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不预重现人民日报 中美稀土战争爆发在即(组图)


习近平在中美谈判波折后赴中国稀土产区视察释放稀土威慑的信号(图源:新华社)

在中美贸易战形势急转直下,中国方面发起连番舆论战后,刚刚,北京时间5月29日中共最高机关报《人民日报》第3版对美发出最强烈(也可能是“战前”最后的)的警告:勿谓言之不预。

“勿谓言之不预”此次出现在《人民日报》5月29日的署名文章《勿谓言之不预!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中,其原文为:

美方想利用中国出口的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决不会答应。当前美方完全高估了自己操纵全球供应链的能力,在自我沉醉的空欢喜中无力自知,但其清醒后注定要自打嘴巴。中国有关部门已经多次发表严正声明,中美两国产业链高度融合,互补性极强,正所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贸易战没有赢家。奉劝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的能力,勿谓言之不预!

该文将中美贸易中至关重要的现代工业“维生素”列入中国反制美国“选项”,事实上以明示的方式对美国发出挑战书。

早前,在中美华盛顿对话不欢而散,随即双方重启关税大战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5月20日高调出现在南方重要稀土产区江西省赣州市,并视察了一家稀土公司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这在当时被认为具有极为强烈的威慑象征意味。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稀土资源,公开资料称,其储量占据全球的36%,产量占比高达90%。而美国对华稀土进口依赖度高达80%,在其军工产业和民用产业中拥有广泛的应用。

当时习近平只是轻描淡写地称稀土既是一种战略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不过,自此以后,稀土在中国官方喉舌中开始频繁出现。北京时间5月28日,中国国家和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宣布稀土威胁说,“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我想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这一言论同时也被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当天的评论文章《利用中国稀土制造产品遏制中国发展,妄想!》所引用。

这透露一个清晰的信号,正如中国政府早前所说,在其可供选择的反制工具箱中,中国可能被迫发动稀土战争,切断对美国的稀土供应。事实上,正如观察人士所说,中国政府对稀土战争表现得相当谨慎,尽量不去动用它,以避免中美关系逆转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只是当下,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以“国家安全”名义发起了对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的技术封杀和围剿,而且借台海问题、南海问题甚至西藏问题等等向中国发难,迫使中国无路可退,只能选择迎战。

“勿谓言之不预”透露中国政府可能不再对特朗普政府抱持过高期待,或者说“幻想”。

自1949年中共建政,中国最高级别喉舌仅在少数历史重要节点使用“勿谓言之不预”,而最著名的两次均是在发起对外战争前夕进行对外警告和战前动员的场景中。

1962年中印围绕西藏主权发生边境冲突,同年9月22日《人民日报》第1版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论,警告印度立即从边境撤军,否则“印度方面在中国自卫火力下的任何伤亡,都必须由印度方面自己负完全的责任”,随即近1个月后中印边境战争爆发。

而第二便是在邓小平执政时期的1978年12月25日。当时,中越关系急剧恶化,当天《人民日报》同样是第3版发表题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的社论,称“越南当局在反华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够远了。中国人民的忍耐和克制是有限度的,中国不欺侮任何人,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说了的话从来都是算数的。我们要严正警告越南当局,如果你们仗恃有苏联的支持,得寸进尺,继续恣意妄为,必将受到应得的惩罚。我们把话说在前面,勿谓言之不预。”

在这份警告后,中国解放军在两个多月后(1979年2月中旬)从广西、云南发起对越战争,自此双方冲突一直蔓延到1980年代末。

而此次,《人民日报》历史上第3次发表如此言论,是否意味着中美之间最后的摊牌已经迫在眼前?

当然,中国历史上绝不仅仅这3次使用这一严厉措辞,而且此次《人民日报》仅使用了“五月荷”这一近期频繁在《人民日报》国际评论频繁发声的笔名,而非以社论的规格。但“勿谓言之不预”的出现必然透露了中国高层的强硬姿态。

如今,中国政府从上到下开始进入一种临战状态。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最近正在提速预备应对最极端状态下的中美贸易彻底脱钩挑战。这是一场可能超过人们想象的持久战争,而且最后难以允许妥协的存在。

对内,中国政府正在极力消除贸易战所导致的经济下滑、普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芯片产业等高科技产业链遭遇冲击等不良影响。从2018年开始,中国政府便渐次推动企业减税,并按照“六个稳定”进行结构转型调整。2019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宣布“大豆振兴计划”,以降低大豆进口严重依赖美国的弱点。5月22日,中国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给予符合条件的芯片研发和和软件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

