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强调华为独立 北京需要反思什么?(组图)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两度出面回应华为所面临的问题,在新一轮对华为的围猎来临后,这位喜欢低调的商业领袖也难以再保持沉默。

在波兰扣押一名华为员工后,美加外长也通话讨论引渡华为高管孟晚舟,随后,1月16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检察官正对华为涉嫌窃取美国合作伙伴的商业机密展开刑事调查,并可能很快提起诉讼,当日路透社也报道美国国会议员提出新草案,要求禁止向违反美国制裁或出口管制法规的华为、中兴和其他中国电信公司出售美国芯片及其他部件。

与此同时,北京与渥太华也卷入一场外交博弈,一名在华贩毒的加拿大人在中国法院公开审理,被判死刑。此外,还有更多的加拿大嫌疑犯正在中国被扣押。中国最近频频对加拿大人出手,被认为是在孟晚舟案上的政治施压。



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媒体采访(图源:VCG)

一边是外国政府的集体针对,一边是中国当局的暗中力挺,现在与华为相关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解读和放大,但华为本身可能并不那么好受。作为一个有技术、有雄心的中国跨国公司,现在各国政府的介入使它的扩张陷入了停滞,骑在了政治这头老虎的背上。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北京时间1月15日终于首次出面,表达了他对当前局面的看法。《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任正非表示:“在涉及网络安全以及隐私保护问题时,我们致力于和客户站在一起,绝对不会损害任何国家以及任何个人的利益。”他还讲:“一家企业的价值观应该是客户第一,以客户为中心。我们是一家企业组织,所以我们也必须遵守商业规则。”

在北京时间1月17日,他又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给中国政府提出建议:“中国还要强调,企业在任何国家都必须要遵守业务所在国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在记者提及党员身份和军队背景时,任正非表示这和他作为跨国公司掌门人并无相关性,“大家不要把商业模式和意识形态混淆起来。”

任正非的话语其实回应了外界将华为与中国政府联系在一起的看法。在西方眼里,华为在帮助中国政府渗透各国的数据网络系统,窃取情报和技术,它的民族企业背景和任正非本人的党员身份都成了这些怀疑的“佐证”。

在这些怀疑和排斥的背后,对中国打破技术壁垒、突围西方垄断的担忧可能才是真相,在找不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 “威胁国家安全”,“与中国政府勾连”不过是偏见加持下的欲加之罪罢了。



华为在国外的业务频繁遭到安全性质疑(图源:VCG)

虽然对华为的围追堵截不太可能因为缺乏证据而终止,但做出改变消除外界对中国企业的偏见仍是必要的,政府和跨国公司都能从中获益。

其实,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华为应该在中国出身和国际责任上寻得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去中国化”,增加外籍员工比例,形成更开放的企业文化,以及根据当地习惯和法律对公司进行本土化改造,与当地人和政府分享更多的利益,想必这些国家即使想抵制华为,也会谨慎权衡其中的利弊。当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反过来,北京也应调整对华为这种跨国公司的态度,不应仅将其当做民族企业,或者某种国家符号加以扶持。中国在外国对华为发起围堵时难免有保护之心,但除了在孟晚舟事件上进行必要的外交干涉外,这样的行为如果超出了一定界限则会适得其反,强化偏见并加大华为所受到的排斥。

华为的问题不应该一直被政治化,在将来必定会有更多优秀中国跨国企业涌现出来,而现在华为遭受的待遇不应该一直重复下去。跨国公司难免与本国政府有合作和联系,但这也为企业走向世界埋下隐患。从长期来看,中国政府也应该在政商关系保持适当距离,在法律和舆论等层面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并尽量使这种关系公开透明。

任正非现在强调华为的“独立”和“企业”属性,其实是华为取得长足发展的必要之举。要想成为真正成熟的跨国公司,撕掉身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并拥抱“世界制造”,从依靠政府扶持走向独当一面,将是中国企业需要做出的艰难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