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瓶里塞钱的老村长 中国白酒的营销奇才(组图)

经常喝酒的朋友都知道,当你想要讲点什么又感到语塞,那就说都在酒里了。

酒,就是一种容器。里面什么都有。有乾坤,有江湖,有人情世故,还有钱。

对,钱,人民币。

最近,从老村长白酒的瓶盖里开出钱,已经成了短视频软件和社交平台上的流量热点。

一般是拧开一瓶老村长,发现倒不出来。从口入,初极狭,才半指,复抠十几下,豁然开朗,然后拉开一张皱皱巴巴但购买力绝不打折的纸币。

“老村长酒真有钱吗?”直接被干成了大众热搜。那到底有钱没有?真有。评论区大家都说了,这多少年前我就中过。

还有网友讲:“老村长一直都有,我还中过美金”。至于网友是不是瞎说的,据咱们考证,没毛病,十几年前老村长酒确实曾在瓶盖里塞过美金。

虽然基本是以一美元面值为主。但那也是不掺假的美刀,US dollar。

在这个优惠需要数算,好评才能返现的年代,直接在瓶里塞钱这种营销行为看着是如此先锋,又如此复古。用石家庄一位哲学家的话说,那就是痛快!我就喜欢你这脾气。

更神奇的是,这事老村长酒居然干了这么多年到现在。很多年轻一代的网友哪见过这个,直接就隔空唱《征服》了。

殊不知,这往瓶里塞钱,只是老村长营销Play的一环。而已。

营销这一块,老村长在中国白酒里是一个被大大低估的奇才。

往瓶里塞钱只是老村长营销Play的一环

你见过龙吗?不一定。但你或者你身边,一定有人在老村长酒里见过钱。这也是一种社交谈资。

现在就跟见没见过龙似的,全国各地都有网友开始上传自己从老村长酒里开出现金的目击记录。

5元是非常常见的面额。需要注意的是,经常被开出5元纸币的这款老村长【谷色谷香】白酒,线下也就卖20块钱。

有人只是想小酌一口,结果直接喝回本了,运气上来开出50的也完全不少见。

在短视频里,被开出50元的往往是老村长【美时美刻】这一类的产品,而这款酒线下的售价也不过在35元左右。

万一你要是开出一张100元的毛爷爷,拍个视频点赞数就奔着几万去了。

那天是你用一张红票,蒙住了瓶嘴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又能再买半条烟。

100元是瓶盖空间的极限,不是老村长酒的极限。1000块怎么折都有面,折完了实在塞不瓶里那就塞代金券。

有人拿着这1000代金券在超市换了一车礼,走亲戚不用花钱了;有人说直接拿到小卖部当场折了现。

老村长是一种光瓶酒。啥叫光瓶酒?就是没包装,就一瓶子,拧开就喝,简单直接,实惠低廉。那么小个瓶盖里给你塞进去了一张人民币。这太反差了。

就像有网友说的,老村长这波营销实在是太内卷了。

内卷这个说法倒也没毛病,因为那钱确实是卷着的。有人买来一箱老村长,开出来一地钱卷儿。看那密密麻麻又姿态万千的“1”,在买老村长之前你大概只在成都见过。

反差之后是什么?是惊喜。从一瓶平价白酒里获得即时而直接的馈赠,就像你卖旧书翻出了50元纸币做的书签,就像你洗裤子发现屁兜里还有零花钱。

在一个整体消费情绪下沉的年代,这种惊喜是像金子一样稀缺的东西。

而要说内卷,老村长在营销奖品这块已经卷成天津大麻花了。除了瓶盖里最直击天灵盖的现金,老村长酒的奖品体系实则非常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复杂。

瓶盖里经常有各式各样的奖券,能兑换的奖品简单来说就是啥都有,啥都换,而且都跟生活紧密相关。

基本的就比如有触发连环产品线,既有买大中小,也有买小中大。主打突然的兑换,来来来,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

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那《将进酒》大概得这么写了,呼儿将出换美酒,完了换洗衣机,完了换电饭锅,换电热壶、脸盆还有折叠自行车。

有人还在犹豫中奖了是真是假,有人已经加了伍拾元火速上车。

有人说这算啥,我开出过加50元兑换一台32寸液晶电视。

还有人说我开出了加一百兑换一台电动车。

不止家用电器,还有衣食住行。牌面这一块老村长的奖品里也有,比如加30元兑换一块手表罗西尼。

再幸运点,还有人解锁过加300换一块天王表。

而老村长奖品梯队的第一层,大概就是贵金属了。老村长搞过千足金条的奖品兑换,概率虽然不大,也能创造神话。

除了金条,还搞过银条。因为纯度不错,在一些来料加工的店铺账号,经常能看到有人拿攒的老村长银条来打手镯。

不过有人可能会说,奖品都这么传统朴实吗?

其实也不尽然,比如有人晒过从老村长酒里开出过iwatch,让人有一种回老家发现村长学上英语了的恍惚感。

所以,再看最近开老村长中了加1元兑换1.5L大水的兄弟,现在就有了那么一些喜剧效果了。

国内的白酒市场一直都是营销竞技的八角笼,这么多年来搞过带奖营销的白酒也有不少。但是搞成老村长这么直接、具体、贴地气还旷日持久的,基本上独一份。

当老村长多年的兑奖奇观逐渐累积出一种亚文化质感,在社交媒体上被点燃,这对当下消费者的吸引力是很奇妙的。

当我们凝视老村长的营销操作,甚至会升起一种魔幻的观感。就像是12年前一位网友从老村长里开出本拉登打火机的那个遥远的夜晚,我感到老村长酒的背后充满了神秘和困惑。

其实,老村长营销的魔幻之处,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你理解了老村长,就理解了这片辽阔而深沉的土地。

喝懂老村长

就喝懂了基本盘里的中国

对于老村长在瓶盖里塞现金还有奖券这种方式,现在也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在这个智能机傍身一码走天下的年头,在瓶盖上做个二维码很难吗?

