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回应记者提到的“中国将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时,突然来了一句,“大约一年后,我们将拥有如此大量的关键矿产和稀土,以至于你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它们。”这句话真可谓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原话很快得到了美国多家媒体的转载和报道。这不禁让人疑惑,中国的稀土制裁才开始出现效果,怎么美国只用一年时间,2026年年底就能突破制裁了?到底是什么情况。
▲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稀土合作
很明显,以特朗普一贯的“大嘴巴”属性,这根本不是什么未来实景,而是特朗普的一次乐观预测。或者换句话说,这是特朗普在用最习惯的“赢家叙事”来画饼“美国能反超中国”,“战胜中国”,并且回应美国内部一些对稀土供应链脆弱感到担忧的言论。自从中国发布第一道稀土管制令后,许多美国人就开始越来越感觉自家和稀土挂钩的产业成了“夕阳产业”。
随着每一次的中国制裁政策落地,相关行业的股票都会非常稳步的应声下跌。比如今年10月9日中国的最新制裁令发出后,美国股市的稀土相关股就平均下跌超过2.15%。作为总统,特朗普有责任稳定市场情绪,但他也深知稀土的短缺将使美国电动车、风力发电等民用产品的价格迅速抬升。就连F-35战斗机和许多舰用雷达的设备成本也将迅速飙升。但他绝不会在公共场合坦诚这些问题,而是仍要塑造出美国依然“坚挺”的形象,所以避免不了夸张的言辞,这也算是一种出色的政治表演吧。
▲特朗普说一年后美国稀土将多如牛毛
为了解决稀土能源短缺的问题,美国的确想了非常多的办法。从经济层面上来说,美国给出了一个关键矿产安全计划,本质内容就是推动本土开采计划在2026年左右,将美国稀土的自给率从当前不到15%提高到40%以上。许多美国大公司都在积极响应这一政策。比如美国稀土(USA Rare Earth)公司就投产了德克萨斯州的一块厂区,预计到2026年可以实现99%纯度的镝氧化物2000吨的年生产目标,一定程度上解决镝短缺问题。还有一些公司投产了钕,预计产量稳定后,美国的钕价格应该会从当前的每公斤70美元降低到每公斤2美元,大大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
另外,特朗普在地缘战略层面上对中国发起了“进攻性防御”。一方面是积极和澳大利亚这样的盟友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非中国化的稀土供应。美国专家给出的看法是,虽然中国的精炼能力仍占全球90%以上,但是非中国的粗矿供应仍然十分充足。美国要做的就是利用自身和盟友的资源提升加工能力,虽然投入很高,但一定会取得效果。另一方面就是给中国施加反向制裁,尤其是对中国宣布更强的关税政策。虽然这种制裁并不对等,但也基本能起到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的效果,即在不同的领域相互伤害。
▲美国稀土矿
然而正如前所说的,不管美国给出什么政策,特朗普一年后稀土多到用不完的说法,只是一种乐观性的前景评估,根本没有什么现实基础。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制裁非常精准,在短时间内就能限制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稀土矿一共有17种,目前中国管制了12种。管制名单下,即使是含有微量相关稀土的产品,也需要报告中国商务部审批。
202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控制了全球70%的稀土资源开采和90%的精加工。美国即使现在发力投资相关产业,至少7年以后才能稳步成熟。但到那时美国的吸毒短缺并不会被解决,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放大。024年美国只生产了4.3万吨的稀土。预计今年会有小幅度的提升,达到4.5万吨。
▲7成稀土来自中国但是挡不住特朗普嘴硬
但是,2024年美国从海外进口了14.9万吨,2024年还有13.3万吨。可见美国自己的那点产量,对于市场需求而言完全就是杯水车薪。澳大利亚和越南都成为了美国稀土的新来源,但是美国稀土进口的70%还是来自于中国。所以不管是美国搞本土投资还是搞替代性进口,短时间内都取代不了。
买不到稀土,美国各行各业就只能忍着了——要么高价,要么根本造不出来。所以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大话根本没什么现实基础,不过是出于稳定市场情绪的夸张说辞罢了。很明显,如果中国把稀土制裁持续推行到2030年,中国在军事领域全方面超过美国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