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抱怨中国对协议并不积极 胡锡进带节奏


特朗普抱怨中国对美中贸易协议并不积极 北京邀请美方继续谈判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在得克萨斯州参观苹果公司于当地新建的一所工厂时指出,他认为中方为达成美中贸易协议所付出的努力并不积极。

特朗普当天于苹果CEO库克的陪同下参观时称,“我不认为他们正加紧脚步,以达到我想要的程度。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中国想达成协议的程度比我要高得多”。特朗普还透露称,正考虑让苹果免于受到对华加征关税的限制,但他提出由于美国同时与韩国签署有自贸协议,且韩国的三星是苹果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若给苹果在这方面豁免减压,将对三星不公。而针对美中贸易谈判问题,特朗普当天还曾在白宫告诉媒体称,“我们会继续和中国会谈。中国希望达成协议”。他说,“问题是,我是否要达成协议?因为我喜欢目前的状况。”

路透社的相关报道则分析称,由于中国广泛施压要求降低关税,特朗普政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中贸易协定可能会推迟到明年。报道指出,特朗普希望中国做出更大让步,才会考虑降低现有对华关税。他还在周二直言,如果不能与北京达成协议,将提高对华关税措施。部分专家指出,下一个值得关注的日期是12月15日。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计划,届时将对约15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和圣诞节装饰品等。

北京方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周四表示,如果“没有干扰因素”,今年有可能与美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他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场边并对记者提到,香港问题肯定是美中贸易谈判的一个不利因素。此外,《华尔街日报》另在当天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报道称,中国已邀请美国高级贸易谈判代表在北京进行新一轮面对面会谈。中美目前正力争至少达成阶段性协议。

报道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邀请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来华举行磋商,中国并希望新一轮谈判能在下周四美国感恩节假期前进行。据称,美方官员表示愿意进行面对面会谈,但并未就具体日期做出承诺。但文章同时提出,如果中方没有明确就知识产权保护、强制技术转让和农产品采购方面做出承诺,美方代表未必愿意前来谈判。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与中美贸易谈判

美国国会周三全票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引发中国当局强烈抗议,也引发市场对中美最终是否能够达成贸易协议的担忧,周四亚洲股市继续下滑,香港恒生指数下滑了1.57%,东京日经股市下跌了0.48%,上海与深圳股市分别下跌了0.25%与0.24%。虽然该法案必须获得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签名才能够正式生效,但是,按照美国的宪法,即使总统拒绝签名,在国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法案在通过十天之后将自然生效。也就是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很可能在未来十天之后生效。那么,该法案对中美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将生产什么样的冲击?我们来谈谈各大媒体以及专家们的分析。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先生在彭博新经济论坛向记者表示,他认为香港问题肯定是美中贸易谈判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上海东北证券(Northeast Securities)的分析师沈正阳先生也认为美国国会的行为必将对美中贸易谈判产生重大冲击。

不过,外汇经记商AxiTrader的分析师殷尼斯先生(Stephen Innes)却认为依然可以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他认为美中之前的交往证明,双方完全有可能将其分歧点分别处理,而不将所有的问题都与贸易谈判挂钩。殷尼斯举例说,美中对华为问题的解决方式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确实,美国政府周三开始向部分美国公司发放许可证,允许他们向被列入贸易黑名单的华为集团提供货品。当然,允许的范围仅限于对美国国家安全不会构成威胁的产品。 根据美国商务部发言人的介绍,发放许可证的程序已经启动,企业必须获得美国商务部,国防部,美国国务院及能源部的同时批准之后才能够获得许可证。根据业内人士的披露,事实上,已经有美国公司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批准,虽然目前具体尚不明朗究竟是哪些类型的商品可以向华为出售。总之,美国政府今年五月出台的对华为的禁售令已经出现松动,尽管从中美关系从整体来说并未出现任何改善。

至于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究竟有望在何时签署?原先计划的签署日期是本月中旬在智利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但由于智利因国内政局动荡而取消举办计划导致美中不得不调整计划。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美国方面的相关表态:根据来自白宫的消息,美中可能不会在明年年初之前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路透社援引贸易专家及接近白宫人士周二透露,美中推迟达成贸易协议的主因是北京施压要求美方更广泛降低关税,而特朗普政府也提出更多要求反制。 另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在白宫向记者表示,将会继续和中国会谈。据特朗普透露,中方更加希望尽快达成协议。而他本人却对目前的状况很满意。

而北京方面似乎对年底之前签署第一阶段协议持有希望,中国贸易谈判代表刘鹤周三向彭博新闻社表示对年底之前达成协议持谨慎乐观的立场。虽然多位参加彭博经济论坛的学者都表示香港危机一定对贸易谈判产生影响。中国官方喉舌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表示,中方期待签署协议但是已经准备好应对一切的准备。被北京称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更是在北京发出警告说,倘若贸易战继续延续,中美或将爆发真正的战争,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北京政府官员不久前曾暗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很可能在下个月初签署协议。目前各方关注的是,倘若第一阶段协议未能在年底前签订,那么预计在12月15日针对约1,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5%关税是否如期生效?其中包括年底假期季节的礼物,例如电子产品和圣诞节装饰用品。在这之前,全球股市无疑将随着预期心理而上下波动。

