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管控打疼西方,G7幻想设置价格下限绕过中国

G7决定要对中国动手啦,G7正在筹划,设置稀土价格下限促进生产,还要对部分中国出口的稀土,加征关税和所谓碳税。

同时在采购招标中,限制从中国采购的稀土配额,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但是这种方法有用吗?

被稀土卡住脖子的美国,也曾经试图绕过中国,比如说:斥巨资投资本国稀土开采,芒廷帕斯是美国唯一的稀土矿,美国国防部不仅同意以4亿美元收购芒廷帕斯的优先股,美国政府还承诺,将投入数以十亿计美元,投资芒廷帕斯并采购稀土。并且,美国国防部还以接近市场价2倍的价格,为芒廷帕斯设定了最低采购价,每公斤110美元。

但是结果呢?

中国稀土的优势不仅在于产量高,2023 年,中国稀土产量达 21 万吨,占全球近 70%;还在于精炼能力更强,占比高达92.3%,重稀土精炼能力占比高达99.9%,甚至美国的芒廷帕斯开采的稀土矿都要运到中国深加工。

在稀土领域,中国的王牌在于:坐拥全球多座顶级矿产,廉价的加工化学品,成熟的处理废料能力,以及坐拥稀土领域几乎所有的技术专家。美国曾经试图挑战中国稀土的统治地位,试图建立一个非中国的稀土产业链,但是失败了。

如今G7国家想要报团取暖,围剿中国稀土行业,但是阻力重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西方努力建立竞争性供应链,并打破中方主导地位,将面临成本和规模方面的挑战。

专家更是指出,西方国家想要建立一个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10-20年,成本数以万亿美元,而等他们建立好了,中国又可以通过价格优势击垮他们,所以前景渺茫。

咱就不说他们能不能找到合适的稀土矿并开采,开采之后如何解决精炼问题,如何解决废料的环保问题。咱就说为了保护自身产业链,为稀土价格设置下限这个事,表面上看,这确实能刺激资本投资稀土行业,但是,稀土是原材料啊,原材料贵了,下游一连串的产品都要涨价,比如:美国过去一款微型磁体不到40美分,而中国对稀土进行出口管控后,价格上涨到了15美元,相应的汽车制造商、手机制造商都要涨价,间接推高了非中国制造的成本,面对中国产品竞争时,更没有竞争力。

同样的,对中国出口的稀土,加征关税和所谓碳税,受伤的也不是中国,因为中国在稀土领域已经是统治级别的存在,不买我们的产品那就等着被卡脖子。而对中国稀土加征关税和碳税,也会推高国内相关产业的制造成本。

所以,在稀土领域,我们的牌有很多,西方国家所做的努力,只能证明他们真的离不开中国稀土,既然离不开,那就不妨坐下来谈一谈,毕竟,中国可是很推崇自由贸易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