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期选举已经结束,全球关注的目光重新回到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上。最令人担忧的是中美贸易战的走向。不过在与两国有关的能源领域,出现了两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日本经济新闻》11月21日报道,两个关注要素中,一个是美国发起的伊朗原油禁运措施。美方表示如果各国不顺从美国的要求将实施制裁,不过获得“豁免”的八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了与美国关系紧密的日韩、印度、台湾外,还包括中国大陆。
另一个是东芝的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业务出售给中国企业。美国国会2018年8月强化了从安全保障角度审查对美投资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权限,但是对于中国企业获得在美国的能源权益,至今尚未出现批评声。
前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大陆是伊朗原油的最大进口国(占伊朗原油出口量的四分之一),少了中国大陆的合作,“伊朗包围圈”恐将缺乏实效性。
后者则是因为买家是大型民营天然气企业,而非国有企业。2010年美国就曾批准该公司获得美国国内的其他液化天然气权益。
虽然可能存在这种合理的解释,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把中国视为“眼中钉”。为什么偏偏在能源领域对中国“通情达理”了呢?
解读这一疑问的启示就隐藏在中美贸易战之中。
美国自2018年7月以来,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分3次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国也不甘示弱采取了报复措施。但是,从进口规模来看,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5,000亿美元商品,而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1,300亿美元商品。制裁大战对中国极为不利。
已经加征关税的产品占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50%,却占到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的80%以上。中国可用于报复的牌越来越少。
其中,与大豆和牛肉等农畜产品一样,能源是中国单方面从美国进口的领域。在该领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举动。中国6月发布的第二批关税报复清单中包含原油,但是8月把原油剔除,取而代之的是在第三批关税报复清单中加入了液化天然气。
要推测这一意图,有必要了解中美间能源贸易的格局。
2017年中国进口的原油中,美国产原油占1.8%,液化天然气占4%。反过来,美国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占总出口量的20%,对华液化天然气出口占总出口量的15%。
对于美国来说,原油的对华出口依赖程度更高。而对于中国来说,液化天然气从美国的进口比重更高。权衡之下,中国一开始把原油加入了关税报复清单。
液化天然气存在难以轻易纳入报复清单的缘由。这是因为在2017年4月和11月的2次中美首脑会谈中,双方就促进中国进口美国产液化天然气和中国对阿拉斯加州开发项目投资等达成协议。中国应该是考虑到如果推进液化天然气领域的合作,美国对自身的压力迟早将减弱。
那么,中国为何又把制裁关税的对象从原油改为液化天然气呢?有3个理由浮出水面(电视剧)。
第1,是美国的强硬姿态完全没有显示出软化的迹象。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JOGMEC)的调查课长竹原美佳认为,“中国或许是准备好贸易战长期化的准备,决定使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增长和对美投资一切归零。”
第2,是能源安全保障的冷静计算。
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不断启动新增液化天然气生产,目前国际供求方面存在富余。中国2018年9月与卡塔尔时隔10年签署了长期采购协议,在替代美国产液化天然气上没有困难。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经济技术研究院的经济学家吴珉颉断言称,美国产液化天然气的价格竞争力不高,并非绝对必要。
另一方面,因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和委内瑞拉的经济混乱,原油产生了供给风险。从中国的能源自给率来看,天然气为60%,但原油仅为40%。中国目前打算留下美国原油的采购选项也不难理解。
第3,是对美国政府的施压。
“违反能源生产和出口最大化这一目标的贸易政策应该终结。”在中国宣布向报复名单中加入液化天然气的8月上旬,美国石油协会将批评矛头对准特朗普政府,而非中国。
特朗普提出的放宽环保限制等政策获得能源行业的支持。“美国的能源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他在2017年6月的演说中如此宣布,那时是在让中国承诺促进液化天然气进口之后。
不过,天然气的液化设备最低需要数十亿美元规模的投资,如果无法确定长期稳定的买家,就不能推进开发。这一点与大豆和牛肉有所不同。
中国如今是世界第2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而且迟早将超过排名第1的日本。如果难以指望中国市场,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开发有可能陷入停滞。东京燃气的原料统括担当部长山田善久表示,“资源本来是卖方占优势,但如果考虑供求关系和美国页岩气的庞大储量,如今是作为买家的中国的立场更强。”
没有中国这个巨大需求方,特朗普政府倡导的美国能源主导权就难以实现。正因为如此,美国在伊朗原油和东芝出售液化天然气权益问题上,不得不对中国显示出一定的顾及。中国当然不会忽视这种美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双方围绕能源资源的博弈在预测贸易战的走向方面,称得上不容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