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组图)


坐邮轮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

外资豪华邮轮却选择逃离

中国大妈真的吃垮了邮轮经济吗?

说法夸张了,但的确有困境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中国大爷大妈把邮轮吃垮了!”

这则新闻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起因是全球三大邮轮品牌之一的诺唯真邮轮公司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豪华邮轮“喜悦号”, 2017年6月自上海展开首航,不到一年就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不少舆论把原因归结为:中国大妈面对24小时供应的自助餐挥霍无度,浪费食物。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很多人听了还真信,中国大妈也确实“口碑不太好” — — 跳广场舞扰民,在马路暴走不守规则,在日本脚踹樱花树......成了贪小便宜、抢夺公共资源、不注意公序良俗的代名词。

然而,喜悦号被击退真的是因为她们吗?我采访了三位对邮轮旅行有深度了解的人。


中国邮轮上都是大妈吗?

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诺唯真邮轮做了很多接地气的设计。

从外表上看,这艘定制的“喜悦号”很有中国特色,洁白的船身上印着五彩祥云。

邮轮上有10家免费餐厅、10家特色餐厅、15家茶室,以及酒吧和酒廊,更有24小时全天无休的客房送餐服务,船上可以打麻将并且每位服务员都会中文。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露天的海上双层赛道卡丁车



这么诚意满满地来,真的是被大爷大妈吓走的吗?

我同事Lily,今年暑假就给自己爸妈报了个邮轮团,“人均3000块,基本上80%~90%的都是老人带着孩子来。”

而办了张邮轮金卡的西西说起大妈,倒吸了一口气,“我去的餐厅不用排队,但免费餐厅的队伍排很长,夹杂着各地方言。顶层露天的泳池,也全都是摆拍的老阿姨。就连我看演出时坐VIP,她们也会上来把我挤走。”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据途牛旅游网发布的《中国在线邮轮旅游消费分析报告2018》显示,

2017年,年龄在30~59岁的游客是邮轮游的主力军,占比达48.5%,其次为60岁及以上的游客,占比达27.5%。

这说明,中国邮轮市场有个显著的特征,即中老年游客比重过高。


那么大妈真的能吃那么多吗?

据搭乘过喜悦号邮轮的游客说,大爷大妈们,面对免费的自助餐挥霍无度,夹取一堆食物,吃不完就甩在桌子上。

还有人明明已经吃到扶墙了,还继续去取,每样菜都只尝一口。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Lily也说,“令爸妈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助餐都是免费吃的,随便拿,很开心。”

西西更是笑称,“我国中老年人最听不了免费两个字。三个小姐妹,一个小姐妹占座,一个小姐妹端茶,一个小姐妹拿吃的,是常态。”

据有关报道显示,在5天的航程里,喜悦号上共消耗了约60吨肉类及禽类、20.5吨鱼类、7吨西瓜、1吨香蕉、11吨土豆、5.2万个鸡蛋以及750加仑牛奶,

是其他地区同一级别邮轮的5倍,而这些食物中有80%是被浪费掉的

有了这些现象,大家很容易断定,“这艘邮轮分明就是被中国大爷大妈吃垮的。”


卖3千块的价格

却想让消费者表现出3万的消费力



不可否认的是,喜悦号确实发生了浪费现象,但也并非被吃垮的。

根据“喜悦号”2018年第二季运营数据,

食物成本在整体邮轮运营成本(不包括邮轮之外的市场营销、公司运营等成本)中的比重只有6.3%,约为燃油成本的一半。而且,2017年的食物成本支出甚至比2016年有所减少

据皇家加勒比中国和北亚区总裁刘淄楠博士表示,“免费餐厅食物的成本其实只占公司运营成本很小的比例,每家游轮公司在食物储存方面有固定的成本,不会因为游客吃得多就无法承受。”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击退邮轮的主要原因,不是吃,但跟中国“大爷大妈”这个群体属性肯定是分不开的。

据刘淄楠透露,“部分游轮公司的战略调整主要出于收益考虑,收益包括船票和船上收入两部分。当低于其他国家市场的平均水准,或是价格和价值发生严重背离,就会转向其他市场。 ”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从收益的角度来说,喜悦号才是真凄凉。

有数据显示,

85%以上的中国游客并不会在邮轮上进行二次消费,只有3%的中国游客会光顾邮轮上的酒吧和高档餐厅。

而这3%游客光顾的,恰恰才是邮轮公司赚钱的主要途径。

可是中老年游客又怎么会在这些地方消费?不过想想也是那么回事,你卖个3千的价格却想让消费者表现出3万的消费力,似乎要求过高了。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有些入驻中国的邮轮公司想到了别的法子,比如目标群体喜欢的免税店、保健品。

据Lily透露,“在船上不花钱,日韩线就会出些专门宰中国人的项目。邮轮停靠日本时,导游会带我爸妈去一些店,里面的保健品很贵,几千块一瓶,牌子连日本人都不认识。你懂的,老年人很容易被忽悠,被坑惨了。”

她认为,中国邮轮经营不善,主要是消费者构成和消费习惯造成的。


为什么邮轮到了中国会水土不服?



多数人印象中的邮轮旅行都是昂贵奢侈的:船票少则三五万,多则数十万,航行时间长达两周。

来到中国,船票少了一个零,时间也缩短一半。

这种快捷而便宜的“尝鲜式”定位,注定了邮轮进中国会水土不服。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泰坦尼克号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邮轮旅客出入境人次为495.5万,同比增长8%;过去十年,中国邮轮旅游客流量增速大多保持在40%~50%,甚至更高。

然而,

在中国邮轮旅游客流量增速大幅放缓的同时,越来越多外资豪华邮轮正在“逃离”中国市场。

先是2017年年初,在中国运营长达3年之久的蓝宝石公主号选择离开中国,被派往欧洲到新加坡航线。随后,公主邮轮也宣布,2018年09月~2019年,盛世公主号将暂别中国,转至澳洲邮轮市场运营。

2017年9月,皇家加勒比旗下海洋水手号宣布离开中国市场,被派往美国市场;

2018年2月,歌诗达邮轮旗下维多利亚号也离开中国市场,转投欧洲市场。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从本质上来说,豪华邮轮是来了中国,但没把“享乐”的邮轮文化带来中国。

西西认为,廉价根本没法接触到邮轮旅行的真谛。“在欧美,邮轮是度假方式,低价并不能让你享受到精致的服务。”

正是有这种底蕴在,欧美市场的收益就可观多了。2017年,世界各地游客在美国嘉年华邮轮集团累计二次消费达到100亿美元,涵盖邮轮酒吧、高档餐厅、健身房以及免税店等场域,占嘉年华邮轮全年收入的7.3%。

刘淄楠也表示,邮轮度假已经成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平均每两年就要去坐一次。

“相对成熟的欧美游轮市场,以团队客人为主的中国游轮市场复坐率低,而且中国游轮消费者在近10年呈现的是尝鲜式需求,其特点是为国际一流的像量子号这样高大上的游轮设施感召,加上从众效应,绝大多数客人都是第一次乘坐游轮。在短途旅行中,他们来不及品尝游轮度假的魅力,更多是忙于接受感官刺激和拍照留念,发朋友圈。”

无论是从文化层面还是消费方式,邮轮的“本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吃垮邮轮的不是中国大妈,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水土不服的背后,有着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邮轮乘客高龄化、乘客消费力不足、邮轮消费降级.......

但不管吃没吃垮邮轮,浪费食物都不是一件体面的事。



今日话题:

这个锅大妈们不背

邮轮在中国面临的困境

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