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某天回家发现,你的爹妈或者爷奶,把一个长得像电磁炉,尺寸像电子秤的神秘机器,塞进自己的衣服里,怼着心脏,怼着腰子,然后露出一脸享受的样子,不要觉得奇怪,他们正在尝试“科学修仙…
阅读全文标签: 科学
杨振宁身后,当代科学体系已经来到了十字路口(组图)
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这位科学巨匠的去世,无疑令人遗憾。他不仅是整个二十世纪以来的物理学泰…
阅读全文痛别杨振宁 普通人要如何理解杨振宁的科学成就?(组图)
杨振宁走了,我们要记住他。 作为一个在物理学史上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家,很多人只知道他曾得到过诺贝尔奖,或听说他和李政道是因为宇称不守恒获得的诺贝尔奖。但实际上除了宇称不守恒外,杨…
阅读全文别整天喊科学没突破了,今年诺奖得主全是高手(组图)
就在刚过去的这个国庆中秋8天长假,远在地球另一边的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委员们,显然没赶上好时候。 他们在我们的十一假期里,陆陆续续投票公布了2025年的诺贝尔奖。 …
阅读全文74岁科学疯子靠“免疫刹车”拿诺奖 日本沸腾(组图)
10月6日,日本又“炸”了—— 这次,不是政坛,而是科学界。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0月6日公布,大阪大学特任教授坂口志文(74岁)等三人获奖。 获奖者包括:大阪大学的…
阅读全文外媒:我们正在目睹一个科学超级大国的自我毁灭
Jasmine Clark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特朗普政府通过削减数十亿美元联邦科研与医学研究资金对美国高校发起冲击。这在我记忆深处唤醒了对“卧倒并掩护…
阅读全文特朗普准备推翻科学认定 改称温室气体无害
据法新社26日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准备推翻一项关于温室气体危害的基础科学认定,改称温室气体无害。 这项认定本是美国政府遏制气候变化能力的基础。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一名发言人…
阅读全文北京居民睡梦中被巨响惊醒 科学解释来了
2025年5月31日2时51分,火流星划过北京夜空。5月31日凌晨3时左右,北京通州、顺义、怀柔等多区居民反映,在睡梦中被一声巨响惊醒,也有少数居民目击了漆黑夜空被“点亮”的奇观。…
阅读全文郭德纲称“霄”字科学员基本功不扎实 要“回炉重造”
近日,郭德纲在直播中提到,计划将“霄”字科学员“回炉重造”。 他解释,“云鹤九霄,龙腾四海”,但“霄”字科学员基本功不扎实。当时收这批徒弟时德云社太忙,没像其他科一样认真上课。 郭…
阅读全文《自然》发表数据:中国科学在哪方面落后于美国?
中国与美国科学的比较,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 只有数据才是事实,不以个人观点为转移。 2024年10月24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专题文章,其中有几个图,显示数据及其比较。 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