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之下,这个国家的运动员,不会唱国歌成了常态

2012年3月26日,在科威特进行的埃米尔国际射击大赛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女选手玛利亚·德米特连科夺得了冠军。然而在接下来的颁奖仪式上却发生了令人尴尬的一幕,在奏唱国歌的环节,主办方竟然将电影《波拉特》中的恶搞歌曲当成真的哈萨克斯坦国歌放了出来。

恶搞版本(后来被韩寒再次恶搞做成了所谓《东极岛岛歌》)的哈萨克斯坦国歌充满了不堪入耳之词,《波拉特》这部电影也因丑化了哈萨克斯坦而被哈萨克斯坦政府封杀。然而尴尬的是,玛利亚不仅没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还在歌曲播放时将手放在胸口全神贯注的听,并在歌曲播放完之后冲着台下微笑致意。

赛后,大为震怒的哈萨克斯坦政府第一时间向科威特政府提交照会,哈国外交部发言人痛斥该事件“是一宗丑闻,严重地损害了哈萨克斯坦与科威特两国之间的关系”。而玛利亚在奏唱国歌过程中的表现也被许多哈萨克斯坦人批评,因为玛利亚不仅没发现放错国歌,实际上就连正确的国歌怎么唱她也不知道,因为哈萨克斯坦的国歌是用哈萨克语写的,而玛利亚是乌克兰族,只会说俄语和乌克兰语。

一个月后,哈国媒体的一份报告让哈国民众更加坐不住了。根据调查,在即将参加奥运会的选手中,绝大多数非哈萨克族的运动员都不知道国歌怎么唱。为此时任哈萨克斯坦奥委会主席、哈萨克斯坦旅游与体育部长多斯穆汉别科夫在伦敦奥运会开赛前这样要求代表团成员们:

“我能理解你们不会哈萨克语,但你们至少把哈萨克斯坦国歌学会。就算学不会,放错了国歌你们也必须得及时发现。”



丝绸之路上的远征

尽管是中国的邻国,而且丝绸之路上的多座城市就位于哈萨克斯坦,但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在20世纪以前对哈萨克斯坦都所知甚微。在19世纪的地图上,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整个中亚都是一片未勘明的区域。欧洲人只知道这里十分干旱,故而称这里为“干亚洲”。






虽然之前哈萨克人名义上有自己的哈萨克汗国(源自蒙古的金帐汗国),但大多数还是在草原上以部落的形势零散地生活着。哈萨克(Казахи)人与俄罗斯的哥萨克(казаки)人的名字都出自突厥语Qaz(自由、流浪)这个词,这也反应了哈萨克和哥萨克的生活习性,只不过哈萨克是个独立的民族,而哥萨克是俄罗斯人的一个民系族群。

哈萨克汗国的领土从东到西可以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与领土大小无关),每个玉兹有自己的小汗王。18世纪初期,大玉兹和中玉兹相继被准噶尔征服(之后准噶尔被清朝击败,大玉兹和中玉兹一度与清廷建立了松散的宗藩关系,持续到19世纪中叶),而受到威胁的小玉兹在1723年向沙俄称臣。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郎世宁著

俄罗斯在安抚哈萨克人这件事上没废太大力气,哈萨克人获准保留自己的土地、语言和信仰,只需要向沙皇称臣即可。不过暗中,沙俄却在蚕食哈萨克人的土地,并试图利用俄式文化来同化哈萨克人。比如被视为哈萨克近代文化奠基人的乔坎·瓦里汗诺夫,作为一个哈萨克贵族的孩子,他先是接受了俄国的教育,随后在沙俄军中任职,他的著作也是用俄语和哈萨克语双语撰写的。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武器得到全面升级的沙俄坚定了征服中亚的决心。从1840年起,沙俄在接下来的40年间发动数十场战役,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展开进攻。哈萨克草原早在1792年就被沙俄完全征服,俄罗斯人没有了后勤上的后顾之忧。1873年,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先后被沙俄纳为“保护国”;1876年,浩罕汗国被沙俄吞并;1881年,沙俄将整个中亚收入囊中。

俄罗斯人对中亚的征服,从明万历年间持续到清光绪年间,历时近300年。沙俄之后在三个汗国领土的基础上设立了土耳其斯坦总督区。十月革命之后,苏俄在哈萨克草原上设立了吉尔吉斯自治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因为当时的俄罗斯人把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搞混了)。1925年,苏联将这里的名字更正为哈萨克自治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并将原本大片本属于乌兹别克人的领土划给了哈萨克人,现代意义上的哈萨克斯坦就此诞生。



左边很有精神的这位,就是哈萨克自治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第一任大哥米尔佐扬,不过他其实是个亚美尼亚人,而且只干了一年就被身边这位格鲁吉亚大叔给毙了





自说自话的认同

由于哈萨克人是中亚的突厥民族中最先被沙俄同化的一群人,因此即便到了苏联时期,哈萨克人对苏联也充满了认同感。哈萨克人的俄语识字率远高于其他民族。在二战期间,哈萨克人为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同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150万哈萨克人参加了战斗,有60万哈萨克人在战争中牺牲,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潘菲洛夫28勇士”。

