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教授炮轰三大运营商 本质还是5G商用之困(组图)

2022世界5G大会展台(图片来源:由钛媒体App拍摄)中国5G发展正在进入十字路口。

一场非常普通的5G通信会议,却意外被“北航教授炮轰三大运营商”消息所引发热议。

8月10日举行的2022世界5G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创始院长孙伟在演讲中直言,虽然中国投资上万亿搭建5G网络,但消费者端现在没有5G应用。而国内运营商目前靠(人为)降低4G速率,来强迫用户转换(升级)购买5G数据服务包。“这不是商业正路。”

但相比之下,三年投资4016亿元建设5G的运营商们,却纷纷表示对5G商业化发展感到满意。

5G大会主论坛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指出,5G商用已实现从0到1的传播,正实现从1到N的飞跃;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认为,5G应用从“样板间”向“商品房”加速转变;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指出,基于超3000个5G定制网项目,公司将以云网融合为基础,以应用为驱动,发展5G应用生态,构建云网边端一体化的安全防护能力。

如今,5G商业化进入第三年,5G产业发展正在进入到十字路口。当新冠疫情、气候、粮食、能源、战争、通胀、脱钩等多重因素下,中国5G发展面临“冰火两重天”困境:

运营商及下游设备获利方对5G产业发展十分看好;但同时,中国砸下4000多亿元建设5G,消费者个人却没有感受到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特性;以华为海思为代表的企业面临美国打压,国产5G先进芯片仍无法实现自主可控等。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所说,现阶段我们只做到了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5G场景三角”当中eMBB(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增强移动宽带业务),对于高可靠、低延时以及海量通讯基本还没开始。“但是毫无疑问,5G的发展将改变整个社会。”



被“妖魔化”的5G,对个人真的没有意义吗?

2019年6月6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正式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四家颁发5G商用牌照,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启5G商用。

如今,三年已到。从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中国5G网络基站、手机端、应用端覆盖速度仍然很快。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5G基站数量达到185.4万个,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518个,终端用户超过4.5亿户,全国运营商5G投资达到4016亿元。

目前,5G已经在97个经济大类里的39类行业进行了应用与商用落地。其中,“5G+工业互联网”工程建设项目超3100个,5G应用创新案例数量超过2万个,已覆盖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

加上移动流量、手机信息服务等消费,5G累计直接和间接带动经济产出8.56万亿元,经济增加值达2.79万亿元。

不过,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在2020年11月接受财新采访时却质疑,5G对消费者个人没有什么意义,当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我们5G技术很不成熟,几千亿级的投资已经投下去,运营成本极高,找不到应用场景,今后消化成本是难题。5G技术应该用于工业互联。如果应用工业互联的话,现在的基础是不成熟的,但现在走的是另一条路,对应的是手机等民用产业。”

楼继伟指出,手机的4G网络速度本身已经很快了,所以对个人用户来说,5G没有意义。而对于工业互联来说,5G技术不成熟,找不到应用场景。

随后,工信部主管期刊《通信世界》则对楼继伟的这段话进行反驳,认为楼在对中国5G发展释放消极言论,并称适度超前建设5G有风险但也是机遇。5G产业发展投资与回报情况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工业级市场需要培育等。

两年后的今天,钛媒体App从2022世界5G大会现场观察到,尽管运营商让5G技术在工业生产、智慧农业、智慧矿山、AR游戏等部分场景实现了应用与商用化。

但从消费端来看,一个现实问题是,我们手里使用的5G网络应用,并没有表现出3G跨4G时代那样“颠覆”,部分5G应用频次也低于预期。

以5G消息为例。作为传统短信业务的升级,5G消息一直被称为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但布满验证码的手机短信,并没有明显感受到5G消息“强触达、去App轻量化、流量公平”三大优势。

钛媒体App在展厅现场注意到,中国移动公布的5G消息应用是指,个人分享地图、链接以及各种App,或是对中国联通的短信账号发送指令,但这与微信传输信息方式无差异化。

据中国移动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6月底,5G消息已覆盖10大行业超过4800家企业,应用接入数量超6000个。但移动5G消息升级月活规模仅为6200万人。

当然,部分场景下5G消息还是有很大用处的。例如医院的大屏幕叫号系统,就是通过5G消息技术发挥作用。

魏少军表示,现在5G主要发展eMBB,剩下的两个顶角——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以及uRLLC(低时延、高可靠连接业务)产业发展仍在缓慢进行中。

“我个人觉得,它可能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去发展,而不是用传统的运营商模式发展,也不是靠以往的典型App应用去发展,可能有更重要的发展模式。”

实际上,中国是全球唯一采用全部独立组网(SA)技术的国家,而且中国是全球5G统一标准的最主要的贡献者。

“未来5G的应用发展,一定要找到好的商业模式。不要追求高精尖的东西,而是要在一个方向上发展到全球最好。发挥中国在5G的长项,积累的优势,未来几年中国都会向前迈出一大步。”魏少军表示。

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则认为,5G垂直行业应用成功与否,是中国能否顺利推进6G研发的基础。5G可能要做一些适应性的改造,变成一种普适性的技术,从而更好实现应用。

