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中国金融鼻祖 最富的省份 如今经济倒数(组图)

山西人很苦恼

每当说起自己的家乡

大多数人的反应是

“你们家是煤老板吧?用麻袋装钱买宝马的那种!”

一个暴发户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外省人心中

但你可知道:

因李云龙用意大利炮攻打平安县城“乱成一锅粥”

而举国闻名的晋西北的“晋”就是山西



山西古建筑的数量与品质是中国之最

包括平遥古城在内

宋以前的古建筑目前留存的有70%在山西

与没有灵魂的仿古建筑不同

这些建筑承载了中华正朔的精气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中国最富有的省份是山西

晋商缔造了财富比肩清王朝的“金融帝国”

中国银行老祖宗山西票号的大本营

太古、祁县、平遥被称为“东方华尔街”

整个历史上,山西更是名将辈出

诗文璀璨,大家云集

关羽、李牧、薛仁贵

王勃、白居易、温庭筠

柳宗元、司马光、傅山

.......

正是中华群星闪耀

不久前因《三体》和《流浪地球》

闻名遐迩的刘慈欣也是山西人

清末民初,内外交困,山西人为求生存走西口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山西的小妹妹们

和哥哥一起踏上去往远方的列车

展开了新时代的“走西口”

再也不用“盼你白了头”

他们中不少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顶尖人才

曾经灿烂辉煌的山西

为何留不住这些高级人才?



表里山河

山西“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两条山脉之间是一连串断陷盆地

共同构成了“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貌

在外还有奔腾的黄河环护

有天险作为屏障,易守难攻

因此被称为“表里山河”

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初山西人口膨胀

土狭人稠,田不足耕

人们不得不外寻出路

勃然兴起经商风气

晋商靠经营边防物资起家

辉煌持续了500年之久

直到清末民国,在动乱中黯然退场





“一煤独大”

作为革命老区

山西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山西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形成了囊括重型机械、铁路机车

军工、钢铁、化工

纺织、食品、电力、建材等

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格局

转折出现在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量剧增

国家支持山西大力发展煤炭产业

保障全国的能源供应

1983年,要求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国家又放宽了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

鼓励群众集资办矿,煤老板正式诞生

2000年,煤炭市场回暖

煤炭需求狂涨,煤价攀升

山西迎来煤炭发展的黄金十年

煤炭以外的其他产业从此一蹶不振

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国产品牌



后来便是为人熟知的

下行压力下

山西经济“断崖式”下跌

煤老板们也由于改制重组如流星般倏忽而逝



资源诅咒?

黑色的金子最终只富了少部分人

赚了大钱的远走他乡

只分得少量财富的山西本地人拿着不错的工资

晋商先辈们闯荡四方的冲劲被生活磨平

许多人将山西的衰落归结于煤炭价格的下跌

但是即便在煤价最高的2010年

山西生产总值仍处于全国中下游

长期保持在全国第20位左右

“黄金十年”掩盖了山西产业停滞不前的现实

有能力者无心投资见效慢的新产业

从煤炭上赚到的钱大多又投入了煤炭中

依赖粗放低附加值的原料供应依旧过得很滋润

谁会去理睬前景不明的新科技?

资源的优势造就了固步自封

即便在2019年

谈到山西,网上最多的批评仍是“死水一潭”

体制内的人得过且过,营商环境很差

产业单一导致就业范围狭窄

不少专业找不到合适工作

于是很多本地人托关系,挤破头

也要成为公务员、教师等“正式工”

即便一个月工资只有两三千元

有抱负和能力的青年才俊发现

努力奋斗却比不过“有爹”的

当地的科研设施和薪资待遇

也远不及北上广深

只得外出打工



转型,初见成效

经济走入了持续多年的低谷

山西的转型也不得不动了真格

成效如何呢?

从新产业角度看

全省初步建成了一批

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

涵盖云计算、光伏、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方面

2013年至2018年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从290家增加到936家

年均增长超过30%

从文化旅游方面看

2018年山西全省旅游总收入6728.7亿元

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7亿人次

2012~2018年

山西旅游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43%

增长十分迅速

传统行业上

在化解过剩产能、实现煤炭业高质量发展方面

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18年,山西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0.3%

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8.2%

服务业占全省GDP比重达到了53.4%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但抛开总量谈增速都是耍流氓

由于转型晚,家底薄

即便保持了如此高速增长

2018年山西的GDP仍是倒数

和中部地区的兄弟们都相差甚远

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引领作用不强

山西处于分工体系的末端

没有核心的竞争力

并且知识密集型的新产业

对人才和资本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优质人才不断外流

作为中国金融鼻祖的山西

融资渠道缺乏

银行只敢把钱投给传统国企

限制了新产业的发展

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煤炭国企

一边要艰难地去产能

同时还要负担没有一技之长的员工的安置

层层重担使国企转型如履薄冰

改革初见成效

这些年煤炭价格却涨了

缓了一口气的山西

如若不能继续壮士断腕的决心

忍痛淘汰落后产能

或许还会面临之前的窘境

留住山西后生

虽然山西经济倒数

在外作出卓越功绩的山西人却不少

这片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传承久远的土地

自古以来养育了很多具有家国情怀的“江湖儿女”

其中不乏成为行业支柱的精英人才

对现在的山西来说

营造好的发展环境,留住山西后生

非常重要

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山西

曾多次从贫瘠中创造辉煌

事实上

因为文化旅游、新兴产业、高质量煤炭业等方面

开发得相当不充分

山西反而是个发展潜力很大的省份

未来,还看“老西儿”!

策划:中经补课委员会

撰稿:寒潭清

制图:佳怡

校对:张国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