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要是真来了,人类该有多纠结?(组图)

“外星生命的问题是可想见的最深切的哲学和科学问题之一,洞见着我们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不仅如此,它还是一面反映我们的希望和恐惧的绝佳镜子。”——卡尔·萨根

外星人要是真来了,人类该有多纠结?

最近,或许你也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人类接收到了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加拿大氢强度绘图实验望远镜取得了自2017年9月落成以来的第一个重量级成果:探测到13个全新的快速射电暴,其中1个为重复信号。普通人未必搞得清到底啥是“快速射电暴”,但相关报道中的一句话,还是让大家伙好好激动了一把——“不排除是外星智慧的迹象”。

外星人真的要来了?听闻此消息,人们的内心当然无法平静。其实,作者还写了,“目前,这些讯号的来源未知”。只不过,情绪高涨的读者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很快,辟谣文章就来了。这些信号差不多来自宇宙的各个角落,而且距离也不尽相同。正如科学家所言,“完全不可想象,有那么多不同的外星文明都决定以同样的方式发出同一种信号。这似乎极不可能。”

外星人要是真来了,人类该有多纠结?

引发热议的未解现象“快速射电暴”(示意图)

但或许,这一切都不那么重要。就算上述信息统统是子虚乌有,仍然挡不住人们对外星文明的好奇和向往。探索外星文明,对人类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若有一天,外星人真的来了,到底是喜是悲?人类,真的准备好了吗?


寻觅外星文明,是人类探索精神的象征

尽管人类已经彻底改造了我们所身处的星球,但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人类的成就又是那样不值一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宇宙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情也变得愈加迫切。

不过,也有人认为,寻找外星人无异于“作死”。近年来,尤其是在刘慈欣的《三体》名震四方后,这种说法愈加深入人心。“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大刘的殷殷嘱托仿佛就在耳边。按照他的“黑暗森林法则”理论,一旦回应外星信号就等于暴露了地球的坐标,人类的末日,也就不远了。大刘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地球人找不到外星人,外星人却能发现地球,说明其科学技术很有可能远超人类。那么,外星文明一来,地球人也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刘慈欣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霍金就在生前表示过,“在无限茫茫的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他形式的生命,或许外星生命正在盯着我们看呢”。言下之意,别自以为是,地球人的生活可能一直在外星文明的掌控之中呢。

外星人要是真来了,人类该有多纠结?

两位大神的规劝在前,我们是不是该停止这种“作死”行为,以图保住自己的小命呢?虽然外星人造访的危险性不容忽视,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也该明白探索外星文明的意义所在。

要知道,眼下探索外星文明已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汇点。未来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都成了探讨地外文明时必不可少的课题。简而言之,人类文明想要继续发展,就不可能固步自封。走出地球,迈向宇宙,可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1997年,由朱迪·福斯特主演的《超时空接触》上映,这部电影至今仍是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在影片中,自小跟随父亲探索天文的女主角,始终相信外太空存在其它文明生物,于是锲而不舍地透过大型雷达接收外太空传来的声音。为何她的故事能够感动无数观众?只因为,她的经历正是人类探索精神的象征。影片不乏浪漫主义的结尾,似乎在提醒所有人,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超时空接触》原著作者卡尔·萨根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解释美国人对外星文明的“偏爱”:“外星生命的问题是可想见的最深切的哲学和科学问题之一,洞见着我们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不仅如此,它还是一面反映我们的希望和恐惧的绝佳镜子。”不管外星人的到来究竟是福是祸,至少人类可以借此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全宇宙的地位。或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外星人要是真来了,人类该有多纠结?

