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近700种美国原料药依赖中国提供原材料

【文/观察者网 柳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原料生产国之一。《纽约时报》10月15日报道注意到,一份最新发布的调查研究,再次揭露了美国在制药流程初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之深:近700种美国原料药至少有一种化学原料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原料药(API)是用于生产各类药品的有效成分,中国大量生产被称为关键起始材料(KSM)的关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是生产原料药所必需的。

10月14日,非营利组织美国药典委员会(USP)发布的一份新报告,通过追踪药品供应链,找到了制造药品使用的化学原料的来源,并分析了在美国获批的原料药生产中,所需SKM的产地分布。

分析发现,这些原料药所需的KSM,有高达58%依赖单一国家供应,集中于中国(41%)和印度(16%)。

在分析所涉及的原料药中,有679种(占比37%)的至少一种KSM依赖中国供应。

这近700种原料药包括一些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以及用于治疗心脏病、癫痫、癌症和艾滋病的药品。最广为人知的抗过敏药苯海拉明,也是其中之一。

原料药所需的KSM,有高达58%依赖单一国家供应,集中于中国(紫)和印度(橙)。

美国药典的分析显示,即使那些看似产地分布广泛的药品仍可能依赖中国。

以阿莫西林为例,许多不同的仿制药厂都销售这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分布在世界各地(如印度、约旦、加拿大)的工厂处理该药生产的后期阶段。

但分析发现,用于生产阿莫西林的两种原材料只在中国生产。

此外,有17%的原料药所需的KSM,完全依赖单一国家供应。

具体来说,12%(211种)完全依赖中国,5%(93种)完全依赖印度,不足1%(10种)完全依赖其他国家(印度尼西亚、欧盟等)。

211种在美获批的原料药所需的KSM,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这项研究敦促美国联邦政府推动药品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多元化,要将更多关键药品及成分的生产带回美国及其盟友,更要发展新的合成路径、创新化学工艺以及先进的连续流生产技术,以加强快速响应能力,减少供应链脆弱性,增强公共卫生和国家安全保障。

“我们希望通过更完善的数据和更高的透明度,能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并增强供应链韧性。”美国药典代表凯莉·哈尼说。

《纽约时报》指出,药品生产是一个多环节过程,不同国家的工厂通常负责不同的生产阶段。制药过程始于原材料的生产。一家通常位于印度的工厂将进口这些原材料,用其来生产活性成分,然后活性成分被用于配制药品。

可美国几乎没有生产这些化学品的工厂,因为其生产过程污染环境,而且美国的劳动力和其他成本导致生产无利可图,中国却能以低成本生产这些原材料。

报道担心,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中国发出关税威胁,一旦真的落实,这可能意味着至少部分制药企业需为从中国进口的原料支付巨额关税。

特朗普曾威胁对从欧盟进口的品牌药征收最高15%的关税,对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药品征收100%关税,但目前已推迟了这些措施。

多数大型制药公司表示,他们通过在美投资新建工厂与美政府达成了药价协议,将获得关税豁免。一名政府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没有对仿制药征收关税的计划。

今年以来,出于对特朗普关税的担忧,美国几乎所有主要的品牌制药商,都宣布了耗资数十亿美元在美国新建或扩建工厂的计划。

只不过这些药企不生产原材料,它们只负责畅销药的后期生产。

研究药品供应链的专家们称,没有让原材料生产回流美国的经济诱因。

中国药企生产车间 IC Photo

近年来,不断有美国政客因药品生产依赖中国而着急上火,这也被视作美国对华博弈的薄弱环节。

上海咨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合伙人卡梅隆·约翰逊表示,中方已经打出了稀土管制的重拳,但尚未在医药、生物技术或化工领域采取类似措施。

他坦言:“一旦中国明天对这些领域出手,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瘫痪,而我们对此压根无能为力。”

今年6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曾发文,点明美国药品供应高度依赖中国的现状。

文章称,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中国几乎控制着美国药品供应的“命脉”,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不仅无法实现在岸生产药品的目标,反而可能导致一些医药公司放弃美国市场。

USP首席执行官罗纳德·皮耶尔温琴齐警告说,特朗普无法通过关税实现在岸生产药品的目标,哪怕“适度的关税”都可能扰乱美国的仿制药供应。

“这一行业的利润更少,任何关税都只会导致制药公司陷入困境。”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国印度,也依赖中国生产的原料药和其他关键成分。

印度政府2023年委托撰写的一份报告称,印度原料药进口的70%来自中国。印度公共卫生专家迪内希·塔库尔说,中国新兴的制药行业在原料药低成本生产方面取得了进展,中国成熟的化工行业也帮助制药公司在化学品生产方面取得优势。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副教授张清鹏表示,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激励和补贴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制药行业发展,使得中国的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产业集群有助于在保持质量的同时降低总体成本,最终让中国成为自由贸易环境中生产API和仿制药的理想地点。”他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