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帝国的黄昏 王健林被限高 巨大的连锁反应开始

1

王健林也被限制高消费了。



而这个案子的金额是多少呢?1.86亿。

被追债的,除了王健林,还有万达集团、万达地产、武汉万达文旅、武汉楚河汉街文旅,还是万达的文旅项目惹的祸。



2017年,那场“世纪交易”,王健林把万达的13个文旅项目和76个酒店打包卖了。

当年的那场交易,王健林缺钱,对方也趁势压价,交易一波三折,王健林一脑门子的汗,中间一度摔杯,但是最终还是卖了600多个亿,王老板还博了“有先见之明”的名儿。

但是,王老板可没放弃文旅。

2021年,万达拿到了武汉万达文旅项目,走的还是以前万达城的路子,号称“世界级滑雪乐园、水乐园、奢侈品小镇、星级度假酒店群、旗舰万达广场、生态体育运动中心等业态于一身”。

野心确实不小,在武汉再造一个文旅综合体,那得花多少钱呢?

计划投资500亿。

一面卖资产,一面建新项目,不过地产嘛,钱肯定不是全自己掏,还是得从金融机构拿钱最快,而武汉项目,王老板就找到了光大兴陇信托。

光大信托背后是央企光大集团、甘肃国资委、甘肃财政厅以及天水市。

可以说,跟万达关系不错,毕竟万达在甘肃以及兰州,也投资了不少万达广场以及万达城项目。

信托爽快地掏了钱,万达也抵押了武汉万达文旅的股份,走的是明股实债的路子,剩下的还做了股权质押,拿了不少钱来做建设。

但是,随着万达陷入困境,国资自然也不想亏钱,于是开始打官司。

相关的官司肯定不止1.86亿,光大信托开始执行,兰州中院拍卖武汉万达的办公楼了,但是,12套房打八折,也没成交。



2

王健林的文旅梦,是生生不息。

2016年5月份,他放了一个豪言,“要让迪士尼中国的这一块财务十年到二十年之内盈不了利”。

王健林的底气,就是他的“造城”运动,万达城项目迅速铺开,据统计,到2016年,万达城的意向投资接近5000亿。

当然了,结果我们也看到了。

2017年的世纪交易,算是他的打脸时刻。

卖了13个项目,但是他手里依然攥着不少心头肉,比如长白山度假区、武汉中央文化区。

然后呢?王老板依然在全国跑,继续“造城”。

2018年,就签了兰州和延安的万达城,分别要投资300亿和120亿。

然后,各种大项目,又开始遍地开花了。

内江万达文旅城,计划100亿;济南万达文体旅游城,计划总投资630亿;武汉万达文旅,计划500亿;肇庆万达文旅城,计划500亿。

又是上千亿的大手笔。

宿迁、洛阳、德阳、张家界、大同,万达越来越下沉,地方上肯定是很开心的,毕竟新项目能拉动不少建设和就业。

但是,有没有钱就不好说了。

今年,万达文化集团80亿的股权被冻结,涉及的就是“500亿投资”的肇庆万达文旅项目。

楼盘交付逾期2年多,还没完,大湾区价值洼地上的度假区,也没建起来,项目搞得一塌糊涂,当初合作的融资方,也开始打官司讨债。

至于那些新签约的,自然也就没下文了。

3

随着上市对赌的暴雷,这两年,王老板的主旋律,就是卖资产还债。

大连万达商管的总负债3000多亿,合并口径有息负债1376亿,但是,手里也就百十多亿的现金,现在光是被执行的金额,就已经52.6亿,相关的股权冻结记录47条。

现在,珠海万达商管上市,遥遥无期,王老板压力山大。

新的投资人太盟财团,在逐渐掌控珠海万达商管,而珠海万达商管手里,有万达现在最赚钱的业务,就是500多座万达广场的运营权,一年有500多亿的收入。

而王老板手里目前的核心资产,大约是自持的小300座万达广场。

王老板不想卖的东西太多了,电影、万达广场、万达商管,曾经都是“绝不卖”,现在都在卖。

万达电影,万达已经丧失了实控权,再卖下去,就是清仓了;

在珠海万达商管,大连万达商管持股只剩下40%;

而万达广场,两年卖掉了85座,未来估计还得继续。

当初的老朋友已经加入讨债大军,苏宁、永辉、融创,他们已经自顾不暇,开始跟万达打官司,要求回购当初的“战略投资”,又300亿债务砸过来。

现在,王老板被限高,当初那些投资的“空头支票”,要咋兑现呢?

