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之后,香港最后一个地产大佬谢幕(组图)






◆财富,要放置在时代背景下理解。

正解局出品

昨天(20日)晚上,香港上市公司恒基地产发布公告: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兆基考虑退任,一下引起众多海内外财经媒体关注。

说到李兆基,不少人可能并不熟悉,甚至先前没有听说过。李兆基,其实是仅次于李嘉诚的香港第二大富豪。






更重要的是,李兆基的恒基地产,和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郑裕彤的新世界、郭得胜的新鸿基地产,并称为香港“四大开发商”。

郭得胜早在1990年去世,郑裕彤在2016年9月去世,“李超人”也在去年退休。

现在,李兆基宣布退休,也意味着:香港最后一个地产大佬谢幕,香港“创一代”退出历史舞台。

而李兆基,则是香港60多年发展、财富变迁的一个最好缩影。








1. 1000块闯香港



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李嘉诚现在毁誉参半。

但李兆基则不一样,他受到的舆论要友善的多。

在福布斯2019年中国香港富豪榜上,李兆基拥有300亿美元资产,以17亿美元之差,位居李嘉诚之后,再次成为香港第2大富豪。

其实,在这个榜单上,李兆基常常排在李嘉诚之后,而李嘉诚已经连续21年成为香港首富(有意思的是,李兆基的小儿子名字就叫“李家诚”,当然,这只是凑巧)。

不论是91岁的李兆基,还是90岁的李嘉诚,他们都凝结着一个超长时代的财富变迁故事,至今还有参考意义。


1940年代末,李兆基在香港(右一)

和李嘉诚几乎完全是白手起家不一样,李兆基1928年2月出生于广东佛山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李介甫拥有两间门店,经营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慧,李兆基12岁就成为父亲一间门店的头柜。

20岁时,在动荡时局下,他带着1000块钱来到了香港。

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举动,其实,对于李兆基乃至家族都有着深远影响。

李介甫明白,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李兆基的大哥差不多同年到了澳门,直到1951年才到了香港,后来也成为香港大地产商。

小儿子李兆楠被留下来照顾祖业,随后在六七十年代时,受到冲击,后来在顺德百货商场布匹部当售货员卖棉布。

时局,是影响一个人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1955年的维多利亚港

而在李兆基来到香港之后,香港就成为了一个非常不一般的地方。

大陆政府有意维持当时的现状,保持一个与外界联系的渠道。而相应的,香港也成为几乎唯一外界和大陆联系的通道,人、财、物、信息在这里集散。



2. “4大地产富豪”唯一一次合作



初到香港,李兆基重操旧业,从事外汇、黄金买卖,赚了一笔钱。

但1949年之后,大陆不断有人口流入香港,加上香港人口自然增长(1961年时出生率高达35‰),所以,香港居住人数急剧膨胀。

香港人口(万人)

所以,在1958年,李兆基联合其他7个人,合伙开了永业公司,搞房地产开发。

这时李兆基个人独到的商业思维就起了很大作用。当时,香港的房子都是整栋整栋卖的。可以想象,能买一栋房的富人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李兆基提出了“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一层一层卖,而且动员银行来贷款,搞按揭。所以,生意十分火爆。

后来,李兆基总结出经营的“四分散”原则:分散,买地不能集中在一个区域,要分散在港九新界不同地方;分细,设计的住宅单位越小越好;分期,分期付款;分层,兴建分层住宅(高层)。




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地产公司——恒基兆业,股本1.5亿港元,楼盘20个。

而在买地这个问题上,李兆基也有独门诀窍:买旧楼,常年在欧美中文报刊上刊登广告,求购香港旧楼。

1970年代经济危机,1980年代香港前途还不明朗,但李兆基却敢逆势而上,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李兆基迅速积累起一批城市里的稀缺地皮。

当然,还有另一手法,叫购买“换地权益书”。这个电影里有介绍过。

而其中,最有名的一仗莫过于“沙田第一城”。1976年,李兆基找到李嘉诚、郑裕彤、郭得胜,4大地产富豪一起出手,以2060万的价格投到了沙田第一城的项目。



沙田第一城



李兆基主导下,规划了52栋30层的高层住宅,还有2个商场,这么大的规模当时在亚洲都是少有的。

期间香港楼市起起落落,但是李兆基耐住性子,一直到1996年才把房子卖掉。

这个项目用了20年,一共赚了400亿。这也是四大开发商唯一一次合作。

也就是在1996年,李兆基以127亿美元个人资产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首富,也是当时世界第4大富豪(到现在还是华人在世界富豪排行榜的最高名次)。

当然,我们知道,2年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香港楼市腰斩。

地产的黄金时代里,拥有土地,人的财富也呈几何级数上升。



3. 亚洲股神

但,在现代经济中,还有一个同样,甚至说更赚钱的地方:金融市场。

1981年6月,香港股市疯狂上涨,李兆基瞅准机会,把恒基兆业上市,一举集资十亿港币。

1997年10月,他在北京见最高领导时,批评红筹股(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炒得过热。

但不想,7年之后,李兆基就宣布成立“兆基财经企业公司”,专门从事投资业务。

李兆基也从红筹股中大赚了一笔,光他投资的中国人寿,两年里,账面盈利就高达50亿港币,其中,在2008年10月30日,套现近6.17亿。


2006年11月一则新闻截图



几年之后,兆基财经的500亿资产已经膨胀到2000亿,他已经被封为“亚洲股神”。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解释说:

香港股市近期每日平均成交额是400亿港元,楼市每日成交额只有4000万港元,两者相差1000倍。很明显,从400亿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比从4000万的经济活动中赚取收入来得容易。如果你能从400亿中赚取0.1%的收入,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而当时,10年里,香港外资投行的员工人数已经差不多从每家100来人,增长到每家一两万人。




伴随着香港富豪财富增长的是,香港“大时代”的变化。

1969年,港府开始推行十年建屋计划和居者有其屋计划,地产成为香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到如今港府1/3收入来自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4。

从1980年代起,香港制造业又开始外流,制造业GDP占比从一度高达30%,下降到1%以下。

取而代之的是,金融业的崛起(目前占GDP近18%),在这过程中,金融投资又造就一批富豪。其实,像李兆基、李嘉诚在1970年代,就已经开始股权投资。

在服务业占比超过九成的情况,大部分香港人无缘高端服务业(金融、信息技术等),无疑会生活沉重。




不过,与其感叹在“大时代”面前的无力,个体其实更应该发现:时代呼啸而过,总会有财富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