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高烧”38度 围观者在欢呼 却不知灾难悄然而至

不少人对极地地区的风景地貌都有巨大的兴趣,随着这些年极地旅游的大热,很多普通人也可以踏上这“人生必去一次”的奇幻之旅了。在冰天一色、严酷极寒的阿拉斯加,一群旅客就实现了这个梦想,此刻正在豪华游轮上尽情欣赏眼前鳞次栉比的壮丽冰川。

毫无征兆地,邮轮面前巨大的冰川壁上出现了震动,在邮轮上所有好奇眼睛的注视下,这个刚刚还坚固非常的冰川开始垂直垮塌,直直掉入面前的海水之中,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这一幕被邮轮上的游客全程见证,吃惊又震撼的他们开始鼓掌欢呼起来——

“简直是一场大秀!”

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毕竟,亲眼目睹了以前只在纪录片上才见过的冰川垮塌实景,配上震撼的视听效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背景,这一幕堪比科幻大片。

然而,北极圈冰川垮塌这事却远远没有达到人们可以欢呼鼓掌的地步,相反,看到这一幕,人们应该感到担忧、揪心才对,

冰川融化,那个跌落海水的不仅是冰川,也是我们的未来…

而冰川也是人类活动的受害者…

说起近几年愈发频发的冰川融化现象,就必须要联系罪魁祸首——全球气温升高上。

全球气温升高的态势已经明显到无法狡辩,科学家预测今年将会有1/2的几率打破2016年历史最高年份记录,成为人类有记录以来最最热的年份。

暖冬、极端天气是很多人都能直观感受的变化。

而在北极,这些变化在以2倍的速度出现。

这个大部分都被白雪、冰川覆盖的地方变暖的速度是全世界剩余地方的2倍,这里的气温变化大得让人不敢相信。

在北极圈内的西伯利亚地区,今年6月以内部分地区气温飙升到30°C以上,而在一个名叫维尔霍扬斯克(Verkhoyansk)的小镇,20日的气温冲破38°C,可能创下北极圈最高气温记录!

能想象吗?北极熊生活的地方温度快要逼近40度?!

这个拥有1300居民的小镇此前就以“最极端温度区间地区”闻名世界,1月平均气温约-42°C,6月平均气温为20°C,曾经创下自己37.2°C夏日高温的记录,

但今年入夏以来,小镇打破了之前的记录,离地1524米的低层大气层中气温也异常高达21°C,证明了地表极热的事实。

小镇第二日的气温也超过35°C——

这里的人属实是在过我们亚热带火炉般的夏天…

北极小镇38°C的高温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更多地,是恐惧。

这个数字比往年6月20日的平均气温高出了整整17°C!

一个春天的差别,

而这个温度值科学家原本预计会在2100年出现,

现在,一切提早了整整80年…

西伯利亚的高温不是偶然,除了极地小镇,一些地区5月地表温度比平均值高出10°C,创下历史最热五月记录,去年12月至5月平均气温也创下1979年以来记录。

北极的热,已经超出了我们对北极的认识。

去年丹麦气象研究所的一位科学家发布了一张自己在格陵兰岛工作时的照片“狗拉水撬”——

几只雪橇犬拉着雪橇在大海里茫然地看着前方海水不知道去向何处,

原本这里应该是厚厚的海冰,雪橇犬应该畅通无阻地拉着雪橇在冰原上驰骋…

最后,科学家和雪橇犬们不得不原路返回。

而北极的热,直接就导致了冰川融化——什么样的冰能在二三十度的高温里屹立不倒?

冰川轰然倒塌,壮观,却悲壮,

这背后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多了…

以浮冰为生的动物面临饥饿、无家可归的绝境,物种大规模灭绝的篇章开启;

积雪融化,裸露的地表开始大量吸收太阳热量,变成“烤炉”,剩下的冰雪融化更加迅速——

过去50年来,北极雪的覆盖面积减少了250万平方公里,我国近1/4的面积;

冰雪融化,水流入海洋,全世界海平面上升;

“永久冻土层(permafrost)”开始解冻,巨量的甲烷、二氧化碳被释放进入大气,气候变暖加速,更多永冻土融化…

这些都是一个个在不断翻倍的恶性循环…

而在这些担忧到来之前,或许人们已经在水资源的争夺战中斗得你死我活了

——

淡水资源的枯竭,是气候变暖、冰川溶解不为人知的影响之一。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照现在的趋势,到10年后,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会造成多达7亿人流离失所,

