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披露中国对美国休战谈判妥协 止步石油(组图)

英媒曝光中国一反休战谈判90天步步妥协的姿态,停止进购美国石油。

由于中国获得美方对伊朗石油制裁180天豁免权,仅中国石油集团一家公司,12月起每月将至少购进200万桶伊朗石油,较之前水平增长一倍(图源:AFP)

综合媒体12月21日报道,中美自7月6日首轮互征关税以来,共征收关税商品总额3,600亿美元。

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各自率谈判队伍,在阿根廷举行晚宴对谈并达成共识,即90天休战谈判期。

20天过去,中方做出两大有数据可鉴的让步,英国路透社消息称,北京时间12月12日,中国下单购买了至少50万吨、价值1.8亿美元的美国大豆,12月14日,中国财政部发布公告称,从2019年1月1日起,暂停征收美国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三个月。

但中国的妥协止步石油,英国路透社12月21日刊文《中美贸易休战期:中国拒买美国石油》称,2018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出国,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已决意在2019年的开端,零采购美国石油,不顾正在进行中的中美90天贸易休战谈判期,消息人士透露,理由是运费高昂和受到政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此前,有西媒评论指出,中国对待贸易战里美国商品的方式,并非只是征税,而是停止购买。

对于美国石油,路透社报道指出,中美贸易战升级后,中国在10月和11月停止进口美国石油,虽然在12月恢复,但数量极少,路透数据显示,中国12月从美国订购了一百万桶石油,占12月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的三百分之一。

报道称,中国国有炼油厂的消息人士透露称,因为运费和性价比上的不足日渐明显,以及北京与华盛顿之间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虽然过去这家炼油厂长期购买美国石油,但是目前,再次购买的计划被搁浅。

报道还称,一位石油行业分析师称:“中国企业购买美国石油得不到补贴,伊朗和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则不同。”



【相关阅读:消息人士:中国或将用尽180天6480万桶伊朗石油豁免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媒曝光中国对美国石油采购停滞消息的三天之前,北京时间12月18日,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进程,正满四十周年,习近平发表了讲话,习近平说:“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

习近平补充说:“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12月18日刊文指出,习近平讲话的基调是带有挑战意味的,针对的正是外界对中国经济重大改变的呼声。

习近平称:“我们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我们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彭博社评论称,尽管习近平在四十周年讲话中,没有提到特朗普,但特朗普对中国的指控正是用国家引导的发展模式,从经济全球化中,尤其是从美国,收割不公平贸易的好处。

据路透社12月21日消息,虽然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迎来了3个月的“休战”,但作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已经计划在2019年大幅减少甚至是“冻结”从美国进口原油。政策的不确定性、高昂的运费和进口替代国是导致这一决定的三大主要原因。

随着今年页岩油产量再创新高,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中国在2017年原油进口量攀升至4.2亿吨(843万桶/日),首次超过美国的3.95亿吨(790万桶/日)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石油加工业近年来也迅速崛起。正当美国的石油供应商准备摩拳擦掌,准备在中国大有作为时,中美“贸易战”的到来,让这些计划都几乎成为了泡影。

路透社分析称,中国的这一决定显示出,虽然减少贸易逆差一直是中美贸易谈判的核心问题,中国不会用原油进口来弥补两国不断扩大的贸易差额。

受贸易战影响,美国公司担心明年可能到来的高额关税,于是加快从中国进口商品囤积起来。这反而导致今年8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达到了创纪录的430亿美元

来自彭博社的报道显示,受贸易战的影响,中国自8月起停止从美国进口原油。数据显示,12月中国恢复了稍许进口,但仅仅只有100万桶,相比于至少3亿桶的总进口量不过是凤毛麟角。

“虽然从美国的原油采购已经陷入僵局,中国12月的原油进口量有望达到4500万公吨(日均1050万桶),居所有地区之首”,来自数据提供商Refinitiv的资深石油分析师马克•泰(Mark•Tay)说。

“即使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近期能够平息,国营的石油公司高管们也会犹豫究竟应不应该从美国买油。除非有上级的要求。” 咨询机构思亚能源(SIA Energy)驻北京分析师Seng Yick Tee说。

曾经定期从美国购买原油的中国的炼油企业表示,除非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性完全消除,否则他们不会考虑继续购买。

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示意图,红色部分为贸易战开始之后数据(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彭博社10月份的一则报道,今年六月,为回应特朗普(专题)政府宣布对进口中国商品征收500亿美元的关税,中国政府表示会对进口美国的原油加征25%的关税。中国石油巨头中石化当即叫停了从美国运往中国的油轮。

一家国营炼油企业的资深官员也表示,他的公司从8月份起已经停止购买美国原油,明年一季度也未和美方达成任何货运订单。

他说:“先前巨大的政策风险使众多企业重新调整了计划,改用美国原油的替代品……这也让选择面更宽了”

他补充道,他所在的公司已经转向购买诸如北海福蒂斯原油,澳大利亚浓缩原油和来自俄罗斯的原油。

目前,俄罗斯继续充当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12月达到了700万公吨,沙特阿拉伯位居第二,在570万吨到670万吨之间。此外,在“中国两家国企从美国获得豁免”(实质是中国不理睬美方对伊朗单边制裁,观察者网注)后,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总量在12月也有所增加。

此外,对于炼油企业来讲,不断增长的运费和不高的利润也是一大原因。数据显示,大型油轮从美国运往亚洲的费用是从中东运输的三倍。

尽管路透社报道将中国不从美国进口原油归咎于“贸易摩擦”,不过观察者网注意到,中美之间的原油贸易原本规模就很小。

贸易战开始前的2017年全年,中国进口原油840万桶/日,总计4.2亿吨。其中,自美国进口约13.5万桶/日,668万吨,仅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59%。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