太难了。


相关报道:王健林“限高”背后,万达帝国的黄昏


曾经的中国首富,如今连选择飞机舱位的自由都已失去。

一纸限高令,再次将王健林和万达推上风口浪尖。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案件起因于此前万达集团与万达地产集团被强制执行1.86亿元。

这是王健林商业生涯中的标志性时刻。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他如今面临与六年前其子王思聪相似的处境——2019年,王思聪也曾被多家法院接连发出限制消费令。

限高令意味着王健林不能乘坐飞机、G字头动车一等以上座位,这对需要频繁出差考察项目、洽谈业务的企业家而言,无疑是重重一击。

01 股权冻结与资产甩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王健林和万达集团的困境早已显现。天眼查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冻结信息高达47条,被冻结股权的标的企业包括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万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核心资产。

更严峻的是,万达集团目前存在10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高达52.62亿元。而就在8月11日,万达还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过24亿元。加上这次1.86亿的执行,万达集团被执行总额已超过76亿元。

面对巨额债务压力,万达近年一直在断臂求生。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间,王健林陆续出售了超过30座万达广场。进入2025年,资产出售步伐进一步加快,又有7座万达广场被零散出售。

万达的资产抛售范围不仅限于国内。据悉,万达已清空美国传奇影业股权,并将英国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汐国际以约1.6亿英镑价格转手。

02 商业帝国的根基动摇

万达广场作为万达集团最核心的资产,曾是王健林商业帝国最坚实的根基。如今连这些“现金牛”也不得不被出售,可见万达面临的现金流压力之大。

不仅母公司万达集团陷入困境,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万达商管)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春远也被限制高消费。万达商管掌管着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是集团最重要的运营平台。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万达商管新增多则股权冻结信息,涉及广州万达广场投资、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福州万达广场投资等多家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合计超过1.9亿。

万达的财务数据更加触目惊心。截至2024年9月末,万达商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00.8亿元,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合计1126.5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51.16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03 从巅峰到低谷

王健林的商业传奇曾激励无数企业家。1992年,38岁的王健林创建万达集团,凭借“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将万达广场遍布全国。

2013年,王健林首次成为中国首富,身家高达1350亿元。2015年,万达商业地产在香港上市,后于2016年私有化,试图回归A股。2017年,是万达和王健林的一个转折点。当时集团开始出现债务问题,王健林果断开启“卖卖卖”模式。

然而,一系列资产出售并未能从根本上缓解万达的债务压力。最新发布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王健林/王思聪父子的财富已缩水至588.1亿元,排名从第9位大幅下滑至第51位。

付建律师介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费。

这意味着,如果万达集团和王健林不能尽快履行还款义务,限制消费措施将继续有效,甚至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04 前路在何方

面对巨额债务,万达是否还有回旋余地?

从万达近期的资产出售情况看,集团正在尝试多种方式化解危机。除了零散出售万达广场外,今年早些时候,太盟投资集团、高和丰德、腾讯、京东等投资者联合收购了万达商管持有的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的100%股权。

同时,同程旅游以24.9亿元收购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股权;中国儒意拟以2.4亿元现金收购快钱30%的股权。这些交易为万达带来了一定的现金流。

然而,这些资金相对于超过千亿的总债务而言,犹如杯水车薪。万达能否度过此次危机,不仅取决于资产出售的速度和规模,更取决于整体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程度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王健林的困境是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寒冬的一个缩影。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不仅万达,多家大型房企都面临类似的流动性危机。

王健林此次被限制高消费,标志着以高杠杆、快速扩张为特征的商业地产时代正式落幕。截至2025年9月末,万达商管一年内到期的负债超过400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51亿元,资金缺口超过250亿元。

这些数字意味着,万达的资产出售可能还需要加速,王健林需要找到更多买家接手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核心资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