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麦当劳全线大洗牌!一家不留 到底为啥?(组图)

大家听说了吗?香港麦当劳要“跑路”了!?

最近,麦当劳搞了个大动作,计划把在香港持有的大约23处商铺物业,分阶段全部卖掉,一铺不留!


(图:香港01)

首批要卖的就有8处物业。

分别在尖沙咀,铜锣湾,旺角,坚尼地城,大角咀,元朗,荃湾及慈云山……全是黄金商圈。


(图:大公文汇)

这些物业建筑面积在6,746到1.87万平方呎不等,总市值约12亿港元。

投标截止日在9月16日中午。


(图:香港经济日报)

消息一出,网友立刻炸锅:

毕竟,麦当劳在香港可是从1975年开到现在,不少门店早就成了地标——

吃的不只是薯条,更是一段青春记忆。

那店铺卖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吃不到麦当劳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麦当劳“隐藏身份”

大家别看麦当劳是餐饮巨头,其实它一直还有个隐藏身份:“房地产巨头” 。


(图:香港经济日报)

麦当劳在全球很多地方,不光靠卖汉堡赚钱,还靠房地产赚了不少。

圈妹跟大家解释一下,麦当劳常常先拿到土地或房产,再把这些铺位租给特许经营商,再收租金。


(图:香港经济日报)

这样一来,租金收入让麦当劳利润率变高,现金流也稳定,还能保证加盟店选址合适,运营稳定。

数据显示,到2024年和2023年12月31号,在合并报表的市场里,麦当劳分别有大概56%和57%的餐厅用地,还有约80%的餐厅建筑物产权。


(图:香港经济日报)

换句话说,它的身份不只是“汉堡之王”,还是“全球优质地段的包租公”。

麦当劳为何卖铺?

那为啥麦当劳要在香港卖物业呢?


(图:网络)

圈妹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① 香港零售餐饮环境变了

这几年商铺市场压力大,租金比高峰期跌了六七成。

尖沙咀、旺角、铜锣湾这些旺区,街铺空置率高达12.1%,创四年半新高。


(图:香港01)

② 总部要优化资产

全球总部会定期盘点哪些物业该留、哪些该卖。

卖掉香港的铺,可以把钱从砖头里解放出来,投到数字化升级、品牌运营这些更有增长潜力的地方。


(图:麦当劳)

③ 经营模式调整

现在的生意环境,更讲求灵活性,资产轻一点、现金多一点,抗风险能力更强。

一句话——卖铺不等于跑路,是资产调仓。


(图:大公文汇)

那除此之外,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香港现有的麦当劳餐厅不会要关店吧,“麦门信徒”怎么办?

麦门信徒别慌

大家放心,这次只卖物业,麦当劳餐厅业务不卖。

餐厅会按现有租赁协议,继续长期经营。

也就是说,麦当劳在香港的门店数量和经营都不会变,只是店铺的房东要换人了。


(图:大公文汇)

想想也是,麦当劳自1975年在香港铜锣湾百德新街恒隆中心开了第一家店,到今天已经256间分店遍地开花。


(图:网络)

前阵子才刚办完50周年庆典,陈奕迅、姜涛同台唱歌;


(图:yahoo!新闻)

7月28号和chiikawa联名玩具一上线,半小时前就有上百人排队:


(图:香港01)

门店人山人海,套餐仿佛不要钱一样被扫光:


(图:香港01)

App下单的开心乐园餐,竟然排到2.8万人等候!


(图:香港01)

别说节日了,圈妹平时下班去买个麦旋风,前面都能排出一支“迷你长龙”:


(图:香港01)

说真的,最近香港零售业的气氛可不算好,街上一个个铺位换手、抛售的新闻看得人心里发凉。

很多老字号、热门品牌都在关店、卖店铺...港人早就见惯不怪。

但这次麦当劳"卖物业"的消息,却让人心头一紧——这不仅是商业调整,更是一个社会缩影。


(图:香港01)

经济下行的日子里,我们都在勒紧裤腰带。

香港最便宜的麦当劳汉堡,只要几块钱——比一杯咖啡还便宜。

对流浪者而言,这可能是活下去的最低成本:一份热乎汉堡、一杯热水,在24小时开放的洗手间洗洗脸,恢复被剥夺的体面与尊严。

不分身份,无论西装革履,或背包游客、或衣衫褴褛的流浪者,都能在同一把红色塑料椅上,吃到一样的味道。


(图:香港01)

经济的压力落在每个人肩上,但麦当劳至少为我们保留了一个负担得起、还能保留尊严的角落。

即便要变卖手上的物业,麦当劳仍将以租户身份继续经营这些门面,没有任何计划更改运营方式或关店,继续为人们提供温暖与庇护 。

(图:香港01)

或许这就是香港的写照:

商场橱窗里的奢侈品依然光鲜,但街角那抹金拱门的温暖,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民生温度计。

当经济寒风呼啸而过,我们不禁要问:

除了麦当劳,这座城市还能为最脆弱的人群保留多少体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