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库克时代临近,苹果硬件负责人特努斯走上前台



在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高管团队稳定期后,苹果公司正步入一个罕见的领导层过渡阶段。随着多位资深高管即将离职,这场人事变动预示着苹果可能开启决定未来十年走向的权力交接期。目前,硬件工程主管约翰·特努斯(John Ternus)已成为接替蒂姆·库克(Tim Cook)出任首席执行官的最热门人选。

十年稳定期终结:苹果高管团队迎来轮替时刻对苹果这家科技巨头而言,过去十年间其最高管理层保持着惊人的稳定。虽然期间有设计主管乔纳森·艾维(Jony Ive)和零售业务负责人安吉拉·阿伦茨(Angela Ahrendts)等知名高管离职,但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成功说服了多位核心成员推迟退休计划。

比如,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2020年卸任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后,仍然负责监督App Store和产品发布等重要事务;卢卡·马埃斯特里(Luca Maestri)去年辞去首席财务官一职后,也继续管理着房地产和信息系统等部门。

然而,这种稳定性终将无法永久持续。一场广泛的高层更迭已经拉开序幕: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在今年七月卸任,成为首位离任的核心成员。这位曾被视作“库克天然接班人”的高管,预计将在年底前正式离开公司。

威廉姆斯的离职标志着苹果运营领导层的重要转折。他在维护公司供应链体系和制造纪律方面曾发挥关键作用。据悉,在威廉姆斯离开后,苹果选择重新分配其职责,而非直接任命继任者。

更多高管变动或将接踵而至。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约翰·詹南德里亚(John Giannandrea)的职位状况多年来一直不明朗。尽管他领导的部门在“Apple Intelligence”推广中表现不佳,且未能成功改造Siri,但他至今仍在职,只是部分职责已被调整。

曾被视作詹南德里亚潜在接班人的迈克·罗克韦尔(Mike Rockwell),现在负责Siri改进项目,并被公认为Vision Pro的创造者,他如今接任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相反,苹果正从外部寻找新的AI业务领导者。

有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曾考虑过招揽Meta的一位AI资深高管。由于Meta近期重组了AI部门,聘请了汪滔(Alexandr Wang)并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这一变动可能导致部分高管离职,从而为苹果等公司创造招揽人才的机会。鉴于詹南德里亚在内部没有明确的继任者,苹果亟需加强AI业务,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将进行组织调整甚至收购。

与此同时,长期执掌硬件技术团队的乔尼·斯鲁吉(Johny Srouji)也可能即将结束其在苹果的职业生涯。斯鲁吉以作风强硬著称,其团队不仅每年推出A系列和M系列芯片,近期还成功研发了苹果首款自研蜂窝调制解调器及Wi-Fi/蓝牙芯片。据透露,尽管尚未作出最终决定,但斯鲁吉已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未来。


图:苹果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斯鲁吉



若斯鲁吉离职,最有可能的两位内部接任者分别是负责调制解调器等业务的陈宗建(Zongjian Chen),以及主导设备处理器开发的斯里·桑塔纳姆(Sri Santhanam)。斯鲁吉曾领导苹果完成了向自研芯片的战略转型。

此外,负责环保计划、政府事务及社会倡议的莉萨·杰克逊(Lisa Jackson)也已讨论过退休计划。这位曾任美国环保署署长的高管于2013年加入苹果,作为民主党人,她在特朗普政府期间保持相对低调,目前其团队副手主要负责与特朗普及其内阁的沟通。


图:苹果环保计划、政府事务及社会倡议部门负责人莉萨·杰克逊

新一代管理层陆续亮相:苹果启动核心团队交接面对高管层的持续变动,苹果正通过晋升新一代管理者来确保团队的稳定与传承。该公司近日宣布了多项副总裁级别的人事任命,强化了负责日常运营与执行的中层领导团队。

在这一轮晋升中,三位关键人物脱颖而出:Vision Pro的硬件工程师弗莱彻·罗斯科夫(Fletcher Rothkopf)升任更广泛的硬件业务负责人;原运营主管奥马尔·阿尔瓦里德(Omar Alwarid)转任采购负责人;安全工程主管伊万·克尔斯蒂奇(Ivan Krstic)也获得了晋升。

