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过气港星纷纷驻扎短视频平台带货、炫富、表演才艺,企图赚点营业小钱时,港圈最出名的胖子之一王晶,最近开辟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奇特赛道——瓜主赛道。
只要打开他的切片,都能看到这人挺着大肚子瘫沙发上,忘情发狠的乱爆狠料,什么周润发有体臭,被关之琳贴脸嫌弃:
梅艳芳和赵文卓的分手原因,是梅姐的朋友给赵文卓起绰号,伤了老赵的自尊心:
《赌神》中王祖贤饰演的角色,是低价从关之琳手上抢来的:
以及锐评锋芝血腥爱情故事:
可能吃瓜真的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刚需吧,王晶爆料的节目《王晶笑看江湖》其实在视频平台已经更新很久了,以前聊正儿八经的幕后、电影史料无人在意,一说到八卦流量立马就跟来了,有乐子人好奇围观涨知识的,有粉丝大骂卑鄙无耻蹭热度的。
但其中最让我惊讶的,是这条评论:
1. “王晶是谁”,这是个很哲学的问题,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所有认识王晶的人心中,也有无数个不一样的王晶。
对三四十岁的当代社畜来说,王晶是录像厅里永远滴神,多少热血青年昏天黑地的泡在录像厅里,就为了看一眼他构想的刀光剑影、声色犬马,这些中年佬们信手拈来的装逼技巧、经典台词,皆来自这个胖子的奇思妙想。
对言必称豆瓣TOP250的资深影迷来说,王晶是看过都要洗眼睛的烂片之王,电影中屎尿屁、黄暴、物化女性等下三滥内容层出不穷,是早该被淘汰的封建糟粕。
对自居港圈粉的小众遗老遗少们来说,他是慧眼识珠的鬼才导演,不仅亲手捧红了邱淑贞、张敏、舒淇等港风女神,周星驰、周润发、刘德华这些天王巨星也在他手上飞升。
甚至,对于21世纪初才读小学的那批电视剧儿童来说,王晶都能混上个童年细糠的title,他参与制作的《小鱼儿与花无缺》《天下第一》都在多年后重新翻红,尤其是后者,如今已被抬到了“武侠剧最后巅峰”的高度。
所以“王晶是谁”,回答这个问题既容易也困难,他是烂片专业户,是屎尿屁代言人,是商业片不败战神,是串起港圈半个世纪辉煌史的天选胖子——
注意,最后这句话并不是我在夸张,因为哪怕你考古到50年前,也能看到王晶的名字夹杂其中。
王晶论出身,是名副其实的导二代,在他之上还有一个拿过亚洲影展最佳导演、监制过黄日华翁美玲版《射雕英雄传》的老爸王天林。
这个名字你或许陌生,但他老爸这张脸和体形,银河映像的影迷一定非常熟悉:
他老爸王天林,自50年代起就是和李丽华、任剑辉、白雪仙这些粤语区大明星混在一起的能人,按理说应该风光无限,衣食无忧吧?但可惜家里有个嗜赌的老妈,老爸赚多少老妈输多少,到王晶考上香港中文大学那一年,老妈更因中了骗局把家里赔得一干二净。
王晶苦于穷困,大学第一年就跑去给《欢乐今宵》写段子,到他毕业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tvb,开始自己的编剧、导演生涯。
王晶在tvb时期写了不少经典电视剧,汪明荃版《京华春梦》、郑少秋版《楚留香传奇》、刘松仁版《陆小凤》全出自他的笔下。
2.
王晶从段子手转型导演,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觉得是受了老爸影响,但其实王天林对他影响最大的并非择业,而是进入娱乐圈的处世之道:
那要怎么才能不吃亏不被欺负呢?