《超时空接触》海报



外星人会是好人吗?人类的心态一直很纠结

不管喜爱还是厌恶外星文明,人类对外星人的兴趣从未减退过。这不,外星人题材一直是文艺作品里的常客。就拿咱们最熟悉的好莱坞大片来说,涉及外星文明的电影可谓数不胜数。

有意思的是,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外星角色是如此丰富多彩。“他们”有的善良,有的邪恶,还有的让人捉摸不透。其实,谁都没见过外星人。“他们”的形象越复杂,投射出的是人类面对外星文明无比纠结的心态。

外星人ET,大概是友善外星人的代表。那个年代的电影特效简直不值一提,但是小男孩和ET骑着自行车飞上天空,越过月亮的画面,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他们的故事,是对勇气,对善良的嘉奖和肯定。凡是欣赏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不会怀疑,小男孩的一生都将被真诚和善意围绕。

外星人要是真来了,人类该有多纠结?

《ET外星人》海报

但大多数时候,出现在电影里的外星文明往往是不怀好意、凶狠残暴的。“他们”的到来,通常意味着毁灭和灾难。《异形》《独立日》《遗落战境》《超级战舰》《安德的游戏》……相信,如果屏幕前的影迷有兴趣,还能如数家珍般地举出更多例子。就连曾经留给无数观众温馨和美好的斯皮尔伯格,也在新世纪后拍出了《世界大战》。在那部电影里,外星文明终于还是不可免俗地走上了侵略地球的老路。

外星人要是真来了,人类该有多纠结?

《世界大战》中的外星人形象

为什么大多数文艺作品,尤其是科幻电影总是将外星文明描绘为穷凶极恶的形象?与其说那些创作者和刘慈欣、霍金一样拥有忧患意识,倒不如说他们巧妙地利用了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和抗拒。说到底,在文艺作品里建构起来的虚拟外星文明形象,只是人类世界里的陪衬,和真正的外星人没有任何关系。


谁说外星“人”一定是人?自负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

如果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文艺作品的外星文明形象都自带浓厚的人类痕迹。比方说,超人、雷神等超级英雄都是外星人,但谁又会把他们看成外星人呢?他们不仅拥有最英俊的人类脸庞,就连拥有的超能力,也不过是实现了人类的梦想而已。就连那些冷冰冰的机器人,也被创作者强行赋予人类的情感。不久前上映的《大黄蜂》里,叱咤宇宙的变形金刚也被迫化身为人类的“萌宠”。原因无他,观众爱看。

非人形生物也好不到哪里去。《星球大战》里的丘巴卡,更像是我们熟悉的大猩猩。《铁血战士》里的骁勇外星士兵,也不过是人形和兽面的组合体。总之,绝大多数外星形象,都是由人类世界中的各要素拼接而成。这也难怪,谁也没见过外星人嘛。但这种刻板印象,很可能将阻碍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和认识。事实上,外星生物的模样,可能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

外星人要是真来了,人类该有多纠结?

《星球大战》中的丘巴卡与韩索罗

谁又敢说,外星人一定是“人”呢?但人类潜意识中的自负,无法被掩藏。就拿科幻电影来说,地球英雄在对抗外星人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勇气和不屈,不过是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再肯定。

也有一些人希望跳出善与恶的二元对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比如詹姆斯·卡梅隆就在《阿凡达》里表达了对人类喜好破坏自然、侵略他者的反思。但这仍然没有拓宽人类想象力的边界。男主角从电影开场时的堕落文明人,蜕变成了一个卢梭式的高贵野蛮人,这终究不过是对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将电影背景从外星球搬回某个遭受殖民侵略的地球国家,也并不违和。

外星人要是真来了,人类该有多纠结?

《阿凡达》中的外星人形象

说到底,善良、邪恶、正义、互助……这些概念,都是由人类创作并沿用至今的精神产品。但没有人知道,外星“人”如果真的存在,将会遵循怎样的思维逻辑。又或者,外星文明也许根本不用讲求“逻辑”?

人类往往倾向于将自己认作世界之主。不必走出地球,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自负和骄傲的故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已尝到了任性的后果。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在与外星文明的接触中,会不会重蹈覆辙?至少,人类对待外星文明的态度不该在恐惧与自负的两极间不断转换。不管有生之年还能不能遇到外星人,我们都该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美好。唯有如此,当和“他们”相遇的那一天终于到来时,我们才能更淡定、从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