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中国天文学家发现“最重”恒星级黑洞

11月28日凌晨,我国科学家宣布: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成功“活捉”一“黑洞之王”。这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新发现突破现有恒星演化理论

一直以来,黑洞形成的理论模型认为,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主要形成于低金属丰度(低于1/5太阳金属丰度)的环境中,因此,恒星这类天体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然而,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刘继峰研究团队本次发现的黑洞,金属丰度近似于太阳,但计算结果显示,质量上大于太阳70倍,显然已经突破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

“这样的结果让当时的我们有点不敢相信。”刘继峰回忆。他认为,这个新发现的黑洞质量已经进入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的“禁区”,“这可能意味着有关恒星演化形成黑洞的理论将被改写,或者以前某种黑洞形成机制被忽视”。

“捕捉”黑洞:中国天文学家提供新方法

黑洞本身不发光,天文学家如何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它们呢?

刘继峰介绍,物质在被黑洞吞噬的过程中,会产生X射线。人类通过光谱仪捕捉这些射线,形成数据,由此计算出黑洞的位置、规模和质量等特征。然而,并非所有黑洞在吸收物质时都有明亮的X射线,因此,找到新的方法,发现更多没有X射线辐射的黑洞,成了天文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从2016年秋季开始,本次研究团队开始利用LAMOST监测银河系内一个小天区的3000多颗恒星,跟踪它们的光谱变化。结果发现,在一个X射线辐射非常宁静的双星系统(简称LB-1)中,一颗有8倍太阳质量的蓝色恒星,围绕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着周期性运动。它光谱中一条近乎静止且运行方向和恒星本身反相位的Hα发射线成为科学家的新线索。

研究团队推测“看不见的天体”就是一颗黑洞。最后研究计算得出,这颗恒星年龄约为35百万年,距离我们1.4万光年,金属丰度相当于太阳,震惊的是,这颗新发现的黑洞质量竟达到了太阳的70倍。

由此,中国天文学家为天文界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

LAMOST“一眼千星”,被誉为“光谱之王”

此次研究成果的获得,LAMOST功不可没,这是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天文设备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证明了它强大的光谱获取能力。

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白仲瑞介绍,LAMOST拥有4000颗“眼睛”即光纤,一次能观测近4000个天体,可谓“一眼千星”。2019年3月,LAMOST公开发布了1125万条光谱,成为全球首个突破千万的光谱巡天项目,被天文学家誉为全世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光谱之王”。

在本次研究中,历时两年的监测里,LAMOST共为这项研究做了26次观测,累积曝光时间约40个小时。刘继峰表示,如果利用一架普通四米口径望远镜来寻找这样一颗黑洞,同样的概率下,估计需要40年的时间——这充分体现出LAMOST超高的观测效率。

(综合自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