在极度缺水的地方,武装冲突、流血战争都可能因为水的缺失爆发或增大。

最近,印度孟买的水资源宣布告急,官方表示提供饮用水的7个湖泊和大坝的储水量只有总容量的1/10左右,将只能再继续维持城市42天供水。

今年这些湖泊集水区所在地的降雨量很少,即使季风季节已经到来将近一个月,储水量也没有相应增加。

平时孟买全市每天水需求量为42亿升,但在目前水资源告急的情况下,当地官方只能对城市供给37.5亿升水,

这中间3.5亿升的差额,由谁来买单可以预见…

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中印度排名第13位,而孟买,这个地球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早已经被用水问题深深折磨,

2018年11月孟买在全境实施过10%的停水政策,而目前的情况比当年还糟。

极端无常的天气,高原冰川的溶解,让人类在水资源管理上有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印度的水资源困境是世界剩余地区的前车之鉴,而印度、尼泊尔、不丹、我国西藏地区,也已经是拴在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我们记忆中的“天境”“另一个世界”,也在这场巨大的危机正中心。

青藏高原上分布着4.6万座冰川,占全球总量近15%,那些神圣的雪山,不仅是让人魂牵梦绕的梦想,也是数百万人饮用水、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十几亿人的重要用水来源,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我们的长江黄河,东南亚的湄公河,西藏的雅鲁藏布江,都在滋养着人们。

但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已经有大约7600平方公里的冰川消失,占到总冰川的18%!

海拔5200米的艾佛勒斯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区的冰川已经消失。

现在这里还在每年还有247平方公里的冰川“蒸发”…

据研究,喜马拉雅的冰川最终可能将有一场浩劫……

而近30年来,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也上升了2摄氏度。

据最近一项研究,全球储冰量最大的7个地区现今失去冰川的速度史无前例,平均每年一共在失去2800亿吨冰,

2800亿吨淡水资源…

为了保护冰川,尽力挽救气候变化对这些脆弱系统的毁灭性打击,意大利想出了一个办法——

用白色防水帆布将白色的冰雪地面覆盖包裹,起到反射阳光防止冰雪过量融化的作用,每年只等滑雪季才打开,

在海拔近3千米的意大利北部普雷塞纳冰川,27年间人们见证了1/3的冰川消融…

为了保护剩下的2/3,意大利人想出了这个“冰川覆盖系统”的补救计划,每年花费6个星期给这些脆弱的地面“穿上衣服”,再花6个星期给它们“脱衣服”…

同样这样做的,还有奥地利。

拙朴的举动,为了守护那些已经任气候变暖宰割的无辜冰川,和更多无辜的生灵…

最近,日本在2020白皮书环境章节第一次使用"气候危机(Climate Crisis)”这个专门术语指代“气候变暖”,

“这不只是‘气候变化’,这是‘气候危机’,一场能够动摇人类和所有生物体存在基础的危机。”

的确如此……


相关报道:北极圈「高烧」38度,围观者却在欢呼……

最近在网上有段视频很红,阿拉斯加一处冰川轰然倒塌,海面激起巨大水花。五层楼高的冰川瞬间坠落,可令人难过的是,视频的背景充满了围观者的欢呼……?

地球中暑了,人们却在狂笑。

没错,夏天到了,冰川融化不算稀奇,但因为全球变暖的影响,冰川正在以超乎预料的速度消融。

还记得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拍下一张冰川消融的照片。

融化的冰壁上展现了一张哭脸,消融的冰水在此刻成为了伤心的眼泪……?

这张哭泣的人脸,好像在控诉人们对环境做出的种种恶行。

而在今年6月20日,北极圈一小镇气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8度!

38度,北极圈。

这两个关键词说明了一切。

专家说这一温度在北极圈内相当罕见,原本应在80年后出现。

人类如果再不行动起来,北极的美,又能维持多少年?

北极,无数人的遥远梦想

那里有呼啸而过的疾风

一望无际的冰层

如幻如梦的极光

孤独悲鸣的蓝鲸

如果没有环境破坏

我想那本该是世界上最纯净的地方

(点我?)

