙俪在甄嬛后也尝试了不少都市剧,《蛮好的人生》,《安家》中的房产中介都有那种市井韧性。
影视剧真的没那么多大女主,男性题材也不需要女性背景板。
避开大女主爽文模板,女演员的选择其实非常多,《我的姐姐》中张子枫式的“被责任裹挟的普通人姐姐”,还有《人生大事》中殡葬师等特殊职业中的女性叙事。
我觉得大多数女演员都可以在角色选择上更主动贴近现实土壤,诚然,这跟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题材有关。
但至少从倪妮的咖位和接拍的大制作来说,她还有有选择的。
倪妮的困境,是许多“高起点演员”的缩影,玉墨的巅峰开局赋予她艺术资本,却也设下精致枷锁。
主动撕掉“美人”标签是第一步,证明自己可破局,真正扎根国民生活则是第二步。
顶着“谋女郎”标签注定会遇到更多的质疑和挑战,何况江山代有才人出,稍不留神就会被时间埋没。
着急没用,淬炼出真实水平,让作品替你发声,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