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3分之1存款救市?老百姓的钱包又被专家惦记了

知道你们很急,但你们先别急。




这两天,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因为一番言论,成功登顶了各大热搜榜单。

孟晓苏号称是“中国房地产之父”,江湖地位可见一斑。以前斯基不知道房地产还有爸爸,现在终于弄清了咱们支柱产业究竟跟谁的姓了。

孟总的看法是,2022年中国老百姓存款增加了15万亿元,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恢复对房子的购买和装修等,经济就能恢复了。

过去大家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现在看也可以如做算术。

但不知道是谁搞标题党,孟总的这番话传着传着就变成了: 专家建议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买房。

韭菜斯基看着账户里600元的存款,还到处打听哪里有200元贱卖的房子。

韭菜斯基看来是没想过,如果老百姓三分之一的存款就能买房,哪里还会存在房子发愁卖的问题?

这显然是误会了“房地产之父”的话,他的本意是拿出这15万亿新增存款的三分之一,也就是5万亿,再拉一把亲儿子。

5万亿是多大一笔钱已经超出了斯基的想象力,但参考过去经济刺激的手段,那肯定是大手笔。

这个体量的资金砸下来,哪个行业不像打了兴奋剂?你砸到煎饼果子行业,都能把它抬到和茅台一样的位置。 知道你们很急,但你们先别急。

建议专家也要解放思想,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买房经济就能恢复,那为什么不拿出二分之一的存款来买房?

这么一来,保准明天就能赶英超美。




虽然大伙儿习惯性地把孟晓苏也划到了专家的阵营里,但这位专家和“建议农民进城买房、开车种地”的董藩、发明“六个钱包”理论的樊纲,以及“情感大V”任泽平,还是有点区别的。

斯基查了下孟晓苏的履历,来头确实不小。他师从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与恩师和另外两位同学,合著了《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孟总的人生历程先官后商,一登场就是在老领导身边做秘书,亲历了经济改革的全过程,还参与推动了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是最早提出在国内发展住房抵押贷款的专家之一。

按照孟总的贡献来看,“房地产之父”的头衔对他来说也不算过誉。






据说房改之初,老百姓对贷款买房没概念、很抵触,为了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房改课题组的专家们寓教于乐,编了个“中美老太太天堂对话”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说,中国老太和美国老太去世后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一辈子刚攒够钱上车,美国老太却住了一辈子房刚还清贷款。

这么一比,中国老太省吃俭用一辈子最后连福都没享到,白活一辈子,美国老太早上车早享受才是明智之举。

这个故事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以至于有人说它扭转了国人热爱储蓄的天性。大家的心结一下子都打开了,开始踊跃贷款买房。






但这个心灵鸡汤其实有一些重大隐患被选择性隐瞒了,直到2022年大家才发现故事的漏洞。

比如,选择背房贷的美国老太太,是会遇到美国无良开发商恶意烂尾的,美国老太不仅没有如期收到房子,银行还催着她每月按时还贷。

再比如,选择背房贷的美国老太太,遇上了疫情无法工作,连吃饭都成问题,无奈只能加入断供大军,眼睁睁看着银行收走房子。

在天堂相遇的时候,美国老太才发现中国老太买的房子扭头就暴涨了50倍,赚了个盆满钵满,全留给了儿女子孙。

这么一看,盲目鼓吹享乐主义至上的美国老太,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老太赢麻了。

但问题是,为什么如今大家都接受了美国老太那套“六个钱包”“杠杆上车”的理论。 专家又开始惦记大家的那点储蓄了?




去年的时候,招商银行发年报说,自己有1.73亿个人客户,这里面日均资产超50万元的个人客户只占2.12%,但他们拥有的总资产占了82%。

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年报也呈现出相似的特点,富裕客户虽然数量占比较小,但贡献了银行七成以上的零售客户资产余额。

这条消息一出来,大家转发的时候都说: 招行2%的客户掌握了80%的财富。







斯基以前只听过经济学上的“二八定律”,还感叹怎么八成是人家的。现在才知道,二八定律是2%与80%的关系。

你们搞数字的还是要严谨点,不用照顾大家的情绪。

当然了,招行等几家银行的财报能不能代表整体的趋势,部分调查样本能否反映出真实的情况,这些还有赖权威统计数据定个调子。

但这个案例却可以向以孟总为代表的专家们提个问题: 如果大部分的钱,在少部分人的存款里,他们不买怎么办?