朋友圈里的文艺青年,总是想要去北极——

那里有无尽的黑夜,即使在仲夏时节,太阳也只是远远地挂在南方地平线上,隐隐发出惨淡的白光,就好像世界末日来临前的景象。

北极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不光包含极区北冰洋,还包括边缘陆地海岸带和岛屿。

因为北冰洋表面上绝大部分都终年被冰雪覆盖,它也成为了地球上唯一一个白色海洋。

而北纬90度的那一点,就是地球上的最北端。

去过那里,就等于去过世界尽头。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是北冰洋给予人类最极致的浪漫。

北极圈内的陆地分别属于8个国家——

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冰岛,挪威,瑞典,芬兰。

因为厌恶极致的严寒,这些国家的人大多喜欢在南边的城市生活,而这样一种逃避,却使得北极的绝美景致,更显孤独与灿烂。

巨大的冰块堆在一起,

像是钻石的狂欢。

坐落在雪山下的小镇,

在蔚蓝的苍穹下显得孤独寂寥。

大自然以寒风为墨,

在北极大陆上画出最震撼的冰层交错。

这里有最壮美的冰山

有奇形怪状的地貌

有危险神秘的火山

还有飞驰而下的冰瀑……

在北极,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夏季。

时间在这里仿佛迷了路,让你分不清白天与黑夜。

而当极昼来临时,惨淡的阳光映照在一片片的冰层上,整个世界白得煞眼——

北极熊会在这段时间出来觅食,

海豹慵懒地趴在浮冰,

海鸟在空中悲鸣……

而到了极夜时

空中灿烂的极光

是北极给世界的温柔

哦对了

那里的彩虹也很美

如果幸运的话

你还能看到白色的彩虹

千百年来,北极就像是被地球遗忘的土地,一直默默伫立在世界尽头。

远离城市,没有任何吵闹喧嚣,只有历代的冰雪与寒风,永久地守护于此。

而孤独的地方,总会有孤独的人。

在挪威的瓦尔巴群岛上,有一个叫朗伊尔城的地方,它被称为地球上最孤独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距北极点最近的人类居住地。

朗伊尔城虽然寒冷,但却是梦幻的。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极光,可以滑雪橇,可以和北极熊做朋友,五颜六色的小巧房屋成排而建,远处隐藏在云雾中的雪山美得像人间仙境。

这里的人口不足2000,但却禁止出生和死亡——

没有经济实力的人不能在这里生活,得了重病的人必须离开,孕妇快生产时,必须转移到其他城市。

很多人不理解,可对于朗伊尔城的人来说,这项规定是在保命。

在1917年时,一场流感袭击了朗伊尔城,人们把不幸去世的患者安置在城市的公墓里。

然而,因为极地寒冷的天气,尸体在十多年后也没有腐烂,流感病毒也没有因此保存了下来,从此之后,便有了这项禁令。

有人说,在朗伊尔城生活后才发现,这里便是真正的永恒。

因为地处北极,极夜中的朗伊尔城只有一片黑暗,人们在白天也要开灯。

白雪皑皑的无边黑夜中,这些闪烁的亮光折射出朗伊尔人最深沉的孤独。

漫长的极夜,刺骨的寒风,他们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居民,但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浪漫。

咖啡书店和酒吧一直开着,缺失的白天,都融化进了文字和酒精。

有些酒一喝,就是一夜,一本书读完,已到了秋天。

虽然禁止出生,但很多年轻人会为了爱情留下,他们手牵手,在黑暗中漫步于冰雪之上,对璀璨的极光诉说爱情。

而这里,也是地球真正意义上的“诺亚方舟”。

这里有一个“种子库”,是一个保存全世界农作物种子的贮藏室,目前已储存了来自全球超过4000个植物物种的86万份种子备份。

所以,如若有一天末日浩劫真的来临,朗伊尔城,将会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

除了他们,爱斯基摩人,萨米人,科米人等原住民,也世世代代守护在这片极寒之地,他们就如同被地球遗忘的孤儿,没有手机,没有网路,千百年来,都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除了孤独的人,那里也有孤独的生物。

你听说过北极燕鸥吗?全世界迁徙距离最长的鸟,他们穿梭于南北两极,全程40000多公里。

在漫长的路程中,它经历的一直是极昼,所以也被称为“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动物”

(点我?)

