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黄子佼案二审于10月21日在当地开庭。在庭审时,黄子佼泪洒现场,强调自己不懂法律。庭后又向一名被害者的律师表示,自己懂被害者的痛。
据悉,与黄子佼已达成和解的被害者约30个,尚有3人未和解。目前全案辩论终结,将于11月25日上午宣判。根据一审判决,黄子佼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10万。另有12名被害人部分,当地检察部门追加起诉,并确认受害者人数高达47人。
而此次二审,庭前、庭后黄子佼都90度向被害人鞠躬道歉。据台媒报导,庭讯时,黄子佼眼眶泛泪,强调自己不懂法律。庭后,黄子佼向一名被害人委任律师表示“我懂得被害人的痛”,但似乎不被律师接受。
至于不被接受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黄子佼不是知道错了才道歉,而是因为害怕所以才道歉。据悉,一名被害人委任律师在出庭时,痛批黄子佼的和解毫无诚意,所提出的条件也无法令人接受。
此前,外界传闻黄子佼利用“钞能力”与受害者达成和解,但根据被害人爆料,黄子佼并没有花很多钱。原因是这些被害人都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学校名称、名牌、学生证等资料,但许多被害人的家长并不知情,因此被害人怕麻烦而愿意私了。
所以也正如二审时受害者律师所言,黄子佼利用被害人愿意私了的心态,提出非常低的和解金额,让被害人签下和解书,有许多被害人和解的金额根本不超过10万元,也足以见得黄子佼的和解根本没有诚意。
至于为何这次黄子佼会强调自己不懂法,也是想博得同情希望从轻处罚。黄子佼在庭审过程中表示,自己已经与孟耿如离婚,现在需要负担抚养费,请求法官轻判。
据悉,在黄子佼事件东窗事发后,孟耿如并没有第一时间与黄子佼离婚,甚至在今年3月份,台媒还拍到了黄子佼带着妻女外出游玩,有在场的路人表示他大声谈笑颇有存在感,结果这才过了7个月,二人就离婚了。
如今的黄子佼也终于体会到了家庭支离破碎的情况,所以在庭审结束后,黄子佼走向被害者律师,说到了自己的近况,理解被害人的痛苦。但这样的言论并不会换来任何同情,对方律师表示,自己的当事人那么年轻,人生都没开始,就被黄子佼这类人给毁了。所谓的感同身受,纯粹是笑话。
包括网友都觉得,黄子佼现在又在演苦肉计,琢磨怎么钻空子好让自己从轻处罚,尤其是那句自己不懂法,更是滑稽之谈,不懂法还知道打感情牌,不懂法还疯狂看未成年被侵犯的影像,一句不懂法就想给自己开脱,难道所有犯罪的人,都可以用不懂法这个理由去得到受害者的原谅吗?
所以黄子佼再怎么为自己开脱,都已经无济于事了,毫无诚意的悔恨与道歉,等待他的,也必定是法律的制裁!
黄子佼承认与孟耿如已经离婚,须负担抚养费,请求法官轻判
10月21日,台湾艺人黄子佼在高等法院的二审庭审上,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他亲口承认已与妻子孟耿如离婚,并以此作为请求法官轻判其持有未成年性影像案的筹码。这番操作,瞬间让一场法律审判夹杂了更多的家庭伦理与舆论争议。
庭审细节显示,黄子佼在法庭上大打“悲情牌”,不仅承认自己“不懂法律”,更强调自己已经离婚、需要支付女儿抚养费,希望法院能从轻发落。更让人瞠目的是,庭讯结束后,他竟走向被害人律师,试图用自己“家庭破碎”的状况来类比和理解被害人的痛苦。
这一类比,直接撞上了铁板。被害人律师严正拒绝了他的道歉,并直言:“我的当事人还年轻,人生才刚开始便受害”,痛苦根本不可等同。这番犀利回应,被不少网友评价为“怼得漂亮”,认为黄子佼这是在模糊焦点,试图用私人处境博取同情,从而冲淡其自身行为的严重性。
回过头看,这段婚姻的落幕早有征兆。两人从2014年承认恋情,到2020年修成正果,再到2022年女儿“小玉米”出生,本是圈内一段佳话。然而,今年5月台媒首次爆料离婚时,黄子佼律师方面的回应就颇为微妙,未直接否认,仅称“一切以小玉米为重”。如今法庭确认,女儿抚养权归孟耿如,黄子佼需支付抚养费,其财产也将作为女儿的抚养基金使用,这一安排甚至被外界解读为“净身出户”。