在对外方面,中国正在寻求新的替代贸易伙伴和政治盟友。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5月26日至28日正在“巴铁”巴基斯坦进行外访。习近平则在5月10日后(华盛顿谈判结束后)相继会见了希腊、斯里兰卡、新加坡、柬埔寨、巴西等“一带一路”沿线多国国家元首和政要,表明中国持续开放、坚定改革的立场。最新消息称,5月29日中国外交部还公布了习近平将在于6月5日至7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消息。

早前,一些来自官方的声音呼吁中国全民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自力更生攻克时艰。习近平在考察江西稀土产区时顺带造访了早年中共展开武装斗争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旧地。外界评论称,中国需要这样的民族主义口号来统一意志,坚定信心。

面对"稀土警告" 外媒连"勿谓言之不预"都翻译了

昨天夜里,新华社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稀土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有关人士这样说——

“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我想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也发表了一篇评论,标题是《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文章的末尾,用了一个很久不见的古语:

“奉劝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的能力,勿谓言之不预!”

那么问题来了。“勿谓言之不预”,翻译成英文怎么说?


彭博社头条标题:中国稀土垄断,美国面对“摧毁性”打击风险


翻译

彭博社的反应很快,今天4个头条新闻全都关于稀土,标题大家感受一下——

《中国稀土垄断,美国面对“摧毁性”打击风险》;

《投资者涌入,稀土股票受益丰厚》;

《中国准备好在贸易战中“武器化”稀土》;

《什么是稀土以及谁控制了稀土》。

“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彭博社也翻译了,英文是这样的:don’t say I didn’t warn you(别说我没警告过你)。

彭博的文章也指出,这话中国轻易不用,少数使用的几次,用在了1962年印度军队侵犯边境、1978年越南军队侵犯边境时。

看得出来下了功夫。

不过,外媒究竟怎么看“稀土警告”呢?


冲击



彭博社的文章写道,中国威胁在贸易战中使用其“占支配地位的稀土”,将可能给美国工业带来严重扰乱,美国从汽车到洗碗机到工业设备,很多制造商都会“挨(稀土)饿”。

文中引述了一个和稀土行业打交道逾50年的美国企业家的话,说中国通过挤压“永磁”和永磁电机的供给,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可能对美国产业带来“摧毁性的”影响。

“永磁”被应用在小型电机上,对许多常见的技术产品很重要,如汽车上,雨刷、电动窗、动力转向装置,都是靠这个实现的。在这方面,中国占了世界95% 的产出。

“永磁”和稀土什么关系呢?发改委在昨天的回答中也有一些解释:稀土元素拥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稀土元素在冶金、石化、光学、激光、储氢、显示面板、磁性材料等现代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彭博还是比较清醒的。它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商,满足了美国80%的稀土进口。中国过去已经展示过,它能把稀土作为多边谈判的筹码。

文中举出一个案例。2010年9月,“日本巡逻船钓鱼岛冲撞中国渔船事件”中发生后,中国禁掉了向日本出口稀土,全球稀土价格大涨,日本很快释放了被逮捕的中国渔船船长。

彭博社的另一篇文章中,一名中国基金经理分析说,中国应该不会全面禁止对美稀土出口,但是可以通过限制在国内的生产份额,来提高国际市场的价格。

“这不会怎么减少美国对稀土的需求,因为稀土对高科技产业不可替代,美国不得不吞下高价的恶果。不管中国对稀土采取什么手段,中国国内的稀土矿厂将成为最大赢家。”

也有一些美国媒体没那么悲观。CNN就发表了一篇评论,称稀土这张“贸易战牌”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




乐观

CNN的逻辑是,稀土之所以被称为“现代科技维生素”,是因为许多产品需要的稀土含量非常少;同时,美国也储备了稀土资源,稀土供需的影响真正显现出来需要很长时间。

另外,他们认为,虽然中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稀土产量,但中国科技行业发展迅速,本身也是稀土消耗大户。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就会变成稀土的净进口国。考虑到这张牌可能带来的稀土价格上涨,中国也不会轻易动用稀土武器。

《福布斯》也比较“乐观”。在题为《中美稀土摊牌谁会赢》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提及中国在稀土制造中技术领先于美国,而是把美国稀土产业落后,归因于美国“不愿意”做。







《福布斯》是这么解释的:稀土在经济和环境上,开采成本都非常大,其冶炼过程昂贵、艰苦、有毒、困难、危险。中国愿意做,美国不愿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稀土凭37%的全球储备,占到全球产出85%份额的原因。

潜台词是,只要美国想做,就能把稀土产业做起来。

果真如此?

