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咬人的蚊子出现了 是人类亲手养出来的(组图)

就是图里的这种(图片来源:Walkabout12/wikipedia CC-BY SA 3.0)

撰文 | 二七

审校 | clefable

通常来说,11月的纽约市已经进入了秋天,但在2011年的那个11月,纽约市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在此时遭遇一场蚊子大暴发。

根据CBS News的报道,在整条84街上,即使关闭了门窗,也总有源源不断的蚊子出现在屋内,几乎所有居民都在拍打、抓挠。一位记者试着做了统计,在短短24小时内,他就在地下室捕获了150只蚊子。这些蚊子似乎是从下水道和通风管道进入了屋内。当地居民也被迫亲自动手,将室内外所有裂缝、通风口和排水管都用纱网封堵起来—这大概能减少一半的蚊子。

如今,这种蚊子已经遍布地球上除南极洲之外的每一个大洲。它的名字叫“骚扰库蚊”(Culex pipens f. molestus)。在关于这种蚊子的报道里,总会出现一些你能想象的、与蚊子有关最可怕的词汇:“极其嗜血”“全年活跃”“专以人类为食”……

邪恶库蚊

2011年的那个秋天并不是骚扰库蚊第一次展现自己的威力。早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英国进行大规模轰炸,伦敦居民纷纷躲进地铁隧道里求生。那时,他们就发现地铁里生活着许多蚊子,这些蚊子不仅数量多,而且格外凶猛,一年四季都在咬人。骚扰库蚊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外号:伦敦地铁蚊(London undergroung mosquito)。



图片来源: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wikipedia

在地面上,其实生活着骚扰库蚊的另一种近亲——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 f. pipiens)。从外表来看,骚扰库蚊和尖音库蚊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它们的习性截然不同。

对人类来说,尖音库蚊完全不会造成困扰,因为它们几乎只以鸟类的血液为食。同时,由于尖音库蚊生活在地面上,因此当冬天来临时,尖音库蚊就会进入滞育状态——这是一种类似冬眠的状态,尖音库蚊会大幅降低自身的新陈代谢速率,以此熬过严酷的寒冬。

此外,和许多蚊子一样,尖音库蚊需要吸食一顿营养丰富的血液(虽然是鸟血),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来产下第一批卵。

相比之下,骚扰库蚊却演化出了一些堪称邪恶的特质。由于地铁系统终年温度适宜,骚扰库蚊彻底抛弃了冬眠的习性,可以全年无休地繁殖。而且骚扰库蚊的孑孓能从生长的水洼里获取足够的营养,这样一来,雌蚊在产卵前即使不吸血,也不会缺少养分,依然能顺利产卵。这让它们几乎彻底失去了繁殖的限制,种群数量可以呈爆炸式增长。

雌蚊“不需要吸血”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吸血”,一有机会,骚扰库蚊依然会疯狂叮咬。而且它们不再以鸟类为食,而是盯上了哺乳动物——在地铁隧道里,最多的哺乳动物就是人类和老鼠。



图片来源:Y. Haba et al., 2025

城市居民

1999年,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和韦斯特菲尔德学院(后更名为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两位研究者曾深入伦敦地下采样,尝试对比伦敦地铁隧道和地表的蚊子有哪些基因差异。他们发现骚扰库蚊是一个独立亚种,与尖音库蚊存在生殖隔离,而且似乎并未发生过基因交流。研究者随即提出,19世纪60年代伦敦地铁隧道建成后,尖音库蚊某次误入了伦敦地铁,随后在地理隔离的作用下,在短短百年间在这里迅速演化出了骚扰库蚊。

这个案例就像工业革命后变黑的桦尺蠖一样,成为了人类影响导致生物快速演化的经典案例。然而,人们逐渐发现,在伦敦发现骚扰库蚊的十几年前,法国、丹麦、德国和苏联的地下室和化粪池中都有报告类似骚扰库蚊的蚊子。甚至在19世纪,骚扰库蚊可能就曾在埃及、克罗地亚和意大利等地叮咬人类。这让一些研究者开始重新审视骚扰库蚊的演化历史。



关于骚扰库蚊起源的两种假说(图片来源:Y. Haba et al., 2025)

最近,在一项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收集了欧洲和非洲北部的357只尖音库蚊和骚扰库蚊,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还原了骚扰库蚊真正的演化史。这些证据表明,骚扰库蚊不可能是在过去200年间在城市地下演化出来的,它们最早适应人类环境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更早。

一个重要的证据是,与欧洲其他地区相比,骚扰库蚊的基因组更接近地中海盆地的尖音库蚊,而非北欧的尖音库蚊种群。而且,地中海东部地区的骚扰库蚊种群,比伦敦地铁隧道内的骚扰库蚊群体具有更高的基因多样性,这意味着骚扰库蚊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存在的时间长得多。

根据骚扰库蚊基因中的突变,它们的演化历史远比此前的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甚至可能是在2000年前。巧合的是,这个时间点恰好与中东地区农业文明的发展时间高度吻合。

但无论演化自何时,骚扰库蚊的故事都与人类息息相关。在论文中,研究团队复原出了一段这样的故事:早在1000多年前,就在地中海地区的人类栖息地,骚扰库蚊完成了适应性演化。



图片来源:Y. Haba et al., 2025

这个过程或许就发生在尼罗河沿岸。原本这里的自然环境过于干旱,无法维持庞大的尖音库蚊种群。但人类农业的发展,和人群密集的定居点带来了新的生态位。灌溉系统和厕所提供了丰富的繁殖地,而人类和家养牲畜则为雌蚊提供了稳定的血液来源。此时,骚扰库蚊诞生了,它们具备的这些适应性改变,已经为它们未来的城市生活做好了准备。

但骚扰库蚊的演化并未就此停止。一旦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它们又会经历进一步演化——雌蚊不需要吸血就能产卵的能力或许就是这时被选择出来的。直到人类开始建设地下建筑,这些已经装备齐全的蚊子发现了这处绝妙的生存环境,开始在地铁隧道里如鱼得水。

病毒的桥梁

如今,骚扰库蚊的踪迹已经通过贸易航线与战争扩散到全球,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都出现了它们的踪影。更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虽然骚扰库蚊和尖音库蚊存在生殖隔离,但依然能够产生杂交后代。实验室结果显示,它们杂交后代具有中间特性,会同时叮咬任何鸟类和人类。这让它们成为了高效的媒介,会将原本仅限于鸟类群体的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其中一种病原体就是西尼罗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这一病毒视为全球危害最广的蚊媒病毒之一。在美国,西尼罗病毒已经形成了季节性的流行病。

这项《科学》的新研究也发现,城市化程度越高,尖音库蚊和骚扰库蚊的杂交率就越高。这很可能是因为两个亚种在城市里的接触频率会更加频繁,同时这也导致,在人口更密集的城市中,西尼罗病毒向人类溢出的风险也在增加。

现在,无论人类是否乐意,骚扰库蚊都与家鼠、蟑螂、埃及伊蚊一起,共同构成了与人类共生的城市生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