就像韭菜斯基年纪轻轻就月入3200,虽然可以全款拿下一顿猪脚饭,但你把他也划入楼市的持币观望群体,显然有失公允。

如果是想劝说那些高净值家庭把存好的钱取出来继续买房,想重振他们对房地产的信心,不妨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 那些增长的储蓄存款,就是这些人刚卖掉房子的钱呢?



因为这两天大家吵得厉害,孟晓苏也专门出来做了澄清和回应。

他解释了5万亿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说是去年咱们房地产的销售额从2021年的18.2万亿,急跌到了13.4万亿,减少了将近5万亿。

孟总的意思是,拿出5万亿购房,就是要补上这丢掉的5万亿住房销售额。 末了他也特别强调,自己从来不认为逼低收入家庭去购买商品房是正确的。







问题是,新增的这点居民存款大家都盯着,今天房地产来要,明天汽车行业伸手你给不给?兜里的存款还剩几个三分之一?

斯基觉得,孟总是当年经济改革的亲历者,按理说是见证过历史转折的,理应对市场化的感触更深。

如果一件事,市场都无法做到,凭什么口号就可以?又是什么样的专家建议,能够正面硬刚客观经济规律?

市场化的核心,就是既允许风口飞猪,也允许天台飞人。如果一把一把地吞小药丸还不见效,就该找医生讲讲自己的难言之隐。

有这个建议的工夫,不妨发散思维再编个“中美老太太”的故事。到了上帝面前,不用等美国老太开口,中国老太就要发问: 抛开事实不谈,难道美方就没有一点责任?


让老百姓拿三分之一买房经济就恢复?理论上没错





这两天,孟晓苏的一段发言传疯了,也被骂惨了。这个视频的核心意思,就是说2022年中国老百姓存款增加了15万亿,如果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恢复对房子的购买、装修和其他的购买,中国经济就能恢复。






这个视频一出,孟晓苏就被喷惨了。

有调侃的:







有说问题的:






当然,更多的是直接开骂的:

说起孟晓苏,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业内这是妥妥的大佬,他早年间在北汽当工人,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北大,后来他给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当了8年秘书,又回北大攻读了学位,他的老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当时他的同学中诸多才俊。毕业时,厉以宁把几位高徒的毕业论文合订成一本书,并亲自作序,书名叫《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作者阵容怎么样,大家自己看。






后来孟晓苏去国家进出口检验局当了几年副局长,之后他担任中房集团董事长,还创办了幸福人寿。他身上标签很多,官员、企业家、学者,他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房地产REITS推动者,研究的比较精深。

他的很多看法、观点,圈内还是比较重视的。






但一出圈,问题就来了。

可能是这个视频影响太大,孟晓苏也做了一个解释,他说,“我被断章取义了”,那他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大概有几点:

1. 2022年房屋销售额从2021年的18.2万亿元急跌到13.4万亿元,减少了将近5万亿元。这犹如釜底抽薪,经济发展怎能不受到严重影响呢?“拿出5万亿元购房”,指的就是丢掉的5万亿元住房销售额。

2. 从来不认为逼低收入家庭去购买商品房是正确的。

“我多年反复强调,要给低收入家庭、新市民与青年人家庭提供保障房,而不是只能去买商品房。为此必须加快完善“住房双轨制”,政府要履行提供保障房责任,央企国企要尽快回归保障轨。”

3. 需要鼓励有支付能力的居民出钱购房,才能带动经济、带动就业与收入增长,也能让低收入群体受益。

而这种购房多半不是“第一套房”,而是“改善性住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着力扩大消费的要求中,第一项就提出“支持住房改善”,对其中“住房改善”几个字,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并不是都看懂了。

其实,他想批评的是,很多地方现在的重点还是“支持刚需购房”或者说“大力支持购买第一套房”,孟晓苏觉得太不现实了,因为有这种需求的人很多是没有购房能力的,而有购房能力的人现在还受到很多限制。

只不过他的这些潜台词,短短的视频是没办法讲清楚的,大多数人觉得他把这事说的太轻松了,大伙再回头看看自己日渐空空的钱囊,反差太大,不喷都难。

哥大毕业的脱口秀演员呼兰说过这么一段,绝大多数人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不是史书中的刘备,也不是刘备麾下的披甲将军,更可能是流离失所的10万百姓中的一个。







只不过以前的老百姓只能在史书里归为冷冰冰的数字,而现在遇上了好时候,大家都有了表达的渠道和意愿,不甘心只做一个RK。







那孟晓苏的说法靠谱吗?

