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类在场围观 蟑螂跑得更快?这是个学术问题(组图)

一项研究通过实验论证了旁观者对个体表现的影响,认为如果任务是熟悉的或容易的,那么他人在场对任务完成有助长作用;如果任务是新奇或困难的,那么他人在场则对任务完成有阻抑作用。这项研究被社会心理学界视为经典,尽管实验观察的对象是——蟑螂。

图片来源:Pixabay

独自奔跑和有同类在场,哪种情况下蟑螂跑得更快?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但有位心理学家用实验对此进行了验证,并且证明了他提出的理论:观众对表现的影响和任务的类型有关。

似乎没有人追究用蟑螂得出的结论能不能推广到人类身上,半个世纪以来,这个研究一直被社会心理学领域视为经典。直到最近,有团队重复了这个实验,引发了新的思考。

1969 年,波兰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B·扎荣茨(Robert B. Zajonc)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发表了这篇以蟑螂为实验对象的研究。扎荣茨设计了不同难度的实验装置(见下图),利用蟑螂避光的特性,观测蟑螂要花多长时间才能从被强光照射的通道逃到通道另一端的暗箱里。有的装置中增加了透明的“包厢”,可以让其他蟑螂作为观众围观同伴的表现。

扎荣茨设计的特殊装置。图片来源:SOCIAL ENHANCEMENT AND IMPAIRMENT OF PERFORMANCE IN THE COCKROACH

扎荣茨等人比较了不同情况下蟑螂逃到暗箱的时间,发现在简单的直线通道中,同伴在场会缩短蟑螂逃到暗箱的时间;而在复杂的迷宫通道中,同伴在场会延长蟑螂逃到暗箱的时间。

看起来,观众对表现的影响不是固定的。但扎荣茨认为这一研究结果为社会助长的内驱力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任务比较简单的时候,观众在场会让个体表现更好;而当任务比较困难的时候,观众在场会让个体表现更差。

尽管用动物进行心理学研究并不稀奇,但蟑螂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实验对象,扎荣茨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研究之所以在学界产生这样的影响力,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在社会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人在场会让个体的表现变得更好还是更差。

早在 1898 年,心理学家诺尔曼·崔普利特(Norman Triplett)就通过实验发现,当有他人在场的时候,个体骑自行车的速度要比自己单独时快,并且感觉更不费力。他人在场引起个体活动效率提高,这个现象被命名为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亦称社会促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运动员需要拉拉队,或者集体大扫除的时候个体会感觉更投入。

然而,也有研究者发现了相反的现象,即他人在场会让个体表现更差,这就是社会削弱(social impairment)现象,亦称社会抑制。例如当你在写文章时,旁边有人可能会让你感到心烦。

在反对证据的影响下,研究者们对社会助长的兴趣却在 20 世纪 30 年代逐渐减弱,到了 40 年代甚至趋于消失。直到 1965 年,扎荣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的著名论文,提出了社会助长的内驱力说(drive theory),再次引起了学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扎荣茨提出,个体做出某一反应的倾向程度(E)是该反应的习惯强度(H)与内驱力水平(D)的乘积,即 E=D*H。按照这套理论,如果任务是熟悉的或容易的,那么他人在场对任务完成有助长作用;如果任务是新奇或困难的,那么他人在场则对任务完成有阻抑作用。

内驱力说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几乎处于统治地位,它为看似矛盾却真实存在的社会助长现象和社会抑制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到 1969 年,扎荣茨等人以蟑螂为研究对象,首次使用实验法验证了这个学说。该研究现在已经成为了经典,被心理学教科书、高引文章和百科全书广泛引用。

最近,德国吉森大学(Justus-Liebig-Universität Gießen)的艾玛·哈夫曼(Emma Halfmann)等人试图复制扎荣茨等人 1969 年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

哈夫曼等人认为,扎荣茨等人 1969 年的研究还存在有待完善的部分。首先,他们只使用了 40 只蟑螂作为实验对象,这个样本量对于一个 2×2 设计的实验来说有些太小了。其次,在与单独情景相对的社会情景中,扎荣茨等人没有将共作效应与观众效应进行有效的区分。观众效应(audience effect)是指团体外的大众团体或个体会对团体内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例如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水准受到观众的影响;共作效应(coaction effect)则表现为如果有进行相同活动的其他人在场,当事人的作业绩效会有所提高,例如与单独完成任务相比,同他人一起做乘法运算的成绩更好。

哈夫曼等人将样本量扩大到 120 只蟑螂,严格按照扎荣茨等人 1969 年的研究,重复了该实验。结果发现,不论是在简单的直线通道中还是在复杂的迷宫通道中,其他蟑螂在场都会延长蟑螂逃到暗箱的时间。扎荣茨实验的结果并没有得到全部验证。

研究作者认为,蟑螂物种差异可能是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无法找到 1969 年研究中使用的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因此这项复制研究中使用了死人头蟑螂(Blaberus craniifer,因身上的图案酷似骷髅头而得名)。但是,考虑到这一假说被认为适用于从小鼠到人类的不同物种,换了一种蟑螂就重复失败有点说不过去。

此外,哈夫曼等人认为以往社会助长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即在同类研究中,阳性结果的论文比阴性结果的论文更容易被接受和发表。

“蟑螂实验”的重复失败,对内驱力假说意味着什么?其实,扎荣茨等人 1969 年的研究可以算得上歪打正着——它是该学说实验验证的开端,但是今天看来,它可能只是支撑这个学说的其中一个小小的支点。后续的研究者们以人类为被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验证,社会助长的内驱力说并不是完全依靠这个“蟑螂实验”建立和延续的。

因此,虽然重复实验未能得到与 1969 年完全相同的研究结果,但是内驱力说在社会助长的研究中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旁观者会让我们表现变好还是变坏,这受到任务的类型、任务的难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们还在对这个领域进行不断修正。并且,今天的实验动物选择也有了更成熟的规范,研究者也会更多地考虑不同物种的差异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