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北美上映引欢呼 但是要先泼点冷水…(组图)

“跨越万里山河

小爷来见你们了”

各位,久等了,小哪吒这把火,终于燃到海外!

8 月 18 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官方微博确认,影片敲定北美档期,8 月 29 日 IMAX 版上映,9 月 6 日在美全面献映。

消息一出,便瞬间登上热搜,海外华人纷纷留言,呼吁在自己的所在地“安排一下”。

《复联4》导演罗素兄弟也特别为《哪吒》送上祝福:“祝贺才华横溢的@饺子导演在《哪吒》电影取得的巨大成功!恭喜你打破最新的票房记录!我们很期待于8月29日在电影院欣赏哪吒的上映”。

看着我们自己的“超级英雄”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上半年,中国观众在“I love you three thousand”的台词中,感动眼泪;下半年,是否也终于轮到海外观众被“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景象所深深折服呢?

然而,这一切似乎没那么简单。

虽然《哪吒》在国内票房大卖,但是走出国门,就意味着它要面临一个截然不同的市场。

在此之前,早有无数同它一样,在国内取得超高票房的爆款影片,在登陆海外院线之后,惨遭滑铁卢。

毕竟,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征途,从来都不平坦,甚至充满凶险。



中国电影海外「故事」

黄金开局,出道巅峰

自九十年代开始登陆美国市场,到二十世纪初的这段时期,华语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开拓表现堪称黄金开局。

千禧年,有一部被认为是华语电影巅峰之一的影片,惊艳出世,横扫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配乐等多项大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那就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当年一举夺得 1.28 亿美元,成为票房神话。

风度翩翩的刀光剑影,意境圆融的东方文化,征服了全世界观众的心。

两年后,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连续两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最终喜获6500多万美元的优异成绩,华语电影“走出去”的态势曾令一度人惊艳。

同样浓郁的东方意境和飘逸洒脱的功夫场面,令西方观众忍不住拊掌赞叹。

后来,以中国功夫为卖点的李连杰《霍元甲》与星爷的《功夫》,也都取得了千万级美元的票房,为华语电影在西方博得满堂喝彩。

一时间,华语电影似乎在海外市场,大杀四方,通吃全球,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似乎不用只唱在歌里,成为现实也就指日可待了......吧?

可惜这个黄金开局般的故事,其后来的发展,却偏离了所有人预想的轨迹。

中国电影海外「事故」

乘兴前来,惨烈而归

米兰·昆德拉曾在《玩笑》中提到;人们受到繁盛景象的迷惑,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砰然关上之时,却发现自己身处炼狱。这使人感到,历史总是喜欢开玩笑。

这样的情景,用在当年意气风发的华语电影大军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华语电影在接下来的海外市场陆续遭遇了票房爆冷的惨痛局面。

如果你近年来稍微关注过中国电影在海外的表现,会发现票房遇冷的报道不绝于耳,坏消息总是接踵而至。

比如,今年国内春节档爆款——被寄予厚望的《流浪地球》,国内豪取46亿票房,但在登陆北美院线后,最终仅报收587万美元。

相对于这部影片的级别、阵容、投资和上映时长来说,这可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成绩。

还有去年内地票房冠军《红海行动》,北美票房也仅有154万美元。

2018年度,内地票房亚军《唐人街探案2》,在北美的票房也仅有198万美元,而这已经是2018年国产电影取得的最好成绩了。

还有前年,在中国狂掀观影热潮的56.8亿票房《战狼2》,进入北美市场之后,上映3天,票房不足20万美元,要知道,它在中国上映3天时就已收获8亿票房。

再看看前些年,情况可能更糟。

当年曾在中国引发观影热潮,并制造了无数经典梗的《让子弹飞》,在进军海外市场时,甚至未能在美国找到发行商,更夸张的是,在纽约翠贝卡电影节放映时,竟然有观众提前离场......

像这样在中国国内大获成功,却在海外遭遇滑铁卢的电影绝非《让子弹飞》一个,《唐山大地震》也算一大惨案,它当年在美国只获得了约6万美元的象征性票房收入。

而票房最低的是《搜索》,上映12天仅有1067美元入账....

