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滚出内娱后 林心如彻底黑化了?终被反噬(组图)

本届金钟奖的恩恩怨怨已经随着谢盈萱惊天动地的一声“FXXK!”逐渐消散。

穿成一座金钟的小S也在“熙娣想赢”的牌匾下输给了黄子佼和Lulu师徒。

这一次,一名女性打败了在场的所有男演员摘得桂冠,唱歌仔戏的陈亚兰成为了第一个金钟奖女性视帝。

当然,还有包揽11项提名却坐了一晚冷板凳的《华灯初上》剧组。

年年都陪跑的杨谨华用调侃化解一票之差没能拿到视后的苦涩。

林心如作为主演+制片人,一奖没拿显然对她的打击不小,才会出现被许多人嘲讽的采访回答沉不住气,丝毫不谦虚。

她本人更是在社交平台上说出了:“坐整晚那套”,仿佛也在嘲笑自己的精心打扮多少有点自作多情。

不论是“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还是“史上最庞大杠龟团体”,林心如似乎在不遗余力的想要证明自己对0获奖的结果根本不在意。

但作为“还珠三美”中仅剩的那个中年女演员,她真的甘心吗?

01

没演技?恰恰相反!

在抛却了“琼女郎”的身份后,林心如的戏路宽在中年时期。

这次一奖没拿的《华灯初上》从开播就一路依靠优秀的制作和豪华卡司阵容铺底,赢到了极高的关注度。

同时担任制作人和主演的林心如,拿到了网飞的投资,从筹备、拍摄到后期等等繁杂工作都由她一手包办。

不负众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指全是帅哥+绝美服化道)

在台湾省80年代末陪酒女郎们的故事背景下,林心如饰演的Rose罗雨侬作为全剧中最服众的妈妈桑,骨子里就带着行侠仗义的江湖气。

为了保护被下了药抬走的女孩,不惜和对面的妈妈桑打起了群架,一把薅掉了对方的假发。(话说这是吴慷仁啊…)

有人来闹事,她是第一个冲上去赏一耳光的人。

在这样一个泼辣又直率的妈妈桑旁边,自然少不了势均力敌的姐妹or对手。

林心如和杨谨华在剧中是当之无愧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红玫瑰大方热烈、娇嗔埋怨样样都有;白玫瑰优雅知性、温柔典雅也完全不输给红玫瑰。

她们在彼此的生命中互相毁灭又互相救赎。

虽然是好姐妹抢同一个男人的狗血戏码(没有看不起小时代的意思),

但林心如和杨谨华的精湛演技,让抢男人变得更像是对彼此的互相报复,还有对对方难以言说的骄傲与卑微。

两人之间的情感复杂到连杨谨华都直言自己必须每时每刻都注意林心如,去揣测她的动作和表达。

选角的成功正是《华灯初上》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女性群像的主题也通过演员们的阐述显得更为丰满。

这时,林心如才被观众们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她不是只会演中年少女,她也可以很好的驾驭这样有血有肉的角色。

而到了讲述跨性别者故事的《迷失安狄》中,她以带着孩子、以被家暴的偷渡女人身份在大雨中出现。

雨中对峙后的生疏客套,到有利可图时的体贴入微,

他们因为一部分的残缺而找到彼此,又因为找到了彼此而变得完美。

她选择为了钱抛弃了跨性别女性安狄幻想出来的家,选择不去看也不去想,带着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林心如的身上,小人物的卑微和唯利是图充斥在了她微微佝偻着的脊背上,原本白皙的脸被土黄和憔悴笼罩。

同样,身为监制的林心如在选择了聚焦跨性别者生活的题材时,也坦言自己并不愿意拍俗套的爱情电影,反而愿意挑战充满议题性的题材。

正如扮演变性人的演员李李仁对林心如的评价一样:“她的身体里其实住着一个男人。”

对于制片人而言,这样的尝试更像是一场豪赌,林心如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全部都赌在了华语剧这样一个难以捉摸的市场里。

她不断的用勇敢果断和想法的前瞻性,向所有人展现出了和在影视作品中完全不同的形象。

林心如影视之路的转型并不算快,但每一步都是看准了才踩下去,在短短几年内达到这样的成就,这也足以证明她其实并不像她出演的角色一样,只会享受别人的爱。

02

从琼女郎到玛丽苏

曾经的林心如,以紫薇的形象在大众心里存活了很久。

且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小燕子和金锁已经不再在大众视野中频繁出现,更让人为物是人非感到惋惜。

但紫薇这一角色于林心如而言,无疑是奠定了她很长一段时间的形象。

无论是最早的互联网陈年梗:

还是堪称童年阴影的:

紫薇的善良和坚强让电视机前无数的大朋友小朋友都感到心疼,

这股席卷全国上下的“还珠风潮”则让林心如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成了当时的审美潮流。