茫茫的海面上

没有任何可以落脚的地方

底下是汹涌的浪花

北极燕鸥只能在空中孤独鸣唱

驯鹿是北极的居民

在那里和他们来场偶遇

就好像邂逅了童话

如果运气好

你还可以遇到蓝鲸

只是再也不会听见

那52hz的悲鸣

可爱的北极狐神出鬼没

雪白的毛发像是极地里的精灵

成群的白鲸

调皮的海豹

滑翔的北极鹰…

可爱的北极兔

腿却长得吓人

北极熊憨厚又强壮

是极地中真正的王者

我们总觉得,北极除了冰雪,只剩下了一片荒芜。

可那里却有上百种开花植物,500多种苔藓,他们迎着寒风,顽强地生存。

你一定听说过雪绒花吧?

其实它就是北极棉

小小的绒毛像是珍珠

荒芜的土地

随处可见坚强的生命

再冷酷的极地之境

也有属于自己的娇艳

灰暗的苍穹下

不认命的苔藓在诉说自己的故事

远离都市的喧嚣吵闹,这片土地和它的外表一样纯洁如雪。

漫长的黑夜中,极光就是最浪漫的电影;寒冷的季节里,太阳的一丁点微光也是惊喜;汹涌的海面上,偶然出现的蓝鲸就是莫大的温柔……

那里生活着未曾被打扰的人,绽放着没人欣赏过的花,那里的一切生灵,美丽,孤独,却又顽强生长。

然而,不管是对动物还是资源,人类总是充满了征服欲。

几百年前,人们开始探索未知世界,而其中针对北极的冒险,更像是国家间的一次竞争。

那寒冷的北境之地,危险又神秘,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了人类求知的欲望,于是,有人途中死掉,有人奇迹生还,更有人被冻掉了脚趾…

从此之后,坚固的冰层一次次被诺大的船只冲破,无数国家的科考队抵达北极。

探索自然是人类的本性,而北极,却沾上了一些烟火气。

而在北极纯净的外表下,其实隐藏了大量资源。

除了水力和风力,天然气、煤炭、原油等都很丰富。

能源一直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对象,而资源丰富的北极,更是成为了香饽饽,几乎所有国家都想去捞把好处。

为了抢夺资源,北极圈内的国家,已经默默打响了争夺战。

在他们看来,北极,就是掌握世界经济的筹码。

更有一些国家,他们在等待冰川的消融,到时候,被封锁住的原油裸露出来,什么钱赚不到呢?

北极的旅游资源,更是进一步得到了人类开发。

芬兰、挪威、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获得了很多商机。

而寒冷的俄罗斯,更是建造了一艘可以达到北极点的破冰船,一张船票的价格突破20万元。

除此之外,全球变暖更是加剧了冰川的融化。

就像开头提到的,谁也不知北极的冰霜之美,究竟能维持多少年,也不知道那些生活在北极的动物们,又将怎样面对丢失的家园……

北极依然很美,但现在的她,却已美得不再纯粹。

而在2016年,意大利一位钢琴家迎着冷风,在北极的浮冰上,弹奏了一起《北极悲歌》

悠扬的旋律中,又有一丝压抑……

在他的身后,破碎的浮冰随海水飘着,山上融化的冰层不断下落。虽然是夏天,但天气并不晴朗,极低的寒风依然凛冽,海鸟在空中悲鸣。

一曲终了,钢琴家看向远处,仿佛想把这样的美景留在心中——

北极,我们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纯净之地。

而不论是资源上的争夺,旅游业的开采,还是全球变暖的影响,没有什么能动摇北极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他依然在以自己强大的精神力,谱写着一曲生命赞歌。

只是这首赞歌,掺杂了无数生灵的眼泪。

北极很冷,却充满了人情味。

那里永不屈服的植被,有追逐光明的燕鸥,有美丽孤独的蓝鲸……

这片极寒之地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应被人类干扰。

那是地球上最孤独的地方,也是地球上最浪漫的地方。

从日出到日落,漫长得好像过完了一生,而夜空中的亮光,是自然给予我们最温柔的幻影。

明明是荒芜纯白的土地,却有那么多美丽的生灵,每个小生命都在努力活着,对抗暴雪与寒风。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地球上这最后的纯净,让刺骨的寒风尽情吹,让北极熊肆意奔跑,让北极,永远不要成为历史书中的过去。

就让他伫立在北境之巅,孤独着,灿烂着。

不打扰,不破坏

是人类对北极

也是对我们自己

最后的温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