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促亚企来美设厂 南加华人代工业爆发

关税战让部分商家从进口商品到美国,改为在美设厂。图为港口外贸示意图(取自Pexels)

美国向全球展开关税大战,外国厂商纷纷移师来美,包括中港台在内的一批厂家近期已捷足先登。他们在美购置大型厂房,直接将生产线迁移来美;南加州华资生产厂家,也成代工香饽饽,亚洲厂商纷纷主动找上门,希望美资企业代工,避免高额关税。

南加州Pinnacle地产运行经理林伟民,近期连续获得七位数的地产成交佣金,在低迷数月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中,显得独树一帜。他透露,不久前成交的一单大型商业地产交易,金额超过2000万美元。目前谈判进入尾声的另一单商业地产,成交价也接近2000万美元。他没有透露具体买家,但表示都是来自中国的投资人,且均是知名企业。

林伟民表示,关税战开打短短数月,来自中港台的企业已「鸭子划水」般迅速行动,将工厂搬迁来美。他说,来自亚洲国家的投资与之前不同;之前是很多企业来美购买仓库(用于存货),现在更多的企业是直接来美设厂,将生产线落地美国。

圣地牙哥知名越华电子生产企业东亚集团总裁余建强透露,已有中国、越南、香港和马来西亚多家厂家找上门,希望帮忙代工,避免高关税。

由余家父亲1988年创办的东亚集团,主要生产医疗电子设备、电子交通及大型电脑设备。余建强介绍,他们的生产基地,主要在圣地牙哥县的Vista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他们2000年在中国福建厦门设立工厂;上一轮美中贸易战开大后,在越南平阳省设立大型生产线,将产品从越南出口来美。

余家2018年因关税和劳工成本,将中国的生产基地转移到越南。余建强表示,他的经验是,将生产线从中国转到越南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关税。这些年越南的劳工成本与大陆相比,已没有多少优势,电子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依然要从中国进口到越南,但越南对中国电子原材料的进口课税27%,左填右补后,从中国出口还是从越南出口到美国,并无多大成本差异。因此美国对中国和越南的关税差额,成为很多厂家决定去留的关键。

他表示,目前许多客户正在观望,一方面是美国市场非常需要产品,另一方面是关税上涨,客户是否愿意承担。不过他说,近期他在越南和美国的工厂都成为香饽饽,不断有商家找上门,中国的工厂希望他在越南工厂代工,更多中国和东南亚工厂,更希望他在美国帮忙代工。「直接美国制造,美国销售,零关税」。

余建强表示,美国代工没问题,但原材料可能会面临挑战。即便厂商投资回到美国,工人也使用美国本土的劳工,但原材料,尤其下端的原材料供应,至少短时间内依然依赖进口。他认为,美国资源很多,但几十年来美国只生产高端的半成品,中下游的半成品和原材料市场几乎空白,连生产设备都没有,比如中国厂家希望他们在美国代工组装的产品,半成品原料在美国买不到,还是要从中国、马来西亚或印度进口。

他认为,大型企业回美有能力解决中下游原材料问题,但对中小企业来说,恐怕很难让他们从投资基本的生产线起步。不过他认为,很多美国的生产商,对市场前景表示乐观。

关税战让部分商家从进口商品到美国,改为在美设厂。图为港口外贸示意图。(取自Pexel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