941年7月12日,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潘菲洛夫少将在哈萨克斯坦组建了第316师,该师士兵绝大多数是哈萨克人,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该师发挥了重要作用。师长潘菲洛夫殉国,后被追认为苏联英雄,第316师在战斗中伤亡惨重,第1075团的28名士兵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摧毁18辆德军坦克(当然这段历史是否完全真实目前存疑),因而被斯大林授予“近卫军”地位和荣誉。


俄罗斯后来拍摄了关于这件事的电影,对班排级战术还原的很不错,值得一看

电影中对于该师大多数人是哈萨克人有一句半开玩笑的“吐槽”

同时,哈萨克斯坦还被视为苏联干部的培训基地,比如勃列日涅夫在年轻的时候就在哈萨克斯坦工作;战后,赫鲁晓夫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处女地活动”,号召共青团员和干部去哈萨克斯坦垦荒。在此期间,大批哈萨克族干部获得提拔,这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哈萨克人对俄罗斯人的认同度都处于一个极高的水平。因为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中央政府在中亚地区的财政支出始终大于当地的财政收入,莫斯科从未中断对中亚的“输血”。历史学者、《俄国征服中亚战记》作者李硕这样评价道:“俄罗斯人为哈萨克斯坦带来了等同于俄罗斯本国的基础建设、民生事业和社会事业,帮助哈萨克斯坦带来了社会的进步,这与欧洲殖民者对新大陆掠夺式的殖民行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相比于哈萨克人,中亚的其他国家对俄罗斯的看法则莫衷一是。原本宗教势力浓厚的中亚五国当中,除了哈萨克斯坦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彻底世俗化的国家之外,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泛突厥主义和保守主义抬头之后都认为沙俄的统治负面意义大于正面意义。

不过也正是因为苏联始终在对中亚进行输血,所以在苏联面临解体的时候,中亚五国都在《新联盟条约》上签了字,为保留联盟做着最后的努力。在苏联解体之后,1991年12月26日,哈萨克斯坦“被迫”宣布独立。



脸上笑嘻嘻,心里……

独立初期,哈萨克斯坦的人们在国家认同上很快出现了分歧和割裂。在当时,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居住着大量俄罗斯人,这里早在沙俄时期就是一片多民族杂居的局面。而且哈萨克斯坦北部几乎没有历史悠久的城市,无论是阿拉木图还是阿斯塔纳都是从沙俄时期的军事要塞发展形成的,这也就导致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的人民要求加入俄罗斯的一度空前高涨。

而在哈萨克斯坦南部,虽然有许多历史古城,但这些古城的各民族人民教育程度并不高,在文化体育方面基本上都要靠俄罗斯人来带动发展。

为了防止哈萨克斯坦继续被俄罗斯化,纳扎尔巴耶夫采取了以下措施:强化哈萨克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并逐渐用拉丁字母取代西里尔字母;迁都到北边的阿斯塔纳(现在已经更名为努尔苏丹——也就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名),遏制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势头,维护国家统一;加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维护与俄罗斯的关系;利用民主国家的价值观与美国交好,引入美国势力来制衡俄罗斯在本国的影响力;与土耳其交好,提升本国人民的突厥民族认同感。


纳扎尔巴耶夫和他的继任者托卡耶夫

能够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纳扎尔巴耶夫绝对算得上是中亚阎锡山了。不过,虽然中国国内对纳扎尔巴耶夫的评价普遍较高,但在俄罗斯人看来,纳扎尔巴耶夫想干的事儿太多,却一件也没干好。

得益于苏联掺沙子的传统艺能,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131个民族),除了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外,还有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兰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和高丽人(源自远东的确的朝鲜移民,被斯大林强制迁移到中亚)等等……

纳扎尔巴耶夫本来试图同化哈国境内的非主体民族,却不料这些人对此十分抗拒,俄罗斯人更是干脆回到俄罗斯;虽然俄语在哈萨克斯坦不是官方语言,但直到今天都是上层阶级和城里人广泛使用的语言,许多有钱的哈萨克人也热衷于把子女送到俄罗斯读书;至于把哈萨克语从西里尔字母改成拉丁字母,不仅需要花费巨额社会成本,而且民间对此也不怎么感冒。

而且纳扎尔巴耶夫本人也有很大私心。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过大、中、小三个玉兹,纳扎尔巴耶夫就来自大玉兹,在他执政之后,大批来自大玉兹的官员进入高层,掌控了整个哈萨克斯坦,这导致中玉兹和小玉兹的人对大玉兹的人十分不满,直到今天,许多哈萨克人的心中对各自玉兹的认同感都要高于对哈萨克斯坦的认同感。俄罗斯政治学者西丁曾评价,哈萨克斯坦表面看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由一个个部落组成的松散的执政联盟。

综上所述,地缘政治、民族主义、地区主义、国家认同……几乎所有容易能形成危机的隐患,哈萨克斯坦一样都没少。所以今年1月发生在哈萨克斯坦的暴乱,当然也就不仅仅是因为天然气涨价那么简单了。




哈萨克斯坦体育靠谁?