由于中国广泛施压要求降低关税,川普政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中贸易协定可能会推迟到明年。

路透社周三报道称,美国总统川普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认为,在未能解决知识产权盗窃和强制技术转让等问题的情况下,要求降低对华关税的协议对美国来说不是一个好的交易。

川普在10月11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与中国签署初步的贸易协议需要五周的时间。如今五周已过,美中双方还没有达成协议,谈判的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川普周三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对话,但没有透露其他细节。

他在白宫告诉记者说:“我们继续与中国对话。中国希望达成协议。问题是:我想做交易吗?因为我喜欢现在发生的事情。”

报道指出,川普希望中国做出更大让步,才会考虑降低现有对华关税。

川普周二还表示,如果不能与北京达成协议,他将提高关税。

一些专家表示,下一个值得关注的日期是12月15日。按照川普政府的计划,届时将对约15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电子产品和圣诞节装饰品等。

中国官方对香港(专题)示威者的镇压也可能使贸易协议复杂化。美国参议院周二晚通过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谴责镇压并承诺支持香港。北京立即对此提出了批评。

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紧张关系的升级导致美国股市周三集体下跌。

中国媒体也对贸易协议的前景感到悲观。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周三发推文说:“很少中国人相信中美可以很快达成协议。”

胡锡进在推文中总结道:“中国希望达成协议,但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即长期的贸易战。”



川普:中美贸易谈判“没达到我要的水平”

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川普)周三(11月20日)表示,美国正在继续与中方对话。但在被问及协议的进展情况时,川普表示,他认为目前的谈判没达到他要的水平。

“我认为他们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水平”,川普说,中美两国仍然在继续就协议谈判。

川普政府上个月宣布与北京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协议文本将在5周内发布。该协议最初预计于11月中旬签署,不过,业界人士近期表示,由于北京在谈判中途添加了要求美国降低关税的条件,中美磋商就此产生分歧,这导致中美贸易谈判可能会推迟到明年。

“我们继续与中方对话。中方想达成协议。问题是:我想交易吗?我喜欢现在发生的事情”,川普周三在白宫告诉记者。

路透社消息人士表示,川普希望中方做出更大的让步,以换取美方取消原定于12月15日生效的约1,560亿美元中国消费品的关税。

周二(11月19日),川普警告说,如果与北京没有达成协议,美方将提高关税。

美方知情者近期称,在最近几天的谈判中,中美双方的谈判官员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进展,包括要求中方停止知识产权盗窃、如何达成协议等。但是,在要求中方提供农业采购时间表以及取消关税的方面,双方仍然在进行磋商。

周二(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告诉福克斯新闻,“显然,我们认为谈判存在希望。我们很乐观地认为能够有所作为”。

罗斯将目前的谈判过程描述为处于“微调”阶段。

他还强调说,在与中国进行谈判时,川普说的话就是“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并补充道,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川普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另一方面,川普与习近平之间的面对面会议显得不再可能在年底发生。

中共旗舰报纸《人民日报》本周早些时候写到,习近平最近结束对巴西的访问,这是他的“今年最后一次国外旅行”,这或意味着北京当局目前没有计划在2019年最后几个星期前于海外地点达成一份贸易协议。


美中关系波涛汹涌,双边贸易谈判还要继续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刘鹤副总理希望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到北京会晤,并表示希望这轮谈判能够在下周四美国感恩节之前举行。

在最近两天,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迅速通过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使原本就相当紧张的美中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中国外交部、人大、香港工委等七个部门接连发表声明予以谴责,并威胁要对美国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反制。

舆论担心,美中贸易谈判可能又要中断,原来看似近在咫尺的贸易协议可能又要告吹。这种忧虑使得近来表现十分强劲的美国股市周三出现全面下滑。

中国商务部周四也释放出了比较积极的信号。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记者会上特别指出,外界的传言并不准确。 他说:“中方愿与美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妥善解决彼此核心关切,力争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高峰说,达成协议“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高峰还说:“11月16日上,中国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围绕各自的核心关切进行建设性讨论。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沟通。”

彭博新闻社说,中国副总理刘鹤周三在北京举行的一个晚宴上说,他对第一阶段协议“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彭博社说,刘鹤对一位参加晚宴的人表示,他对美国的要求感到“困惑”,但是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依然表示有信心。

华尔街日报的消息说,美国官员表示,他们愿意进行面对面会谈,但没有承诺会谈的具体日子。美国代表犹豫的原因是,如果中国不能够在知识产权保护、强迫技术转让和农产品购买等问题上做出明确的承诺,继续谈判就没有意义。

经济学家警告说,中美贸易纠纷长期持续下去会扰乱供应链,影响投资,降低商业信心,提升全球经济风险。

贸易专家和接近白宫的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坚持要取消更多的关税,美国又坚持自己的要求,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可能要拖到明年。

一些专家表示,12月15日是个值得关注的日子。这是美国原定对价值15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计划生效的日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