这批新生代领导者的崛起,标志着苹果正致力于双轨并行的人才战略:一方面维持现有业务体系的稳定运作,另一方面则着力培养能够定义未来产品形态与技术方向的新一代管理力量。这些晋升不仅填补了因高层变动产生的空缺,更在实质上为苹果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奠定了领导基础。

最受关注:库克的终章与特努斯的时代苹果正迎来其权力结构中最关键的一次变动: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的最终交棒。今年11月将满65岁的库克,随着被视为“二把手”的威廉姆斯离去,其身后已不再有明确的接替者。对这家市值近4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而言,这一权力真空无疑带来隐忧。


图: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

库克卸任CEO后,预计将以董事长等身份继续参与公司事务。这一路径与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里德·黑斯廷斯(Reed Hastings)等科技领袖的转身方式如出一辙。尤其在特朗普任期可能延续至2029年的政治背景下,保持高层延续性对苹果而言至关重要。

最大的问题在于:谁将真正执掌苹果的日常运营?在紧急情况下,新任首席运营官萨比赫·汗(Sabih Khan)和零售主管迪尔德丽·奥布莱恩(Deirdre O’Brien)皆具备承担重任的能力。但若进入正式交接程序,硬件工程主管约翰·特努斯已成为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图: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特努斯

苹果董事会倾向于特努斯,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1.年龄与任期的战略匹配

苹果高管团队内部的选择有限。特努斯现年50岁,与库克当年接任CEO时同龄。这一年龄优势使他有望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稳定执掌公司,而其他高管大多不具备这样的任期潜力。



2.技术领导力的回归

在库克时代,苹果虽实现营收与产品线的扩张,却在混合现实、生成式AI、智能家居与自动驾驶等关键新兴领域进展缓慢。董事会逐渐意识到,该公司需要的或许不是另一位运营或销售专家,而是一位能重新点燃技术火种的产品工程领袖。


3.领导魅力与信任积累

特努斯以极具亲和力的领导风格深受团队认可,亦深得库克信任。他已被赋予超越传统硬件工程范畴的职责,成为产品路线图、功能设计与技术战略的核心决策者之一。

走向聚光灯,特努斯时代的战略展望随着权力交接的临近,苹果的公关与营销团队正有意识地将特努斯推向台前。这位一向低调的硬件工程负责人,如今已成为苹果最具公众辨识度的高管之一。

特努斯的公众角色并非一日塑造而成。早在2021年晋升为高级副总裁之前,他就已多次主持Mac与iPad的新品发布。而近期,他的曝光频率显著提升:不仅主导了被誉为“iPhone数年来首次重大设计更新”的“iPhone Air”的亮相,也在过去数周成为媒体采访的焦点人物。

在产品发布体系中,特努斯长期负责关键技术环节的解析。今年iPhone 17系列的发布会上,他再次担纲此任。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上月iPhone 17开售当日,特努斯出现在伦敦摄政街苹果门店迎接顾客——这一历来由库克在纽约第五大道门店承担的角色,首次由他接棒呈现。


图:特努斯在伦敦参加iPhone 17发布



特努斯于2001年以设计工程师身份加入苹果,2021年起全面执掌硬件工程。他是iPhone、iPad、Mac等多条核心产品线研发中的关键人物,以其深厚的技术功底与驾驭复杂硬件项目的能力著称。

若特努斯正式接任,苹果预计将在延续库克时代整体风格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工程思维与产品创新。他将持续推进硬件、软件与芯片的高度集成,而这也正是苹果生态系统的核心壁垒。

特努斯对苹果技术路径的影响已十分显著。他主导了M1、M2等自研芯片的开发,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跨越式进步。其中M1芯片标志着苹果彻底告别英特尔,转向自主可控的硬件路线。在他的推动下,近年苹果设备工程设计持续进化,包括iPhone 17的结构重塑与M5 iPad Pro等设备在轻薄化与效能上的进一步提升。

面向未来,特努斯强调将增强现实与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融入日常产品。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们致力于不断拓展硬件设计的可能性边界。”这也预示着,创新仍将是苹果维持市场地位的核心战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