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外企跑了!宁波打工人高喊“三星是我家”(组图)

站在厂房屋顶往下看,数千个或红或黄的安全头盔缓慢涌动,头盔下的工人们,年轻一些的高呼口号,拉开横幅,气势十足,年纪大一些的选择搬张小椅子坐在烈日下,毫无精神地直视远方或者低头玩手机……这里是宁波北仑的三星重工造船厂房,工人们聚到一起,是因不满三星重工撤资后的赔偿方案。

长长的红色横幅上写着:“三星是我家,我要工作!我要养家糊口!”“感恩三星,不放弃,不抛弃,孩子要供养。”在家庭温饱面前,或许没人再会记得几年前痛骂乐天的那些画面。

坐在办公楼里的韩国高管,26年前来到宁波时,不知道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束。宁波三星重工是韩国三星重工株式会社于1995年在宁波独资成立的造船项目,是三星重工在中国的第一个造船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第一家外商独资造船厂。

曾经的荣光逐渐黯淡,当年的小伙子已经成家立业,小姑娘们也已经生儿育女。26年的时间,足够完成一个人的社会蜕变。

他们的青春不再,健康远走。造船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往往对他们的脖颈、腰椎还有膝盖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所以,当厂方拿出“N+1”的赔偿方案(N为工作年限,1为加多一个月工资,这也是企业撤资的一般赔偿方案;部分员工拿到“N+3”工资)时,工人们很难接受。

有员工透露,三星重工韩国总部已向宁波三星重工拨款人民币7.5亿元作为善后,且款项已到帐。但船厂方没有公布相关消息。

这看起来是一起普通的外企撤资而导致的劳资纠纷。然而,再往下挖就会发现,三星重工撤离中国,背后实际是韩国产业战略的重大变化,也是后疫情时代世界制造业的新趋势,还是全球化的一个新阶段:

各国从效率转向安全,誓将核心制造业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三星重工的离开,是过去三十年区域经济力量转换的缩影,也或将在未来继续改变无数个家庭。这是个普通的九月,但它绝不平凡。

9月9日,工人们在宁波举起横幅的当天,韩国造船业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总统文在寅表示,要将造船业打造成为谁都无法超越的世界第一,将韩国建设成世界第一造船强国。

他是在9日出席庆南巨济三星重工举行的“K-造船愿景及共生合作”宣布仪式上作出以上表态的。在此之前,他还听取了《造船业再次腾飞战略》。

是的没错,再次腾飞。全球造船业,中日韩都是大哥。但是在去年,中国的造船接单量反超韩国,成为世界第一。

有趣的是,就在这个再次腾飞战略出来前,韩国造船业接单量刚刚重回世界第一,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对韩国来说,现在正是大力发展造船业,整装待发的好时机。

文在寅还表示,截至明年培养8000名造船业生产、技术人才,增强智能船厂等数字化生产力,争取到2030年将造船业生产效率提高30%。

因此,作为造船巨头之一的三星重工,必须对此作出回应。

早在一年前,韩国媒体就已经放出消息,为了配合韩国政府确保当地就业水平的要求,韩国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必须将原本放在中国的分段建造工作转回韩国。具体来说,是巨济市对两大巨头提出了要求,将韩国造船企业在中国的物量优先分配给巨济市,以解决造船业的雇佣危机。

除了韩国的战略考量,最近这一年,船运价格的飙升和碳中和理念的普及,也成为了韩国造船业回流的重要拉动力量。

很多人不知道的中远海控,今年上半年净赚371亿,平均每天赚2亿人民币。这样的成绩不仅不逊于疫苗公司,甚至可能超过苹果等科技巨头的利润。

一只4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运价,从中国运往美国,从平时的3000多美元被炒到2万多美元,暴涨5倍多。这么大块肥肉,谁看了不想咬一口?

全球海运价格的飙涨,自然带动了全球造船业的景气,这也是韩国提出重振造船业的重要原因。

还有环保减排的压力。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去年年底,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船舶短期减排措施提案,将在2023年正式转为最终战略。未来,航运业不仅要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主动寻找一条降低碳排放的道路。

在历史的机遇面前,向来就是三星重工的优势的LNG清洁能源船舶,成了香饽饽。

当然,这些都是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三星重工离开的直接原因,则是当地政府把工厂所在的这片土地买了回来。

财新在报道中给出了宁波北仑区的解释,收回是因为青峙化工园区夹杂其他非化工类企业,不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也就是触及到了环保问题。

