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3岁是百万富婆 被洗劫一无所有 东山再起(组图)

慈善不仅仅是捐款捐物,也不在于捐多捐少,而在于心中有爱。我希望能够带动社会上更多的人认识慈善,参与慈善,使慈善成为一种风尚,一种爱好,一种习惯,社会风气才能真正好转,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更美好——翟美卿

有这样一位女企业家,她10多岁就离家一人在外打拼,19岁时把老底赔光,本该偃旗息鼓,她却不肯放弃,不信自己会一直失败,此后靠一张床垫赚取100万,并一鼓作气连续搞出200多家仓储式商场,功成名就之时,她低调做人,投身公益,参与慈善,成为了一名了不起的女慈善家,她就是香江集团创始人,翟美卿。

1964年,翟美卿在广州出生,虽然是在大城市,但她自小家境贫寒,儿时常常吃不饱饭,10多岁时她的体重还不到30斤,别人家的小朋友都觉得翟美卿是个“怪胎”。眼看女儿被邻家小友嘲笑,翟美卿的父亲心里什么难受,他决定想尽办法去珠江边打鱼,为女儿补充营养。

由于当时珠江边还没有被开发,水很清澈,青鱼、鲢鱼较多,每次父亲带鱼回来,翟美卿都不会吃完,她看到辛辛苦苦的父亲,就跟他说,让他带品种好的去集市卖,可以多赚些钱补贴家用,由于父亲打的鱼很好,价格也便宜,1块多一斤,只要一去集市,鱼都会被一扫而空。

翟美卿时常陪着父亲去集市卖鱼,久而久之她对做生意这事产生浓厚兴趣。1985年的一天,母亲含辛茹苦的为她攒了2000元钱,对她说,“如果你想做生意,爸妈也都会支持你。”翟美卿很感动,她带着2000元钱,思考着要做个什么生意。

她最初的想法是租个摊位卖衣服,特别是当看到有摊位一个月能赚300多元钱时,眼里简直放出了红光,她决定拿2000元钱大胆尝试一下。想做买卖赚钱,和做买卖赚到钱是两回事,过于理想化的翟美卿做了4个多月,一分钱都没赚到,眼看,手中的2000元就要赔光了。

年底时,妈妈给的2000元已经全部赔完。彼时,翟美卿已经心灰意冷,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一个小老板,聊天的过程中无意间提到,想把广东的家具卖到北京,就是缺供货渠道,也不知道卖什么的货。

翟美卿眼前一亮,她想到对自己来说,这或许是个翻身的机会。于是她跟老板打了保票,帮他去找产品,拓渠道。此后,她跑到广州、顺德等地的家具市场,往返多地,量大小,选木料,最后,仅用15天时间就把当时定价30万元的货物搞定,还给那个小老板省了很多钱,小老板一高兴,随即拿出了3万元给翟美卿,就当是服务后的佣金。

这3万元钱也成为她人生中,凭借个人能力真正意义上赚取的第一桶金。看到倒货中的商机,翟美卿决定自己单干,她觉得,广东家具在北京大有销路,这一干就是4年,她在顺德组织货源,装车、押运、批销,一个人包办到底。

1987年,翟美卿在北京推销起床垫,她拿着图板,背着样品,一家家的去商场推销,那时却只有23岁。大商场管理人员看着这个年纪小小的小丫头,根本就没拿她当回事,对她手中的商品自然不会重视,但是一家名为国华商场里的一个采购经理却很欣赏翟美卿,决定给她个机会,看看货的销量如何。

或是运气使然,或是机会总留给又准备的人,这个床垫因一场春节晚会火了,费翔的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彻底燃起了两岸的热情,床垫跟着沾了光,产品全部脱销。

那位给翟美卿机会的采购经理连夜找到她,要求赶紧备货,有多少就要多少,一定要快、快、快,暗示她,时间就是金钱!翟美卿心知,自己的春天终于来了,她连夜通知工厂加班,不到3天就搞定了60吨的床垫,这单就她爆赚30万元!

虽然赚了30万元,有了一些家底,但翟美卿知道,自己赚的只是微薄差价,市场需求度这么高,为何不自己建厂生产?她从30万元中拿出了20万元用于工厂投资,在北京办起了一家棠涌家具厂,以制作床垫为主。

有了上一家国华商场的合作基础与销量纪录,翟美卿几乎没费什么力就陆续搞定了20多家批发商和100多家零售商,没用多长时间,她就赚取了人生第一个100万元。20多岁在那个年代,单枪匹马就能赚到100万元,实属不易,有朋友劝她已经有那么多钱了,可以不用那么拼,翟美卿明白,自己的前景不在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她要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

