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惹恼中国”

距离7月9日所谓“对等关税”谈判截止日不足一周,当地时间周三(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将对越南输美产品征收20%关税,低于其最初威胁的46%。

他同时还称,任何被视为“通过越南转运的商品”都将被征收40%的关税。这种做法效仿了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现有贸易协定中的相关条款,旨在打击那些含有其他国家零部件、经越南转运或仅经过简单组装便出口至美国的产品。

尽管目前协议的细节尚不明朗,尤其是所谓“转运”的定义与执行标准,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媒3日均指出,这一条款显然是将矛头直指中国。经济学家与区域分析师认为,美越贸易协议的相关条款凸显了特朗普政府在亚洲的核心目标之一:遏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将中国“挤出”供应链。

报道认为,这种将正常经贸问题政治化、恶意排挤中国的做法,给与中国边境相邻、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越南带来了巨大挑战。

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兰·拉贾(Roland Rajah)指出,特朗普政府对“转运”的最终定义,将对越南的出口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他分析称,“如果美国对‘转运’的定义过于宽泛,只要越南产品里含有中国成分,不管比例多少都算在内,那麻烦会大得多。”

河内国家经济大学的经济系主任Pham The Anh补充说,这还会“惹恼”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他称,越南在谈判中一直保持谨慎,但现在“处境艰难”。

《华盛顿邮报》报道提到,在美越谈判期间,越南方面已开始加强对产品原产地的核查。

如果新的“转运”规则更为严格,非政府组织“国际危机组织”(ICG)的亚洲项目副主任Huong Le Thu难掩担忧道,“越南正在走钢丝(a very thin line)……任何机制都很容易激怒中国。”中方已多次警告称,如果自身利益受到威胁,将会产生后果。

欣里奇基金会的贸易政策主管黛博拉·埃尔姆斯(Deborah Elms)一针见血地指出,美方核心意图就是“排挤中国”,但对于越南这样的国家而言,顺从美国的要求存在地缘政治风险。

“这完全是一场赌博,赌的是美国、中国以及本国企业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她说。

对于美越协议,7月3日,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均明确表示,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中方一直坚决反对。中方注意到相关情况正在开展评估。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乐见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与美方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中方将坚决予以反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一家越南工厂内,工人正在熨烫衣服。美媒



越南是第一轮中美贸易战的“早期赢家”,多年来吸引了服装、电子和家电行业的大量中国制造商。这种转变加速了越南的经济增长,使该国成为出口强国。

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越南的出口增长近三倍,从当年的不到500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约1370亿美元,占其总出口的近三分之一。

而同期美国对越南的出口仅增长约30%,从2018年的不到100亿美元增至去年的略高于130亿美元。

这也使越南成为美国施压的目标。美国官员时常炒作越南对美国的大量贸易顺差,并指责该国允许大规模转运中国商品,试图将之重新定义为“非法转运”。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以消费电子产业为例,越南已成为平板电脑、手机和耳机的重要生产枢纽,许多这类产品的越南工厂由中资控股,采用中国生产体系,零部件也多从中国进口。这是区域产业链自然形成的结果,通常不被视为“转运”,也符合越南法规要求,却被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等特朗普拥趸故意歪曲为“非法转运”。

有人猜测,美国对转运商品征税,可能迫使制造商将更多产能转移至越南,从而分流中国的商业活动。但经济学人智库((EIU)驻北京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认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这就像打地鼠游戏,”徐天辰说,“更大的结构性问题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生产国,而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国……没有越南,也会有其他渠道冒出来。”他补充称,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可能成为替代选项。

美国鞋类分销商与零售商协会(FDRA)的首席执行官马特·普里斯特也向《纽约时报》表示,适得其反的是,如果对中国零部件的限制过于严格,美国企业可能会将产能迁出越南。

“如果合规要求设定得过于繁琐或难以满足,企业就不会选择在越南扩大采购,”他补充说,“如果中国在价格上仍有竞争力,它们甚至可能回流中国。”

“国际危机组织”的Huong Le Thu国际危机组织的黄黎秋还表示,如何执行相关规则也是个问题。

过去几十年,越南已经建立了一个与全球贸易紧密融合的经济体系,供应链相互嵌套,难以拆分。Huong Le Thu说,“追踪、溯源、执行——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艰巨任务,越南也不例外。”

《华盛顿邮报》提到,越南是亚洲首个与特朗普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员 Quoc Tuan Ho指出,美越协议会成为亚洲其他国家的一个借鉴范例,也因此被中国密切关注。

“我们知道,如果披露的协议细节损害了中国利益,中方一定会做出回应,”他补充道,“这不仅是越南的问题,也是许多国家将面临的问题。”

据《纽约时报》报道,除了越南,特朗普的贸易谈判代表还在向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出口导向型东南亚国家施压,要求其减少供应链中的中国成分、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以阻止中资企业进入泰国。他们甚至向一些国家施压,要求其考虑对半导体等技术实施出口管制。但限制中国在该地区的贸易,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损害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的东南亚国家的利益。

“特朗普政府的意思是,‘如果你想成为美国的贸易伙伴,我们需要看到(和中国)的战略脱钩,”公共事咨询公司APAC Advisors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奥肯(Steven Okun)怀疑道,“但问题是,这些国家会同意吗?”

美媒报道称,许多亚洲国家政府担心,中方可能会对孤立中资企业的协议做出强烈反应。华盛顿此举还可能将一些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的国家“推向北京的怀抱”。一些国家甚至开始讨论是否要为美国市场单独建立一套供应链。

泰国法政大学国际商务教授帕维达・帕南农(Pavida Pananond)坦言,“中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力量,不仅是(我们的)商品进口国,也是投资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我们必须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谨慎周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