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瓦/1.68亿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用电高峰时放电,低谷时充电——被形容是“充电宝”的储能系统,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西藏山南,曲松县加娃村山口,一座光储电站几排白色储能装置不时低鸣。 “这是为了太阳能发电配套建设的储能装置,电站白天发的电暂时在这里‘存起来’,夜里用电需求大时送出去,避免电力浪费。”华能雅江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崔光泽说。

青海海南州,15万瓩/60万瓩时的储能项目于去年8月顺利并网并实现满功率运行——这是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高压直挂储能系统项目,单机容量达2.5万瓦/10万瓦时,可单机独立接受电网调控。 该系统无需工频变压器,系统效率提升4%至6%,可实现10毫秒内快速响应。

建储能,“存绿电”,是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着力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大势下的主动选择。 取自于自然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供应不定,每当极热无风、晚峰无光,新能源发电就会面临出力不稳定问题。 建设新型储能,就好像配上“充电宝”“调度站”,当烈日灼灼、风电满发,能把用不完的绿电“存起来”,到无风无光或用电高峰期,再及时“放电补能”,让千家万户灯光不熄、工厂机器运作不停。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376万瓦,占全球总装机40%以上,年均增速超130%,十四五以来规模增长20倍。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瓦/2.22亿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其中,内蒙古、新疆装机规模均超1000万瓩,山东、江苏、宁夏装机规模均超500万瓩。

大陆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说,目前,新型储能应用效果逐步显现,2024年全年新型储能调用情况相较2023年大幅提升,浙江、江苏、重庆、新疆等多省份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到1000小时以上,成为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的重要手段。 迎峰度夏期间,新型储能充分发挥超级充电宝功效,为顶峰时段电力保供贡献了关键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