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风火轮,股价涨不停。
当老铺黄金凭借古法金饰成为社交新宠,泡泡玛特盲盒引发海内外抢购热潮,股价双双狂飙10倍不止,新消费赛道又开始跑出一家重量级IPO公司。
累计超500万年轻男性正将它宠上天,把它当成“泡泡玛特”,“晒单”“收藏”“心头好”话题刷屏社交平台。
● 铜师傅相关产品社交评价
一个小小的铜葫芦,就能一年卖出20万个,引发无数网友抢购。
● 铜师傅铜葫芦。图片来源:小红书@铜师傅
通过践行小米方法论,它在有品类、无品牌的铜工艺品中,让人们看到了“铜潮玩”的乐趣。
就连雷军都忍不住称赞:它是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业。
#铜师傅,这个由70后#俞光创立的公司,目前已经占据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行业第一的位置。
● 俞光
年入上亿的铜师傅,如今也有了上市的底气,于近日递交港股招股书,正式赴港IPO。
然而,与黄金饰品相比,铜饰品在日常生活中鲜少被人提及,俞光究竟是怎么带领铜师傅一路“打怪升级”,从青铜段位逆袭成为王者的?
靠品质打响翻身仗
在创业的江湖里,总有那么一些人,骨子里就刻着不安分的基因,俞光便是其中之一。1972年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他,打小就对创业痴迷。
在念美术中专时,他就已经做起了生意,摆过地摊、卖过对联、批发过T恤衫。
● 年轻时期的俞光
毕业后,他又向朋友借了9万元,跑到外面弄了个巨大的电子屏幕回来,往繁华的街口一竖,满心欢喜地盘算:
以后就躺着把钱给赚了,坐收广告费。
无奈天有不测风云,梦想还没实现,台风就来了,把他的广告牌砸得稀巴烂,9万元就这样打水漂了。
但他仍不死心,又找人借了5000元,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当起了包工头。
虽然这次终于赚到了一些钱,但这钱赚得却十分憋屈。他不仅每天早出晚归,还得天天忍受那些“变态甲方”的百般挑剔。
为了能拿到工程款,他还得整日点头哈腰,低声下气地去求人。
一气之下,他就把装修公司给关了。
不过,俞光可不是那种能闲得住的人。在家歇了没多久,他那颗爱折腾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开了一家卫浴品牌公司——雅鼎卫浴。
● 雅鼎卫浴
为什么选择进入卫浴行业?
干装修时,俞光就敏锐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质量上乘、款式新颖的卫浴产品,虽然价格不菲,却很受消费者的青睐。
当时国内的同行厂家,却只知道一味地抄袭国外的款式,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
俞光一下子就从这里面嗅到了商机,他认准一个理:
死磕品质。
为了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好的中国制造,他上来就对标世界顶级卫浴品牌汉斯格雅。
那时的他,几乎每天都忙到凌晨3点才下班,经常住在办公室,一张一张地画着设计草图。
在品质把控上,俞光严格到了极致,还曾怒扔20万的货。
起源于由于经验不足,雅鼎用锌合金做成的毛巾杆,外观看着虽然挺精致,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锈迹。
虽然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的卫浴产品都在用锌合金,俞光却态度坚决,“雅鼎绝对不能沾染任何影响品质的坏习惯。”
● 俞光
凭借对品质的执着追求,雅鼎卫浴很快打开市场,公司每年轻松年入过亿,俞光也开上了宝马7系,成了小县城里人人羡慕的青年才俊。
这段创业经历,也给俞光带来了重要的启示:老老实实把产品做好,一定能打败那些靠赚暴利的人。
这股信念,贯穿于他日后的创业经历。
一头扎进冷门行业
2013年,俞光转身做铜工艺品生意,创立铜师傅,他依然把品质理念践行到底。而这一切的起点,要从他的一次“请关公”经历说起。
当时,俞光的卫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身为生意人,他想着请一尊铜关公回家,给生意添点祥瑞之气。
去打听价格时,却被吓了一跳:一米多高的铜关公,报价竟高达120万,而当时铜的价格大概也就两万八千元一吨。
巨大的差价,让他咂舌,也让他从中嗅到了商机。
● 铜师傅所作的铜关公雕塑。图片来源:铜师傅官网
此前,铜工艺品大多是小作坊式生产,根本没有像样的品牌,没有统一的标准,消费者对铜工艺品的认知也很模糊,更别提有什么高性价比的优质产品了。
这个市场冷门得就像被遗忘的角落,很难找到既品质过硬又价格亲民的铜工艺品。而且当时的家居饰品行业,大多以树脂、塑料等材料为主,少有铜器。
而俞光觉得,在老百姓心中,铜肯定是要更值钱的。
经过对铜工艺品市场的调研,俞光发现,铜工艺品这个看似小众的行业,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简直就是一片等待开垦的蓝海。
“要是把铜应用到家居饰品领域,说不定能闯出一条全新的路子!”连续创业积累的经验让俞光坚信,铜工艺品领域缺乏知名品牌,而人们对家居美化的需求是精神层面的刚需,这件事说不定是个机会。
于是,一家专门制作铜工艺品的品牌——铜师傅,就这样诞生了。
俞光还把在卫浴创业时秉持的理念,原封不动地复用到了铜师傅上:
继续死磕品质。
为自制铜关公像,他一度闭关3个月,期间砸掉上百个模具,耗光300万资金。
几十位雕塑师创造出来的数千件作品,每一件他也都要反复把关数十次,甚至连衣服上的一根条纹,他都不放过。
比如,创作《大圣之大胜》时,仅是创意草图,他就改了16次。光是大圣头上的飘带动态,就改了十几次。
● 俞光创作的大圣系列草图
为了让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铜饰品,俞光还把价格给打了下来。
在铜师傅出现之前,铜工艺品原本源自古代权贵阶层供把玩的东西,很难走进寻常百姓家。就算到了现代,依然不是工薪阶层会考虑购买的。