国家内部认同乱成这样,运动员出幺蛾子自然也就不是新闻了,而哈萨克斯坦对于这件事,本身也没有什么办法。

比如文章开头的玛利亚·德米特连科,她虽然因为不懂哈萨克斯坦国歌闹出大笑话,但还是在2016年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里约奥运会,英国媒体还以《不会唱哈萨克斯坦国歌的哈萨克斯坦射击冠军》报道过她的事迹——毕竟,哈萨克斯坦的国家荣誉还是要靠这群不会国歌的人来争取的。

这就非常尴尬了,事实上,哈萨克斯坦独立至今总共在奥运会上获得16枚金牌、25枚银牌和39枚铜牌(夏季奥运会15金22银35铜,冬季奥运会1金3银4铜),这其中占近半数的37枚奖牌是由俄罗斯人获得的。而在冬奥会上,占全国人口73%的哈萨克人也没有任何的斩获,俄罗斯族名将弗拉基米尔·斯米尔诺夫在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和长野冬奥会上独得1金2银1铜,是哈萨克斯坦最成功的滑雪运动员;丹尼斯·丁在索契冬奥会上获得一枚铜牌,是哈萨克斯坦最出色的花滑运动员,而他是高丽人。


丹尼斯-丁,哈萨克斯坦最有名的高丽人,2018年他在阿拉木图遭遇劫匪被杀身亡,年仅25岁。

在伦敦奥运会上,女运动员祖尔菲亚和迈娅·马内扎为哈萨克斯坦在举重项目上各夺一枚金牌(但后来均以为兴奋剂问题被收回),而她们的本名分别叫赵常玲和姚丽——她们都是哈萨克斯坦从中国归化的运动员。



姚丽

赵常玲

和其他中亚国家一样,哈萨克斯坦的体育发展严重偏科,除了举摔柔项目以外,其余的项目完全要靠俄罗斯族等其他民族来支撑。至于足篮排等传统项目,在哈萨克斯坦的发展也极其缓慢。比如足球,虽然加入了欧足联,但是哈萨克斯坦足球一直没有多大长进,被常年视为送分童子,在2022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上,虽然哈萨克斯坦主客场均逼平乌克兰,但还是被法国8比0屠戮,以3平5负进5球失20球的战绩结束了世界杯预选赛征程。






哈萨克斯坦原本致力于成为一个体育大国,但之所以发展成今天这个局面,很大程度上与哈国的民族政策分不开。在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每年还可以为苏联输送海量运动员,但在独立之后,由于纳扎尔巴耶夫的民族政策,大量具备培养体育人才能力的俄罗斯体育教练回国或是出走。同时,由于哈萨克人对力量型项目的狂热和对其他运动项目的缺乏重视,使得哈萨克斯坦原本健全的运动员培养机制迅速荒废。


哈萨克斯坦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运动员,可能是腿长1.2米的女排选手阿尔金别科娃

她近些年的ins大概是这个画风

实际上,哈萨克斯坦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前些年,哈萨克斯坦通过与美国进行合作,将许多运动员送到美国培训。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曾经和北京竞争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这其中也有美国NGO的帮助。然而从目前来看,美国的NGO没能帮哈萨克斯坦组织起冬奥会,反倒成了哈萨克斯坦内乱的一个源头或者说借口。

所谓一流的国家当棋手,二流的国家当棋子,三流的国家当棋盘。纳扎尔巴耶夫原以为能在美俄之间反复横跳,却不料这次哈萨克斯坦成为了美俄博弈的战场。只不过这次俄罗斯成了赢家,应哈萨克斯坦政府的请求,俄罗斯派出的集体安全组织维和部队入驻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1月16日宣布哈国的秩序已基本恢复,美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势力基本上被扫清。



美国和俄罗斯的嘴仗还在延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警告哈萨克斯坦:“近代史已经给出了教训,一旦俄罗斯人进了你的家门,你就很难赶他们走。”而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反唇相讥:“既然布林肯这么喜欢教历史,那一定也没忘,一旦美国人进了你的家门,你要想活命,就很难不被抢劫或是强奸。印第安人、朝鲜人、越南人、伊拉克人、巴拿马人、南斯拉夫人、利比亚人、叙利亚人,还有很多人不幸的民族,很不幸地在家门口看到了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

俄罗斯之所以出兵,其实也是为了敲打哈萨克斯坦政府。比如今日俄罗斯总编就提出,俄罗斯应当向哈萨克斯坦提出一些条件,如: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恢复使用西里尔字母,放弃拉丁字母、将俄语列为哈萨克斯坦官方语言等等。


虽然这不算是俄罗斯的官方表态,但也至少向哈萨克斯坦透露出一个信号:对于俄罗斯来说,生活在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是否会唱哈萨克斯坦国歌并不重要,他们说俄语的权利和俄语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位得到保证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此时,哈萨克斯坦人会明白一个道理,在关键时刻,只要俄罗斯人会开枪,那他会不会说哈萨克语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