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喝的氧”,不过是旧闻翻炒和营销噱头?






来论

“单次可辅助供氧40分钟”“高原反应迎来‘天敌’”……据《科技日报》报道,这两天,一瓶高氧水,打着“可以喝的氧”的名义,在时隔8年后又成为新闻。

缺氧不用戴氧气罩,直接“喝”就行,乍听起来,“可以喝的氧”确实够神奇。可事实上,早在2011年,就有名为“氧典TM氧之泉高氧水”的“氧饮料”,打着“可以喝的氧”名头出街了。

现在看,这只是一次旧闻翻炒。考虑到2019年7月一篇题为《特殊环境缺氧防治新技术及应用》的论文阐述的高压氧治疗疾病专利发生了专利权转移,从一家企业转移到了另一家企业,此次“炒冷饭”也难免被质疑是营销噱头。有媒体就质疑:这是老技术重振旗鼓,还是新东家借机炒作?

就这项技术本身看,“可以喝的氧”其实就是利用光化学作用,在水溶液中注入氧气,使水溶液中含氧量增高,达0.9%便成为高氧水溶液或高氧注射液。将其制备成饮料或纯净水,那就是“含氧饮料”或“含氧纯净水”,也就“可以喝”了。

这些原理并不算太复杂,其产品对正常人来说,通常也用不上。

正常人在呼吸之外,通过喝有氧饮料来供氧,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过度氧化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损伤人体细胞,损害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并诱发各种疾病。

当然,高氧液体对疾病确实有疗效或辅助疗效。

根据国内27家医疗单位采用高氧液对数万例脑缺血缺氧和脑损伤病人的治疗观察,高氧液能减轻脑水肿和脑损害,缩短患者昏迷时间,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有效率达91%。

但是,高氧液体只适用于病人,而且是特定病人,不是为正常人所准备的。以为自己缺氧就能“喝”一打,显然是认知误区。

需要警惕的是,已经有这样的饮料打着高氧保健的旗号进行营销。这有误导之嫌。“可以喝的氧”饮料对正常人不仅无助,反而有害。

说到底,对这类高氧液体的“神化”宣传,社会要多留点心,监管方面也要将其纳入视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