“如果中国想引领世界通信发展,5G垂直行业生死攸关,甚至是华山一条路,不仅要做好,而且一定要勇于突破。”

此外,网络安全也是5G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表示,5G与4G网络安全搭建并不一样,5G有边缘云,再通过它的核心网向政企客户,提供大量的公有云、公有数据分析和公有的应用服务。而通过网络安全防护,从而让政企掌控5G构建出的数字化网络技术。

钛媒体App注意到,2022世界5G大会上并没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的身影,也没有相关产品展示。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简称5G白皮书)显示,阿里、腾讯主要在5G云游戏领域涉及一定的商用化,以及中国组建5G核心网方面,阿里有参与其中。



5G如何解决地面互联网覆盖问题

尽管中国地面5G产业应用还处于逐步发展阶段,但中国已经对5G+卫星互联网、5G+元宇宙应用场景进行了提前部署。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白皮书显示,利用5G技术支持卫星通信,可提供低成本的移动宽带接入和数据回传服务。

2020年,国家发改委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鸿雁”、“虹云”、“天启”、“天象”等多个低轨互联网星座计划陆续推进;

2021年4月,对标SpaceX“星链”的央企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21年7月25日,中国首次利用低轨宽带卫星与5G专网融合试验,构建起北京、济南两地5G专网间的骨干网络,代替了需要预先铺设的地面光纤。

钛媒体App了解到,同5G相比,卫星互联网具有广覆盖、低时延、宽带化、低成本的特点,可解决现有世界上超30亿人无法使用互联网,包括农村、沙漠、海洋等70%地理空间未实现互联网覆盖的问题,与5G网络形成互补,形成无缝衔接的通信网络。

2022世界5G大会上,钛媒体App获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公司均正在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相关工作。



华为计划开展6G天地融合计划

其中,中国移动在包括在技术层面开展NTN(非地面网络)技术、星地同频等关键技术研究,在标准层面开展卫星互联网3GPP、NTN-NR、NTN-IoT标准制定,包含手机直连卫星应用内外标准,生态构建层面进行智慧天网、NTN试点等;中国电信则建立“天地云网”能力体系,实现陆海空天泛在连接、云网边端智能协同等工作。

华为也在开展相关工作。据华为公司披露,其计划在6G+卫星互联网、星地融合中获得前沿技术领先。在这背后,应该将需要超过3000颗通信卫星组成星座,才可以实现6G星地网络覆盖。

至于元宇宙,由于包括消费级XR设备、AR视频等场景,需要大量5G的高吞吐量、低时延计算能力。因此,中国移动、华为、中兴等公司都开始部署了相关5G+“元宇宙”概念产业应用。

“5G时代为包括超高清视频展播和云游戏在内的沉浸式体验打开大门。”中国移动咪咕文化业务发展事业群副总经理朱佳伟表示。



华为没了5G芯片,国产化仍需提升

2020年10月,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5nm 5G SoC麒麟9000系列芯片,用于Mate40系列手机上,但这颗芯片也成为了华为海思麒麟的绝唱,也是华为最后一款自研5G芯片产品。

过去两年,由于美国打压制裁,华为没办法自研5G芯片,也让美国高通、联发科快速补空,占据了市场。

实际上,芯片半导体是5G终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随着5G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加上华为自研5G芯片终结,今年8月9日通过的美国《芯片法案》限制中国半导体自主发展等因素影响,芯片国产化越来越被终端厂商得到重视。


(图片来源:钛媒体App综合信息统计整理)

据钛媒体App统计,5G网络设备芯片中,服务器CPU、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等市场,英特尔、AMD、高通、三星、SK海力士、英飞凌(Infineon)等海外芯片大厂仍占据一定份额,国产芯片依然难行。

仅光通讯芯片为例。高端光芯片仍由美国II-VI、博通等美国企业主导,国内厂商的技术能力比国外落后。

目前,50G及以上光芯片国内企业正处于攻关阶段,仅有部分样品测试,未来2-3年有望批量生产。

中国电信天翼物联科技研究中心郭浩表示,未来如果美国制裁导致某些芯片领域的国内厂商被迫停产或退出,势必会引起国外产品涨价,届时运营商的5G建设与运维都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同时,涨价还会让国外企业不再向中国供应某些高端芯片产品,5G的建设只能用性能低的国产产品,中国5G网络的性能、覆盖能力将会大打折扣。这对于中国推进5G发展进程而言,也将带来负面影响。

尤肖虎认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约有80多款核心芯片,依然依托于全球供应链的采购发展。下一步,在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应该需要在移动通信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高效之间折中解决难题,从而让中国掌握安全可控的通信芯片供应链。

“80多款芯片,每一款芯片我们都自己去做,第一恐怕是不太可能的,第二可能也做不到最好,成本也不那么容易去控制,所以我还是认为要去开放、合作,同时也要有限制应对措施。”尤肖虎称。

2022世界5G大会开幕式上,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紧抓5G发展历史机遇,着力提升5G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鼓励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协作,加快弥补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等领域的短板弱项,提升产业链韧性和供给能力。

据工信部及中国信通院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底,中国将建成364万个5G基站,目标是每1万人拥有26个5G基站。同时,2025年中国对5G网络投资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