这方面教他做人的是契师父楚原,就是当年在金像奖凭获奖感言大爆出圈的这个老爷子——
作为香港初代商业片多面手,他送给王晶的这句话,是对其导演生涯最醍醐灌顶的启发:
“阿晶,电影圈泡女演员不是罪,迟到早退不是罪,扮嘢擺款也不是罪,而只有一条死罪,就是唔收得。”
翻译成普通话,意思就是混电影圈,泡女演员、迟到早退、摆架子都不是罪,唯一的死罪是电影不卖座。
从影40多年来,王晶一直贯彻着这条被他写进自传里的导演生存之道,并且从结果来看,他也执行的非常成功。
王晶转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千王斗千霸》就票房大卖,四年后再拍第二部电影《青蛙王子》,直接拿下1800万票房,成为邵氏最牛导演。
在这之后,王胖子就跟爽文男主穿进现实一般,拍什么爆什么,从1987到94年,他执导的电影每年都能挤进年度票房前十,并且还是复数杀入,一共有13部打进前十,其中《赌神》《赌神2》两次拿下年度票房冠军,为他打响了商业片票房之王的名号。
而且,那年代的导演通常是各有所长赛道自选,只有这胖子类型通杀,黑帮、喜剧、武侠、浪漫爱情……你几乎想不到他不能拍的种类,更别说他还一手炮制出了比漫威更庞大的“赌神”宇宙,三十年来连续拍摄20多部赌相关电影,B站至今传诵着陈小刀20块赢2500万的名场面。
王晶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获得成功,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听了楚原一句话。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胖子不可小瞧,王晶外表再歪瓜裂枣,大小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能力手段都是有的,巅峰时他一个人就能干完导演、编剧、监制、制片、宣传五个岗位的活儿。
同时得益于大学就在电视台写段子抢收视率的经历,王晶创作剧本的速度极快,对观众的兴趣点和笑点是一咯吱一个准。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整蛊专家》——嗯,就是周星驰献出大荧幕初吻这部。
开拍时王晶手上只有整蛊专家、周星驰、刘德华十个大字和35天倒计时,他必须要在一个月内赶出一部春节档贺岁片。
结果王胖子不负所望,早上四点开工写剧本、八点开镜拍电影,就这么把荧幕cp、浪漫爱情、屎尿屁喜剧、巨星麦麸等观众爱看的要素全塞进去,一锅炖出了年度票房第五的大爆款。
其次呢,则源于这人从不拧巴,从小读四大名著、考中文大学的知识分子,要说阳春白雪的高雅梦,那肯定是有的。
1999年,王晶试过放下名利勇敢逐梦,自编自导了一部关注弱势群体的严肃文艺片《笨小孩》,结果票房惨淡不说,奖项上也没帮他捞着三瓜两枣,这之后就彻底死了文艺心,从此节操穿肠过,利字心中留,坚定的以满足观众低级趣味为己任。
只要能把观众逗开心、心甘情愿地掏钱,他愿意拍最low的电影,挂名最上不得台面的擦边片,把自己创造的经典ip和角色从电影院一路消费到网大、短剧,再到今天转战自媒体平台,拿粉丝情怀来赚取流量。
3. 王晶作为一个电影人的口碑,早在起码十年前就挥霍光了,多年来影评人投之以差评,他报之以“那又怎”,唯一还愿对他嘴下留情的,可能就是为数不多的老港迷了。
至于原因,仅个人来说,大概是因为他身上仍保留着一个港娱人的满级自我修养——食得咸鱼抵得渴的娱乐精神。
骂他烂片之王也好、炒作仙人也罢,实事求是的说王晶狂拍烂片也算是养活了圈内的一大帮从业人员。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香港娱乐圈全面式微,许鞍华这样的文艺片导演在本地根本拉不到投资,也是王晶抱着上百万上门,许导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才能开机。
这部电影后来横扫金像奖,两个人又继续合作了《天水围的夜与雾》《得闲炒饭》。
但以上种种温知识,你不会听到王晶坐在镜头前跟你一笔一笔唠,或哭鼻子喊冤,他太知道观众不爱听这些了,既然钱都被你赚到了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放下既要又要的清高,继续干好娱乐观众的本职工作。
有时候是消费自己,以身入局演遍各类笨蛋、衰鬼、猥琐佬,拿自己卖糗博观众一笑。
关于王家卫和王晶之间著名的拉踩金句“你不低俗怎能显得哥哥高格调呢”,就是出自他编剧的电影《精装难兄难弟》。
更多时候是拿别人去娱乐观众。
王胖子拍过一部特别贱格的八卦片,叫《爱在娱乐圈的日子》,电影以港娱为背景,用几个女明星的走红故事去影射张曼玉、叶玉卿、吴君如等人的隐私和一些贵圈大事。
其中尔冬升被他踩得最狠,直接借陈锦鸿之口讽刺他三流导演、过气武打明星、配不上张曼玉。
江湖传言王晶之所以下狠嘴,是因为尔冬升曾在电影里调侃过他与邱淑贞的关系,胖子记仇多年,憋了个大的反击回去。
不过两个人现在应该是一老泯恩仇了,曾经的“配不上”已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胖子改口为“一对璧人”。
《爱在娱乐圈的日子》被豆瓣一位网友锐评为“了不起的烂片”,虽然他阴损又缺德,靠贩卖他人隐私赚票房,但又确确实实抖落了香港娱乐圈不堪的一面,为女明星最后留下了唏嘘一笔。
这部电影所透露出的,那种在娱乐至死和身不由己中反复摇摆的气质,我总觉得就是王晶对香港娱乐圈的看法,也是他作为圈中人所秉持的生存哲学。
他和港娱,就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方面王晶身上有一切香港娱乐圈吸引人的元素,务实、草根、活人味、尽是癫狂的娱乐精神,同时港娱那些相见不如怀念的劣根性,低俗、精致利己、见风使舵……他也继承得完完整整。
所以回到最初的回答,王晶是谁?
我想最完整的答案可能是——映照香港娱乐圈精神最诚实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