翟美卿并没有继续扩大床垫的产量,而是扩大家具的品种,彼时,木质家具非常畅销,她拿出一些成本找到20多位非常有资历的老木匠,在檀木、红木、梨花木上制造木质家具,因为有非常强大的销售渠道,翟美卿做着别人眼中躺着挣钱的生意,工厂门口每天都有30多辆货车等着来拉货,每月销量超60万元,翟美卿从一个小姑娘一下就变成了贵妇人,有车有房,每天耳边都是数钞票的声音。

有时候人生过得太舒服也不是好事,一旦有一点事情发生,就像是天大的事情一样。1989年的一天,一伙歹徒撬开了的工厂财务室,被前去的翟美卿撞见,被心狠的歹徒扎伤,卷钱而跑,她自己因重伤被送去医院住了2个多月,幸好人没有生命危险。

自从她住了院,工厂无人做主,陷入混乱,市场也进入暗淡时期,内忧外患,货卖不出去,无法给工人发工资,厂里40多名工人同时离职,惊天霹雳,在医院的翟美卿一度伤心欲绝,好在家人、朋友每日劝说,才把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出院后,翟美卿陷入许久思考,是不是北方做生意不适合自己?犯忌讳?一不做二不休,她做了个决定,把厂子关闭,回南方,另谋生计。

由失就有得到,上天是公平的,当时正赶上改革开放大旗悬挂,深圳成为第一个红利城市,她果断去了那里,寻找新机会。

成功过的翟美卿又回到了她最初开始做生意的状态,在龙岗区的布龙路一蹲就是2个月,只为观察深圳家具行业的特点,她发现,深圳不像北京,多以小店为主,但净利润却非常惊人,卖价是进价的3倍有余,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但此时在深圳脚跟未稳,怎么切入呢?翟美卿想到了一个与同行不同的思路,与其直面迎敌,不如反其道而行之,薄利多销,以量取胜,占领市场,于是她找到合适的地段,搞起了廉价大卖场。

她首选位置在宝安街,找到一块2000平米的空地,建起大仓库,“金海马”家具大商场就此横空出世,这在当时引起了哗然,还没有一家敢尝试做这种大卖场,很多同行都觉得她疯了,怎么把钱赚回来?简直不可思议。

大商场内部规划的也非常好,分为东西北中四大板块。东部主推卧室系列,西部主推高档原木系列,北部主推儿童家具,中部主推客高档客厅系列。为了更吸引客户,翟美卿拿着喇叭走到卖场中央,所有家具直接降价20%!最低价仅是同行的三分之一,面对如此之大的优惠力度,客户像疯了一样的消费,“金海马”首月营收就突破500万元!

翟美卿趁势成立了香江集团,主打大型家具卖场。“金海马”一度成为当地最畅销的品牌之一,第二家很快开业,包括芝华仕、蒂凡尼、斯帝罗兰等80个国际知名品牌争相入驻“金海马”。翟美卿与香江集团,风光无限。

仅2个月时间,新店陆续开业的香江集团就打败了9家竞品,旗下家具业务盈利超过1000万元。翟美卿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运气不错,屡遇贵人,但究其核心,最重要仍是其思维开阔,勇于接纳新事物,不服输,骨子里有创新基因。

看到翟美卿赚到了钱,也有很多人相继效仿于她搞起大卖场,但她眼中却有了更加新颖的模式,“仓储式连锁式经营”。进货以批发为主,销售以零售为主!这套新模式的优势是,商场本身即是仓库,可节省50%的开店成本。

从1000万到2个亿,翟美卿凭借此模式只用了两年时间,她在深圳连开8家连锁商场,全部都是3000平米的大仓库式家居卖场,一举占据深圳90%的家具市场份额!

在此模式基础上,她还到国外积极学习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并不惜在当时花1000多万元高价引入美国ERP软件,还高薪聘请德国SAP公司担当顾问,这些行为虽然在现在会被看作是一种创新思维,但在当时多是无法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翟美卿为什么可以取得成功的原因。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翟美卿的名字在当时开始为人所知,全球甚至还刮起过一阵“翟式旋风”,5年开店80多家,且每家规模都在1万平米以上,到1999年时,香江集团年营收已超15亿元,翟美卿更被称为,“中国家具连锁第一人”。

2000年之后,翟美卿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主推80平米小户型房。她还打造了“锦绣香江”、“翡翠绿洲”等项目,集团总营收突破1000亿元!而在集团各项业务的鼎盛时期营收更是达到过3900亿元,做过国内最大的家居产品经销商。

功成名就之后,翟美卿开始淡出商业圈,更加关注慈善和公益事业,投入了4个多亿,设立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帮助那些孤儿和贫困家庭。

翟美卿说,自己现在虽然非常有钱,但小时候却家境贫困,做人不能忘本,要常怀感恩之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