理论上肯定没问题,实际中主要还得看中产们的收入是否能跟得上,信心能不能回来。

疫情三年,相比之下2021年其实还算不错,中国制造业的订单激增,直接导致美西航线的运价上涨十倍,信贷宽松,卖地收入8.7万亿,创了历史新高,当年的房产销售额是18.2万亿,也是新高。

今年的数据还没出来,1-10月卖地的收入少了9000亿,1-11月卖房的收入是11.86万亿,12月的数据就算逆天,大幅下跌也是注定的。

2022年的m2规模也不小,那这些钱到底去哪了呢?

大把的钱都存起来了。

前两天央行发布了一个2022年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里面最受关注的就是存款项:

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这中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2021年的这个数据是9.9万亿。

规模和增速都挺大,市场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存款激增的局面,叫“超额储蓄”,历年所罕见,这个挺值得说道说道的。

1. 这些储蓄怎么来的呢?

主要的来源有两个,一是购房类支出减少,就是孟晓苏所说的少卖了5万亿的房产;二是投资性支出的减少,原因很简单,投资多半是亏的,今年很多基金遇到了大规模的赎回,没有钱赚那不如把钱拿回来存银行,好歹还有点利息。

2. 什么人在存钱呢?

有研究团队就拿到了一些数据做了下分析发现,新增存款中很大部分是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的比例不少,这是啥意思呢?

银行利息有活期、定期,利息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大额存单,利息可比活期啥的高多了,但有金额的要求,最差的也得一两百万吧,这玩意也很受有钱人青睐,没什么投资可做,放银行最安稳。而低收入群体2022年的储蓄率是下降的,这也符合大家的观感,光为了维持生计都拼尽全力,哪还有什么余钱去存。

所以通过存款结构能看出,存钱的基本以中高收入为主。

3. 为啥会这么集中呢?

说白了就是收入信心问题,尤其是很多中等收入者,没存钱都是预防突发。毕竟谁也想不到退烧药会买不到,一个美林要卖好几千,谁也没想到会去四处买辉瑞的药,直接炒到了三四万,手里没点钱,咋能安心呢?






对这么多存款,很多人就畅想了,如果超级储蓄演变为超级消费,那经济的修复就没啥问题了,最近很多研究报告在给这些钱找出路,几千亿投股市,几万亿买房之类的。

孟晓苏说拿5万亿买房就能恢复,也是一样的药方。

但这里面忽略了一个事,这两年大家都能感受到一个趋势,钱都去了不缺钱的人那里,比如爆红的万柳少爷,虽然不带货不接广告,但人家那几天挣的流量费远比大多数人一年挣的多,再比如房地产,最特殊的豪宅市场其实是很特殊的存在,玩法跟刚需房完全不一样,假如一个豪宅从30万降到20万,跌幅很大,但跟绝大多数人还是半毛钱关系没有。

超级储蓄的主力是超级有钱人,这些人的消费能力、频次、金额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单靠这些人也是绝对换不来五万亿的房产销售额的。

想要修复消费,光说“刺激消费”是没用的,除非直接发钱,否则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更多老百姓对收入预期、收入来源都有信心,那才敢花钱啊。

但这就很耗费时间了,因为咱们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消费补贴、收入补贴,再加上长期的出行限制对就业、收入和消费者信心的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家的信心,真的不是短时间就能恢复如常的。

现在的情况是,花钱的意愿很强烈,奈何实力确实不允许啊。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个大国的机体恢复,也是如此,真不是画个大饼就能实现的。2023年,比现在好一些,就该很满足,报复性大反弹,呵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