下面网友的回复说到了点上。

到2025年,我国至少有2.2亿65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城镇之外还有4.6亿的农村人口,在这两者中间的交集地带,有大量消费者对于智能化这套东西是缺乏感知的。

对于这庞大、沉默又离散的基本盘市场,快即是慢,少即是多。越落后的反而越先进,越时髦的显得越满嘴跑火车。

所以,作为一种平民化光瓶酒,在瓶盖里塞钱给物,对于老村长的整个营销体系就相当于第一性原理。

此种奖励机制相当透明、高效,灵活多变,深入生活。事实证明,这招相当有效。很多人就是因为能开出这些东西来成了老村长酒的忠实拥趸。

甚至,现在很多不喝酒的年轻人,就为了想体验一下这种中奖后直击面门的朴素兴奋感,已然对老村长酒产生了好奇。

而且,这种营销手段里面包含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洞察。十几年前,老村长酒的某一版电视广告里有首歌,“顶门顶户顶梁柱......会拼会干会享受”。

啥意思?老村长酒的购买群体很多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劳动力。对于他们来说,白酒往往是一种分走家庭整体开支用于个人享受上的消费。喝得太多了可能还会遭埋怨。

你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中年劳动力工作了一天,回家吃晚饭买了一瓶十几二十块的老村长。

开出来几块钱现金,孩子高兴。开出来五十一百,老婆高兴。要是开出来锅碗瓢盆洗衣机电动车,那全家都高兴。

实际上,带奖营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被认为是白酒行业已经用烂了的一个招数,而老村长能用到现在,且到现在依然好用,靠得不是莽,是自有其道。

老村长的销售渠道,很可能是白酒企业里做得最广、最深的了。市面上多数白酒,渠道铺到乡镇已经算很了不起了,而老村长是直接铺到了村一级,真是对齐了村长的颗粒度。

1999年起,根据邮电通信“十五”规划,咱们国家搞了“村村通”工程。在2000年后,老村长酒在渠道这块也搞了自己的县乡村市场三通网格化工程。

据报道,老村长厂家要求和协助县级经销商走进每个乡镇每个自然村,定期将产品推介、铺货、兑奖、回访,与村级零售网点沟通,毛细血管式编织的渠道大腿又高又硬。

到有奖促销就更有意思了,老村长的促销品供应商是由分管大区经理选定的,产品奖券是由大区经理协助经销商制作完成后发往厂家,再在产品生产时投放在瓶盖内。

啥意思?真正的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啥地方啥时候啥奖品最有吸引力,各大区如情报系统直接发往中枢,有奖促销的复杂问题就简化成只要肯花钱就完事了。

所以,我估计有一些看起来魔幻的奖品,还有古早时期那个本拉登打火机,很可能就是某些区域的个人创意。

其实,从整个白酒市场营销风向的变迁里,我们能大概看出一条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

在上世纪70年代,市面上大多数白酒都是光瓶酒。就一个简单的玻璃瓶或者瓷瓶,拼的是瓶子里酒体的口感和味道。

到了90年代,区域性名酒的概念出现了,品牌化的趋势初显,高端化的格局初现。

而据说最早的老村长一瓶只卖5元

老村长酒业成立于2001年,位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文化上说承接东北著名白酒老号“永兴复烧锅”,但相对于赤水河那些白酒老饕,老村长酒基本没啥故事可讲。

高端酒卖的是基因和故事,低端酒卖的是价格和人情。在这一块,老村长牢牢把握住了。

老村长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从成立开始就完全想明白了自己的路,瞄准了基本盘不放松。不走高端,就做平民大众;不打区域,就是放眼全国。此后其所有的营销思路可以说都是在围绕着这个目标来服务。

千禧年之后,老村长借范伟的嘴讲出广告语:“老村长,粮食酒,便宜搂搜味儿贼牛”。你看接不接地气就完了。

再之后,乡村振兴提上桌面,农村剧大热,老村长连续赞助了《乡村爱情》1-7。

那句知名广告语也应时出现,“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再之后,什么大众美酒典范,国民白酒,简单快乐、幸福生活,万变不离其宗,总有一句你记得住。

我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老村长做了一个广告故事系列,进城-打拼-老村长酒三段叙事,简单放个片段你感受下。那阵正是国内城市化进程的高峰,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外来人口迁移。

可以说老村长起飞的历史,对应着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史。在营销层面老村长完成这一套“农村包围城市+底层关怀气质+持续中奖刺激”的组合拳,谁跺谁不麻?

在2017年以前老村长一年卖到过60亿元,曾一度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白酒。

而如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走入尾声。2021年老村长的营收被曝下跌到了10亿,2022年《白酒工业术语》出来后,老村长产品线上的有些低价白酒还曾卷入过纯粮争议。

但无论如何,老村长活到了现在。这两年还赞助了许多喜剧综艺,再加上兑奖这回事,再次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

至于,今后的老村长会往哪走,咱说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老村长酒早已超越一般商品,成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段集体记忆。

就像知乎上一个高赞回答说的那样,它有一批死忠粉,一批广大的普通劳作人民。

没有老村长,他们会找老镇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