《还珠格格》之后,又出演了《情深深雨濛濛》里的如萍,林心如“琼瑶女郎”的名头一时超过了她自己。

虽说《情深深雨濛濛》放现在来看是狗血的要命,但放在当年,影响力足以媲美现在的大热门影视剧。

在《情深深雨濛濛》后,林心如的出圈角色却越来越雷同。

无论是《美人心计》中的窦漪房,还是《倾世皇妃》里的马馥雅,深陷玛丽苏漩涡中的林心如不可避免的掉进了拍啥啥雷的尴尬状态。

但良好的投资头脑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控,也让她即使跟一堆帅哥搞暧昧和出演同质化严重的角色,依旧早早成为了明星富婆榜的第三名。

林心如担任制片人后真正实现口碑逆转的,是主打文艺的台剧《16个夏天》。

虽然依旧是“所有人都爱林心如”的剧情,但对青春到中年的种种细腻描写,依旧打进了观众的心坎里。

林心如:我当制片人,女二也得爱我

成功拿下了第五十届的金钟奖戏剧节目奖后,林心如的制片人身份真正得到了大众的认同。

《16个夏天》的成功将林心如的“玛丽苏女王”头衔摘了下来,得归功于她乐于对不同角色进行挑战。

然而问题始终存在,在《华灯初上》中尤为明显。

作为一部称得上是现象级的剧集,优秀的演员、精致的服化、高投资和优秀的宣发,却让制作团队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剧情逻辑。

随着问题的浮现,剧集本质也从Girls help girls变成了受害者被唾弃、杀人犯被同情的错误价值观输出。

花费掉讲好一个故事所需要的大把精力,叫好却不叫座,那么在好故事的皮下换汤不换药,又何乐而不为呢。

自己被爱、拯救他人,“圣母”成为了本该最丰富最复杂的妈妈桑Rose的人性底色,而这样的“圣母”角色将故事的内核又拉回了玛丽苏。

于是第三季的“烂尾”成了《华灯初上》的必然结局。

Cr:金海十三郎

《华灯初上》第三季的核心部分剖开,只能看见人物动机的空洞和不合理,维持了两季的口碑,终于毁在了第三季。

明明演技不错,但却怎么也摆脱不了中年少女玛丽苏。

林心如终于被自己反噬了。

03

被嫌弃的林心如

林心如的路人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她自己整的奇差无比。

不是上综艺自曝偷吃同学的便当,

就是公开说想当木村拓哉的第三者。

最出名的一次,是调侃尔康的扮演者周杰拍吻戏时太过投入,导致周杰的人气一落千丈,没有戏约,最后在娱乐圈查无此人。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林心如在言语上没有分寸造出来的谈资,全都反弹在了她和霍建华结婚的时候。

要么因为霍建华在婚礼上的“黑脸”被拍到,马上就传出林心如逼婚霍建华;

要么就是霍建华耿直发言说婚讯公布粉丝都要跑光了,被误读为霍建华不满林心如;

更有结婚后霍建华工作变少,就转头就去骂林心如克夫了。

两人当街吵架,一人路边发呆一人开车离开的情形更是让外界揣测婚变。

路人缘的崩坏,导致两人的甜蜜压根没人在意,但光看这一面就真能确定他们的感情出现问题了吗?

林心如和霍建华相识十年,相似的原生家庭导致对爱情始终被动,直到敞开心扉,决定不再蹉跎光阴,便迅速确定了关系。

牵着手逛大街小巷完全不像中年夫妻会做的事,说是台剧路透我都信。

对于霍建华不频繁拍戏的回应直接坐实了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

满脸幸福的合照在社交软件上更是像不要钱一样发。

在大街上吵架虽然引起了外界的猜测,但俗话说得好,不分手的吵架都是在秀恩爱。

林心如和霍建华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性格直爽,为人大方。

但耿直并不意味着好欺负,在被诬陷的时候她勇敢捍卫自己的权利,成为了首位法定非台独人士。

凭借直率豪爽的性格,哪怕是在外界对林心如非议诸多的时候,她也仍然有许多知己好友。

从还珠时代开始和苏有朋的友情二十年如一日,互相对对方都有极高的评价。(点这里看苏有朋)

参演苏有朋执导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再顺便拿个华鼎奖影后,靠自己的能力实现和好友的双赢。

身为《华灯初上》制片请来的一众演员都是她的朋友,哪怕剧集已经拍完还会时不时一起聚餐。

哪怕是在剧中只出现了几分钟的客串角色,都找来了好友徐若瑄出演。

在其余中年女演员被人挑挑拣拣的时候,林心如早已选择自己成为资本,发掘出更多有意义的剧本和更优秀的演员。

这也是林心如能在变老就是原罪的娱乐圈中不维持少女感人设,也不屈尊演同龄男星的妈妈的原因吧。

都说娱乐圈苦活人久矣,林心如的真实夹杂着些许咄咄逼人和野心勃勃,在她旺盛的生命力面前,一切所谓的丑陋也不过是最最普通的人性而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