《搜索》美国版海报

与华语电影在海外一片哀鸿遍野的景象相比,国内的火热追捧,让华语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的游戏”。

也难免让人感叹一句,卧虎逐渐沉睡,英雄难敌梦短。



从「故事」到「事故」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感叹过后,人们不禁要问一句,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如今,海外似乎只对中国电影市场颇感兴趣,但对中国电影却常常意兴阑珊,中国电影近些年来也一直未找合适的语言来与世界影坛交流。

在我们探究问题答案之前,不妨先来看看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里的这句话——“我们从来不只是看一样东西,而是看那样东西与我们的关系”。

海外观众,以美国为代表,为什么放着自己国家的电影不看,而要跑进影院看华语电影呢?

很显然,他们去电影院,希望看到的并不是中国版的《复联》,而是要看美国本土导演拍不出来的电影——武侠片和功夫片。

直至今日,Bruce Lee、Jackie Chan的名讳在西方依旧影响深远,武侠与功夫也是外国观众至今对中国银幕元素最深的,也是最为痴迷的存在。

然而,这些年以来,华语电影的走向开始多元化,功夫电影渐渐式微,尤其是《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等叙事、纪实类的电影,其内容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而非外国人熟知的“功夫”和“武侠”等,增加了观影难度。

再加上天然的语言障碍与文化隔阂,更令华语电影在海外的命运前途未卜。

比如《泰囧》这部前些年大热的爆款影片,虽然拍摄地点会移至海外,但异域化的外景包装之下,依旧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看得懂的笑料,就令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可能根本get不到电影的笑点和泪点,想要引起共鸣更加难上加难。

除此之外,在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上,资本风控使得新晋导演迷恋《盗墓》《鬼吹灯》《小时代》等潮流IP,通过系列化强行构建生态,使得电影粉丝化、泡沫化以及综艺化特征越发明显,原创性和叙事能力退化,这更加增加了华语电影在国外发展的难度。

除了内因,还有影片发行以及营销的问题,目前在做电影海外发行业务的中国公司大部分数量少、规模小,激不起太大浪花。

中国电影在海外发行时,也很少像好莱坞电影来大陆时那样,制定因地制宜的宣发策略,加入让观众耳熟能详的本国元素。

总之,中国电影要想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依旧任重道远。

中国少年,这次是否能震荡世界?

最后,说回小哪吒,这个来自东方古代神话,又被现代影人注入了时代精神的中国少年,这次是否能再度为华语电影正名,震荡世界呢?

答案虽不明朗,但依然有鸡迹可循。

《哪吒》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塑造,以及中国特色题材影片(武侠、动作)的使用,都有所继承和拓展。

比如山河社稷图的场景就让观众大呼过瘾,还有虽不是纯正的武侠电影,但打斗场面同样拥有中国特色武术设计。

同时,这还是一个通俗易懂的中国历史故事,聚焦叛逆孩童哪吒的成长过程,人物形象中,也有着北美市场观众所容易接受、认可的个人主义精神。

哪吒之所以让人喜欢,就是因为它讲述了一个人人都能产生共鸣的故事。

少年反抗世人偏见,对抗命运,找到自我,浴火重生,拯救苍生。

谁儿时又没做过这样的梦呢?

而《哪吒》真正的美学在于洞察一切后的热血依旧,它既告诉我了我们事情本来的样子,也清楚明白地说出,世界从不肯按照它本来的样子运行。

这个故事最动人的地方,是它给每一个遇见它、懂得它的人心里都洒下了一粒种子,就像那句“人心的偏见是座大山,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无数喜爱这个故事的人会去影院一遍遍地看这部影片,会把小哪吒视作某种跨越次元与时空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每个看过《哪吒》的观众,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那个拥有父母无私的爱,那个曾被人充满敌意地对待,那个拼命想证明给这个世界看的自己。

而这些,完全可以跨越时空、文化等壁垒,在不同的国家,引发相同的共鸣。

人们讨论它,支持它,那粒小小的种子静悄悄地开出一朵又一朵的花儿。

如今,这朵花就要绽放在异国的土壤,关于一部中国电影可能有的未来走向,的确没有比这更加令人倍感振奋与欣慰的了。

《哪吒》讲的是逆天改命的故事,映射的却是生而为人的精气神。

人生虽难,还不配让你我认输,海外虽远,还不配让中国电影沉沦。

关关难,咱们关关过就是。

就像这次《哪吒》的海外定档——

不正是又一次闪着无限光芒的希望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