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清晨,气温还很凉。Lise很早就到了办公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她一如往常打开邮箱时,那封信就已经躺在列表里。标题上写着大大的“DC Comics”。Lise愣了一瞬,DC公司,那个以神奇女侠、蝙蝠侠和超人闻名的漫画品牌,给我寄信?
起初她以为是个玩笑,可那些信就像《哈利波特》中的入学通知,一封接一封,拒不掉停不下。
甚至,让她几乎倾家荡产。
卡昂(Caen),一座宁静的诺曼底小城,Lise Sobéron就住在那里。
2024年,她43岁,刚刚在生活的低谷中重新站起来。她的丈夫因渐冻症去世,留下她和11岁的女儿Lou。那段时间,她常常夜不能寐,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
后来,她萌生了一个念头:要不要做一个能让父母互相帮忙、互相支持的应用?一个父母之间的“互助社交圈”。
于是,一个名字诞生了。“Wondermum”——神奇妈妈。
这个名字不是她起的,而是她11岁的女儿Lou想出来的。
那天,Lise在厨房边煮咖啡边和女儿聊天,随口提起自己的创业想法。小女孩认真听完,歪着头说了一句:
“妈妈,你就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去拯救那些父母!你应该叫它Wondermum。”
Lise笑了。女儿的话语天真而温暖,她采纳了这个建议。在她看来,这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于是,她注册了这个名字,成立了公司,推出了一个应用。功能很简单:帮父母找人带孩子、分享育儿经验、推荐省钱好物。
短短几个月,这个小小的应用吸引了超过一万名用户,其中三千人是活跃用户。
法国媒体称它是“卡昂的创业之星”,一朵从现实生活痛苦中生长出的爱心之花。
Lise开始接受地方媒体采访,拍宣传片,用户量持续上涨。她的生活也一点点改善,一切看起来都在往好方向发展。
直到今年春天,她收到了那封信,信中附有DC Comics的律师事务所印章。
是的,就是那个创造了Superman(超人)和Wonder Woman(神奇女侠)的美国漫画巨头,隶属于华纳兄弟(Warner Bros)。
信件内容公式化而直白:他们认为“Wondermum”这个名字涉嫌抄袭他们的超级英雄“Wonder Woman”。
并要求她——立刻停止使用名称。
Lise当时整个人都愣住了。“我以为这是愚人节玩笑。”她后来在接受法国地方电台 Ici 的采访时回忆说。
可惜,这不是玩笑。她没想到,一个地方创业者的小应用,居然会引起一个好莱坞巨头的注意。
不仅是名称,DC还要求Lise撤下标志、删除相关角色形象。可是,这二者到底有多像,能让这家知名漫画公司正式发函?先来看看,神奇女侠的标志长啥样👇
然后,是Lise的“Wondermum”标志👇
两张图放在一起,各位在看的朋友认为像不像?
当然,Lise并不认同。她的“Wondermum”跟“Wonder Woman”根本不是一回事。
她解释说:“我的唯一‘超能力’,只是让父母的生活更轻松一点,让孩子的世界更快乐一点。”她没有披风,也没有超级力量,更不会打怪兽。
她的Logo以白底和蓝紫色为主,没有任何漫画风格。可在DC Comics看来,“Wondermum”的命名太相似了。融入W和M两个字母的标志也有太多共同点。
他们认为,这会“造成公众混淆”,侵害品牌形象。于是,公司雇佣了法国律师团队,正式提起诉讼。
从那一刻起,Lise的创业梦变成了一场噩梦。
打官司要钱,很多钱。“我现在每天工作七天,但所有的钱都砸进律师费里。”她对记者说的时候,声音已经有些哽咽。
为了保住公司,她不得不卖掉一部分设备,暂停部分推广。半年过去,她的律师费堆成了山,体重也掉了八公斤。
Lise建立的一切,都被律师费吞噬了。不过她也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法国的众筹平台Leetchi上发起了募捐,希望能支付部分律师费用。
标题写着:“拯救Wondermum”。几天内,三千多欧元的捐款涌入。
很多人留言鼓励她,网友纷纷转发。但媒体关注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DC Comics的法律团队仍然在推进诉讼,法国法院的程序也在继续。
Lise要不断提交证明文件、回应律师信、和律师团队开会。她说,现在几乎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看有没有新的法律通知。
开发更新暂停,合作品牌退出,广告收入骤减。Lise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最困难的时候。
诉讼让她心力交瘁,但她对事业的热情没有被冷却。今年五月,母亲节前夕,她在卡昂的奥尔讷河畔开了一家快闪店。她的支持者捐赠了帽子、衣服等各种商品。
“我会用这些收益支付律师费,但还有一部分会捐给一家抗击渐冻症的协会,”Lise承诺。
时至今日,Lise仍在一边打官司一边搞事业。她深陷“神奇女侠”的漩涡,这个知名漫画人物似乎成了她一个人的梦魇。
DC与她谁会先退一步,“抄袭”是小题大做还是确有其事,就让我们等待法庭的判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