英国的BBC说:美国是可以做,但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需要时间啊。








严峻

BBC上面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有趣,一语双关:《稀土是中国与美国贸易战的“王牌”吗》。(英文中trump原意就是“王牌”)

BBC分析了美国面临的严峻状况。?文章说,美国也从爱沙尼亚、法国和日本进口稀土产品,但这三个国家的稀土矿石也来自中国;美国唯一的一家稀土矿产,需要将矿石运到中国加工;美国还可以从马来西亚进口稀土,但其产量不够。

文章说,美国可能开始建立自己的稀土加工产业吗?非常可能,但这需要时间,但其矿石也可能被中国限制。

于是,BBC的结论是,中国如果执行对稀土的出口限制,将对美国价值几万亿的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到现在,美国政府官方并没有对稀土发出任何评论。于是媒体CNBC向美国政府喊话,称稀土处于中国“危险的支配”当中。

一位金融分析师说,中国之所以在稀土行业这么领先,是由于政府早把稀土当做战略性资源,进行了约100年的勘探和开采工作(原话就是100年)。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终于把稀土的生产做到了低价,严重打击了其他国际竞争者。

CNBC指出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为什么在90年代中国稀土产业“一飞冲天”呢?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岛叔已经写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稀土技术曾一直掌握在美、法、日等发达国家手里,美国还曾经是世界上稀土产量最大的国家。直到1975年,中科院的徐光宪院士经过刻苦攻关,提出了串级萃取理论,实现了稀土分离技术的重大突破,才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经过几代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大量中国企业学会了领先世界的稀土生产技术和工艺。终于,中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生产大国、出口大国的转变。

历史证明,西方国家一次次低估了中国人的能力。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Don’t say I didn’t warn you.



勿谓言之不预也!官方接连释放稀土反制信号

勿谓言之不预!立场鲜明,信号明确。5月29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先后刊出时评,挑明“美方一些政客意图通过技术限制打压遏制中国发展,只能是妄想!”

近一周来,稀土热持续升温。针对舆论提出“稀土是否可能成为中国对美反制的重要筹码”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5月28日通过央视采访强调:“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我想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受此影响,5月29日收盘,稀土板块涨幅超过5.62%,30只概念股中28只上涨。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从5月10日-29日收盘,A股稀土板块总市值在14个交易日里增加约998亿元。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自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以来,美方步步加码,不仅上调关税,而且试图用尽蛮力扭曲全球供应链,“剥夺”牵系中国企业生存的技术产品供应,其霸道行径令全球哗然。

然而,美国对全球供应链的深度依赖是不争的现实。以稀土为例,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对稀土的净进口依赖度为100%,其中来自中国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占比达八成。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提到,在美方提出的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中,剔除了稀土相关产品,最新提出的3000亿美元清单中同样规避了稀土,这表明,美方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替代。

中国在稀土储量、产量和整体产业链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的稀土开采量占全球71%。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产量远远落后于中国,二者相加还不到中国12万吨总产量的1/3。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稀土产品制造过程的一个关键阶段——将氧化物转化为金属——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稀土咨询公司“船锚之家”总裁克林特称,“稀土产业是一条供应链,而中国控制这个供应链”。美国政府问责局发布报告指出,据估算,美国可能需要15年才能重建国内稀土供应链。

而对于中国官方的接连表态,白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已经能够让人们了解到国家的一些意图。“可以看到的是,如果我们在稀土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将会有很强的针对性。”

此前,由于稀土开采对环境破坏大,中国曾以“环境例外”对稀土出口采取管制措施,不过没有得到WTO的支持。在白明看来,未来,中国可以考虑以“安全例外”的理由申请管制。“美国在实施钢铝关税和汽车关税时,都提到了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从这个角度说,很多高科技产品都需要稀土,一些国家如果拿中国出口稀土制造的产品,最终用来制裁或威胁中国,我们也是可以采取措施的。”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则明确指出:“一方面,我们坚持稀土资源优先服务国内需要的原则;另一方面,我们也愿意满足世界各国对于稀土资源的正当需求。我们乐见中国的稀土资源及稀土产品能够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类先进产品,更好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