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卖春女“欠学费怕退学”客人掏56万日元!她…(组图)

最近,日本东京爆出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25岁的江幡菜樱,在风俗行业工作。她盯上了一个常客——五十多岁的上班族大叔。某天,她哭哭啼啼地说:

“对不起,我真的交不起学费了,可以借我一些钱吗?”

大叔心一软,立刻掏出了 56万日元(约2.5万元人民币),想着帮帮她渡过难关。

结果呢?钱没进学费账户,而是直接进了牛郎店的收银机。

警方一查,发现这还不是单一事件:

江幡菜樱其实长期靠“编故事”向客人骗钱,常用的套路除了“交学费”,还有“替亡母还债”。警方估算,她累计诈取金额高达 2200万日元(约103万元人民币)!

大叔被骗的细节:爱情+同情心的双重陷阱

根据警方的说法,这位50多岁的常客跟江幡菜樱“来往”已久。像很多风俗店的老客户一样,他已经习惯了把她当成“固定对象”,甚至半信半疑地觉得这关系里带点“真感情”。

江幡菜樱很聪明,她并没有一上来就开口要大钱,而是循序渐进:

先是哭诉“最近生活很难”。

再过一阵,抛出“学费交不上了”的理由。

最后一步,是摆出一副“我不想失去梦想”的姿态。

这种话术,让对方瞬间掉进了“我要救她”的陷阱里。

日本网友说得好:“她不是在卖身,她在卖悲情剧本。”

江幡菜樱被捕后承认,那56万日元压根没进学校账本,而是直接被她拿去牛郎店“挥霍”。

牛郎店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把“虚拟恋爱”变现的地方。男公关靠甜言蜜语、假装体贴,把顾客捧到天上去。客人一激动,就开酒点香槟。

一瓶香槟几十万日元起跳,几小时下来能烧掉一名打工女孩一个月的工资。

江幡菜樱显然沉迷其中,她的钱不是拿去改善生活,而是被这种“虚拟恋爱”吞噬。

警方检查她的手机,甚至发现她翻拍过一本“诈骗教科书”,里面写着各种“如何利用情感操控男人掏钱”的技巧。换句话说,她不是被骗,她是“主动学习诈骗”。

和江幡菜樱类似,日本还有很多年轻女孩掉进了牛郎的陷阱。

大阪一位18岁的少女Mayuka,16岁时迷上了所谓的 “メンコン”(Men’s Concept Cafe)——一种变种牛郎俱乐部。未成年不能进牛郎店?没关系,这种“概念咖啡厅”专门瞄准未成年群体,打着“偶像陪你喝饮料”的幌子,提供廉价又暧昧的恋爱氛围。

结果呢?她半年砸了 200万日元(约9万元人民币)。

没钱怎么办?只好出来卖身。她说一天能赚5万日元,一个月30万,但这些钱根本没留在自己手里,全部被牛郎“吸走”。

她的理由更让人心酸:“因为父母经常打我,在家没有归属感。只有店里的男生愿意听我说话。”

这就是牛郎产业的恐怖之处:它盯上的不是钱包,而是孤独和创伤。

牛郎们赚钱靠一套“恋爱式话术”:

“你是我最特别的客人。”

“如果你不点香槟,我们可能就没机会再见了。”

“我想拿第一名,你能帮帮我吗?”

听上去土,但在孤独的女生耳朵里,这就是甜蜜的毒药。

公式很简单:耐心倾听 + 甜言蜜语 + 适时示弱 = 钱包大开。

于是,就算是风俗女(靠出卖身体赚钱的人),最后也可能变成牛郎的“提款机”。

日本政府出手:修法禁“恋爱诱导消费”

今年6月,日本修订了《风俗营业法》,重点就是要遏制牛郎业的套路:

禁止用恋爱关系诱导消费。

牛郎店广告不准再写什么“亿男”“No.1王子”。

但讽刺的是,最反对这条法律的,居然是女客人。

记者采访时,有客人说:

“如果牛郎不能说‘我想拿第一名’,那我就没兴趣花钱了。”

“我在他身上花了大概4000万日元(约180万元人民币)吧。”

记者震惊:“4000万!?”

她却一脸淡定:“就像零花钱那么点啦。”

这则新闻在日本评论区炸了:

「笑不出来,这不只是诈骗,这是社会病。」

「风俗女骗客人,其实她自己也是被牛郎骗的。」

「牛郎才是真正的诈骗产业。」

「4000万日元买假恋爱?比婚姻还贵。」

「这就是情绪价值的地狱循环。」

从江幡菜樱的诈骗案,到Mayuka的未成年卖身,日本牛郎产业折射出一个残酷现实:

在这个“情绪买卖”的食物链里,最底层的永远是女性。

她们用身体赚钱,再把钱砸进牛郎店,只换来几句虚伪的“我喜欢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