俞光心里清楚,卖贵了利润肯定高,但受众肯定会大大减少。而他一直致力于打破铜饰品的高定价。
比如,铜师傅的“十二生肖”产品,定价低至99元。
● 十二生肖系列产品。图片来源:铜师傅官网
俞光曾放下狠话,“等铜器价格接近树脂品价格的时候,就不会有人选择树脂。”
为了拉新引流,铜师傅部分产品甚至还会进行亏本定价。
其中,爆品铜葫芦售价低至39元,每年卖出20万个,要亏损约两百万。
● 铜葫芦系列产品。图片来源:铜师傅官网
在俞光看来,做生意就是要以小博大。他深知,这个产品是最好的代言人,“小葫芦到手后,消费者从此就会忘不了铜师傅,没事回来转转。”
凭借着艺术品的品质、工业品的价格,铜师傅在市场上也迅速崭露头角。仅成立三年,2016年全渠道营收就达到了1.06亿元,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小米“骨灰级忠粉”
靠“极致性价比”出圈,俞光其实深受小米影响,他一直是小米的“骨灰级忠粉”。
他曾毫不掩饰自己对小米的喜爱,买过的小米产品数不胜数,包括三台小米手机、9台65寸的彩电、26台平衡车,6台电饭煲等。
不仅如此,他还专门把小米的书买回来,认认真真地研读小米的方法论,并越发坚信,走性价比这条路绝对没错。
在行动上,他也一直模仿小米。小米有“米粉节”,俞光就给铜师傅的粉丝也取了个亲切的名字——“铜粉”,并且每年举办“铜粉英雄大会”。
2017年,他还特意邀请了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来参加。黎万强参加完后,感触颇深:
没想到这么小的企业,这么冷门的行业,粉丝居然如此疯狂,与当年的小米“爆米花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 人头拥挤的“铜粉节”现场
黎万强的人脉,也让俞光走到了雷军的面前。他曾说,过去10年里,最让他难忘的一天,就是去顺为资本路演,见到了自己的精神偶像雷军。
“第一次见到‘雷神’,我心里其实没啥别的想法,就想着能混张合照,发发朋友圈炫耀炫耀,顺便再‘拐’几个‘铜粉’回去。”俞光坦诚地说。
不曾想,雷军却果断拍板,决定投资这位小米的“骨灰级忠粉”。不到一个月,就把钱打到了铜师傅的账户上。
2017年,铜师傅完成1.1亿元A轮融资,由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领投。次年,铜师傅又完成3.1亿元B轮融资,顺为与小米继续追投。
● 俞光“追星”成功。图片来源:微博@铜师傅
能获得雷军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俞光长期学习小米的“七字诀”方法论。
在路演的时候,俞光就着重介绍了铜师傅是如何从小米的“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七字诀中汲取灵感,发展出了自己的八字诀:“降维、专注、极致、口碑”。
● 俞光在顺为资本路演当天的PPT
这套和小米极为相似的方法论,一下子就引起了雷军的注意,并公开称赞:“铜师傅是我们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业。”
● 2018年,雷军与俞光在小米总部合照
从投资上,也能看出雷军对铜师傅的认可。招股书显示,顺为资本、小米集团分别拥有铜师傅13.39%和9.56%的股权,是公司第二、第三大股东。
铜界潮玩扛把子
不单单只是学习小米,当泡泡玛特在潮玩界“走红”,俞光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决定学习。
不过,这次他并没有盲目跟风做“洋娃娃”,而是先做中国传统题材。
2016年,俞光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邀请六小龄童代言,推出了一款“孙悟空”形象铜像。
● 铜师傅携手六小龄童打造限量版大圣铜像
产品一经推出,迅速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首次众筹即吸引近2000万元的订单,创下淘宝当年单次项目众筹金额新纪录。
尝到甜头后,俞光乘胜追击,又推出了一系列“中国潮玩”产品,像“龙生九子”“西游”“五虎上将”“鲁迅逢考必胜”等。
● 铜师傅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全铜《大闹天宫》摆件
● 龙起云骧
● 于荣光联名关羽
● 文物新生系列
随着品牌不断发展壮大,俞光还调整策略,双管齐下,开始和一系列国内外IP合作。
● 铜师傅国内IP系列。图片来源:铜师傅天猫官网
此后,铜像版的秦始皇陵、国家博物馆文物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漫威、变形金刚、侏罗纪世界、功夫熊猫里的角色也从荧幕走进了现实。
● 变形金刚、蝙蝠侠、功夫熊猫系列产品。图片来源:铜师傅官网
为了让铜师傅更有话题度,俞光四处寻找超级IP进行联名合作,他深知,“消费者不一定买,但会讨论,而有流量就有可能转化为销量。”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4年,铜师傅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按总收入计位列第一,市场份额高达35%。
靠卖“铜潮玩”产品,铜师傅在2024年的收入已经达到5.71亿元,净利润为0.79亿元,净利润率为13.8%。
● 图片来源:铜师傅招股书
目前,铜师傅已收获超过500万的“铜粉”。而消费群体主要以男性消费者为主,核心消费者中超九成都是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30-35岁。
毫无疑问,兴趣消费的热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袭来,无论男女年轻一代都相当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 今年2月,铜师傅拿下《哪吒2》的正版授权
从泡泡玛特到铜师傅,未来或许它们也还将带着对年轻一代消费着的深刻洞察,对商业与文化融合的独特理解,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