对比双方现状,更是令人唏嘘。风波中的黄子佼仍在为免于牢狱之灾奔波,全案定于11月25日宣判。而孟耿如则已全面暂停演艺工作,将全部重心放在抚养女儿上,对于离婚一事,至今未发一言。
这场庭审,早已超越了个案本身。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有人在犯错后试图用私人不幸来置换公共责任的侥幸,也映衬了另一方在风暴中选择沉默、独自承担育儿责任的坚韧。当法律与舆论交织,下一次开庭,等待黄子佼的究竟是法律的轻判,还是舆论的更严厉审视?一切答案,都将在月底揭晓。
黄子佼承认已离婚,坦言“须负担抚养费”,请求法官从轻量刑
“黄子佼孟耿如离婚”,这则简短消息背后,是一场牵扯法律、道德与家庭伦理的复杂风暴。10月21日,台湾高等法院二审开庭审理黄子佼购买持有2259部未成年性影像案,他在法庭上首次亲口证实与妻子孟耿如婚姻关系终结,并坦言“须负担抚养费”,以此作为请求法官从轻量刑的理由之一。这场离婚,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解体,更是一桩社会性事件最残酷的注脚。
庭审现场,黄子佼自承“不懂法律”,并透露已与其中30名被害人达成和解。然而,当庭讯结束后他向被害人律师表达对“家庭破碎”的理解时,对方律师当场拒绝接受道歉,直言:“我的当事人还年轻,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受到了伤害。”这句反驳刺痛人心,加害者的家庭破碎固然令人唏嘘,但数位未成年受害者被摧毁的青春与信任,才是此案最沉重的核心。
关于和解进度,双方说法出现明显矛盾。黄子佼委任律师对记者声称“37名未成年被害人已全数和解,仅剩1名被害人还在洽谈汇款细节”,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乐观。根据一审记录,已知被害人最少35名,加上检方并案处理的12人,此案涉及被害人至少47人。截至10月21日,仍有至少3人未达成和解,律师的“几乎全部和解”论调,与司法现实存在显著落差。
公众普遍对孟耿如的离婚决定表示支持,认为“脱离道德污点伴侣是正确选择”。回顾两人感情轨迹:2014年3月公开恋情,2020年3月登记结婚,2022年5月女儿“小玉米”降生——这段历时近十年的关系曾被视为娱乐圈的稳定象征。然而今年5月21日,台媒已爆出两人低调办妥离婚手续,黄子佼律师当时回应“一切以小玉米为重”,确认女儿由孟耿如抚养,黄子佼将财产转为抚养费使用,等同“净身出户”。
孟耿如为这段婚姻付出的代价远超想象。在黄子佼丑闻爆发后,她因曾表态支持丈夫遭遇舆论反噬,不仅公众形象受损,参演剧集戏份更遭删除,最终被迫关闭社交媒体暂别舆论场。她曾在节目中透露,父母最初担心她“会被骗”,花了三四年时间才取得家人信任——如今看来,这番剖白更显命运弄人。
此案一审判决黄子佼有期徒刑8个月,目前正由高等法院审理二审。相较于法律层面的量刑争议,社会舆论更关注的是其对未成年人的伤害行为与婚姻解体之间的内在关联。当公众人物触及道德底线,其家庭关系往往成为衡量悔罪态度的隐形标尺——黄子佼在法庭主动提及离婚与抚养责任,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向世人展示他已付出“家庭破碎”的代价。
从孟耿如关闭社交账号到黄子佼“净身出户”,这场离婚早已超越普通明星婚变的范畴,成为一桩社会事件中的道德寓言。当47名被害人的伤痛尚未抚平,当法庭上的道歉仍被拒绝,黄子佼口中的“家庭破碎”不过是最直白的因果呈现。而公众支持孟耿如离婚的背后,实则是社会共识对道德底线的坚决捍卫——无论曾经多么美好的家庭图景,在原则性问题面前都不该成为豁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