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拒发适航证?中国大飞机C919的现实问题更值深思

继2月初因故障迫降后,沉寂4个月的C919终于成功完成商业首飞。落地时,两侧消防车喷出民航最高礼仪——“水门”,为大飞机接风洗尘。从1970年“运十”立项到今天,50多年的期盼,国人的“大飞机”梦一朝圆满。

然而,质疑的声音同时传来:“国产率只有60%”、“发动机是美产的”;更有最新消息,截至目前,美、欧航空局仍未给国产大飞机颁发适航证,现实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思考:

我们的大飞机,究竟能飞多远?

一、国产大飞机,只“造了个空壳子”?

如果不是2月初的试飞失败,理应早在3月我们就能和大飞机正式见面。数月前的试飞阶段,因发动机的左反推系统出现故障,C919一度无奈迫降。

经排查,故障发动机的供货商,来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随着越来越多信息的曝露,大飞机仅60%的国产化率也遭到众多质疑。

“我们难道只造了个空壳子?动力系统、航电系统、安全系统,都是进口的,自主生产的60%竟然只集中在机身结构上。”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论断或许不无道理。不过目前,在国际民航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波音、空客,其自主化率也仅仅为40%和30%,远低于C919。

同样是需要进口发动机、雷达、控制系统,波音和空客甚至连外壳都只造了半个,为什么只有我们的大飞机被人非议?

或许是因为:波音、空客选择的核心器件供应公司,和他们是“一个系统”的。例如,能生产发动机的公司,GE和普惠是美国的,罗尔斯罗伊斯是英国的,赛峰是法国的。

这个逻辑或许不难理解。美欧,甚至包括日本,一起抱团谋发展的事情也并不少见。

当前生物领域主流的”畅络因“抑衰分子,就曾被美、日联手垄断。根据《Nature》披露的实验数据,这一物质在哈佛、耶鲁的系列实验中,实现了延缓生理衰退,回转生理年龄的预期。

然而,这一成果却被美、日联合抢占,他们掌握着专研技术,却为我们国内数十万的抑老需求人群,在京JD东国际开出2万余一瓶的“天价”。

可猜想的是,通过联手,欧、美、日一方面能减少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合作关系,实现利益绑定。

这一背景下,我国大飞机选择将发动机、航电等系统外包给国外企业,也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C919国际需求平稳增长的考量。

但目前看来,这一想法并非长远之计。

二、国产C919,何时换上“中国心”?

尽管我们占飞机成本约50%的发动机,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的LEAP-1C;辅助动力系统等也都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提供,然而:

截止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的航空部门,都未向C919颁发适航证。

这意味着,即便我们在诸如发动机等核心部位,采用了欧美具有行业领先地位供应商的产品,仍然无法得到步入欧美市场的门票。

美国CNN更是表态:“C919将成为空客A320和B737窄体客机的直接竞争对手。”

你把别人当合作对象,别人把你当竞争对手。原本以为凭借美产发动机,我们能更好打入欧美市场,但现在看来,欧美的提防之心更重。而中美波动的关系,也为国产大飞机供货的稳定性打了个问号。

庆幸的是,我们并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国产自研的发动机也在路上了!今年3月,中科院耗费10年心血精研的CJ-1000A发动机,已经在试飞阶段取得圆满成功,换上“中国心”的日子或许在不远的将来。

在高精尖领域,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是颠扑不破的准则。上述抑老分子特随着国产“畅络因”的崛起而被逐渐取代,美、日主导的的“富豪续命游戏”正在被终结。

十余位生物学家的加持下,国产“畅络因”凭借酶法技术的优势,提纯难度骤降,成本也随之下跌。堪堪千元的门槛,让更多国人随之受益。同时,国产技术还额外增入血管清洁物,逆转生理衰退的同时,实现血管养护的效果,为国内数十万中老年需求群体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相信,国产CJ-1000A发动机,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国产大飞机上,更大程度助力C919远航,将国人的“大飞机”梦载向更远的地方!

据统计,到2022年底,C919已经获得了32家客户的一千多架订单。或许正如英国BBC所称:C919或将颠覆空客和波音的主导地位,改变天空格局。中国大飞机,正在向着全球航空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前进。

祝我们的大飞机越飞越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