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西方金融界对人民币的全球定价权,发动了“突袭斩首”。伦敦金属交易所宣布,11月10日开始,将人民币踢出期货合约。没有听证,没有过渡,没有缓冲。输红眼的美元,这次直接把牌桌都砸了。伦敦金属交易所称这是因为非美元合约缺乏流动性,维持成本太高。

这纯粹是说瞎话,实际上人民币金属期货交易量正在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日均交易量已近50万手,三年增长近3倍。
伦敦金属交易所这次出手的时间节点很微妙。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刚同意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美国又正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显然是选择在这一时刻,精准狙击人民币崛起。

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金属的定价中心,它支撑着美元的计价权——计价权是美元收割全球的工具之一。过去,美联储可以通过降息推高全球金属价格,再加息促使价格暴跌,美国资本就能低价抄底全球矿产。
但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工业国,是全球矿产最大的甲方。中东的铜、俄罗斯的石油、非洲的钴、澳大利亚的铁……越来越多矿产资源交易开始接受人民币计价。再这样下去,美元就没法儿收割世界矿产资源了。

所以伦敦金属交易所宁愿连欧元、日元这些盟友的货币,甚至英国自家的英镑,都一起停掉,也要拦住人民币。想逼持有人民币长订单的贸易商,要么回到美元体系内,要么远赴上海期货交易所,但时间成本、汇率、保证金等等,又会吃掉利润,或许很多贸易商只能咬咬牙再换回美元。

但他们忘了,交易所只是平台,矿产最终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中国现在消耗全球绝大部分矿产。你伦金所能踢掉人民币交易,但能踢掉中国的需求吗?即使短期内给人民币国际化添堵,但长期会动摇伦敦所自己的权威。

中国的应对之策,首先应当是强化本土定价中心。继续提升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国际影响力,丰富以人民币计价的交易品种,吸引更多国际参与者。此外,我们要探索创新,包括在“一带一路”项目中试运行数字人民币,探索构建绕过传统SWIFT系统的支付通道,甚至可以构建与稀土等关键战略资源挂钩的“人民币稳定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金融优势。金砖国家峰会即将召开,我们可以抓住机遇,进一步推动与巴西、南非等矿产资源出口国的人民币结算。

最后感慨,历史有时真是惊人的相似。
二战后,风烛残年的大英帝国强推英镑结算石油,希望狙击美元上位,结果苏伊士运河一战失败,反而加速了美元的登基。
半个多世纪后,英国人又用类似招数帮美元对付人民币。然而,逆历史潮流而动,注定不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