事实上,工厂所在的这块地方,是北仑黄金海岸线“金角银边”之称的“长跳嘴”,毗邻北仑深水良港,非常适合生产船体分段,然后再销往韩国组装成整船。

但因为后期三星重工发展方向的反复变换,自2015年后,企业就未曾获得任何新船订单,连续六年亏损,对当地的税收贡献也急剧下降。这对于让出黄金海岸线的宁波来说,一定会怒其不争,肯定更希望更高产出的产业落户。

在种种力量的交织影响下,三星重工没能撑住,结束了其在中国长达26年的经营。

近三十年的经营,说散就散。除了翻开历史新篇章,还使得一个重要的趋势浮出水面。

全球化迈入新阶段:各国呼吁甚至敦促制造业回流,要将关乎经济和国家安全的产业攥在自己手里。简单来说,就是全球化的考量从效率转向了安全。

“花美国纳税人的钱,就应该买在美国生产的货物。”

买美国货,这是拜登在竞选时的承诺之一。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支持美国货和扶持美国制造业,其实就是拜登赢下大选的重要原因。

今年7月,美国白宫发布了《……振兴美国制造业……》的供应链审查报告,对半导体制造和先进封装、电动汽车大容量电池、关键矿物和材料、药品及活性药物成分四类产品供应链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建议充分利用美国政府采购中的优惠政策来促进上述产品供应链回流美国国内投资和生产。

美国优先、制造业回流,早在川普时代就开始了,但调控力度明显升级,从呼吁企业回来,到现在需要“利用政府采购中的优惠政策”直接介入回流进程,玩真的了。

同样,中国也在拼命砸钱支持实体经济,增强制造业的实力,推动内循环。

中国的实体经济能够创造比现在更多的就业和收入,在某种意义上就保护了国民经济安全;中国的前沿产业能够获得新的科学进步,打破技术封锁,不被外国卡脖子,也保护了国家安全。

韩国的造船业成功复苏,守住了这条护城河,同样也是保护了韩国的经济安全。

总结来看,疫情危机可能正在拉开新时代大幕,实现那些被认为具有战略地位的行业的自给自足,包括国防、农业、制药和医疗设备、电信和运输等。一个例子你可能很有感觉:

在过去的20年,全球医药供应链一直是在向低成本国家进行套利。疫情爆发后,许多国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制药主动权,无法向民众提供服务,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大卫·李嘉图在200多年前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塑造了后来的全球化面貌。

在这两百年间,一家企业从一个国家/地区撤离,主要的原因都是两个:要么是亏损得太厉害,比如最近的福特撤出印度,就是因为亏了20多亿美元。要么是成本驱动的产业转移,选择更便宜的地方,比如最近关闭的东芝大连。

但中美日韩,乃至更广泛的澳洲和欧洲,正在推动的制造业回流,成了转捩点。

未来,全球化不会消失,但会有一个新范式,即上面所说的安全至上。想想最近几个月对中概股的审查,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

如今,每个人都清楚坚持全球化的重要性,但每个主要市场又各自暗暗建设着自己的独立供应链。

这显示出一个巨大的矛盾与不信任困境。应对新的变化,应对安全至上的新全球化范式,企业如何顺畅地本土化,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命题。

这里有个蛮有意思的例子:

1986年初,广场协议刚刚落下帷幕,丰田汽车的第一家北美独资企业(TMMK)落户肯塔基州。

你不一定听过这家企业,但是它出产的凯美瑞车系以及原创的雷克萨斯品牌如今都世界闻名。

TMMK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就是在美国的本土化。日本人从一开始就是把它作为美国公司来运营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都是独立的。

站在更长远的历史角度看,第一,TMMK的高度本土化产生了溢出效应,所输出的精细化管理的丰田生产模式,甚至取代了古老的福特模式,带领美国老牌汽车厂商们走出了经营困境。第二,TMMK也在一定程度上救了丰田,使其成为了一家全球性企业。

公众号“芯谋研究”分析称,从古典的自由贸易角度来看,TMMK未必是效率最优的方案,但对于化解贸易摩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案。无论是历史上哪一次的贸易摩擦,本质上都是国家在求得生存的空间,其他领域的分歧只是表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中国正在摸着石头过河,尝试融入全球的价值体系,跨国企业纷至沓来,都想要趁早掌握低廉的中国劳动力,以及各地的优惠政策。

转眼三十年过去,当年许多来到中国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背后有趋势的转向,更是中国的崛起。

无论是外企,还是中国人,都得好好地重新打量当下的中国。一个比三十年前更加开放,更加繁荣的国家,企业该如何顺利地完成新时期的本土化,如何与政府进行深度的交流,个人该如何从中找到投资的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