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重塑中国贸易 如今谁在大量购买中国商品?

坦桑尼亚企业家罗达·恩格尔姆比在中国义乌国际贸易城。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久,中国便成为了美国的工厂。但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却让美国流失了大量就业岗位。经济学家后来将这一时期称为“中国冲击”,痛惜美国严重低估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规模。

如今,特朗普总统希望将这些工作岗位带回美国。他通过一系列突然的关税政策,试图切断中国进入美国市场的渠道。但中国非但没有放缓步伐,反而实现了商品出口量的历史新高——只不过这一次,出口目的地转向了全球其他地区。


中国正在引发新的“冲击”吗?

为解答这个问题,我近期走访了中国及东南亚多国。在印度尼西亚,一位经济学家告诉我,该国降低对华贸易壁垒后,大量廉价中国商品涌入,导致服装等产业整个被摧毁;在马来西亚,新兴但充满活力的太阳能电池板产业也遭遇了灭顶之灾。而在越南等其他国家,对华贸易迄今为止带来了显著益处。

中国并未强迫其他国家购买其商品。与此前的华盛顿一样,北京主张开放贸易有助于维护和平。中国签署了20多项自由贸易协定,合作伙伴多为难以吸引美国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协议还附带资金支持,用于创造当地就业岗位和建设关键基础设施。但这种贸易关系通常并不对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出口额远超进口额。部分经济体已完全依赖中国。正如那位印度尼西亚经济学家所说:“这对我们的经济贡献非常、非常巨大。”

在此过程中,我一直想知道:是谁在购买这么多中国商品?

在最近一次中国采访之行中,我乘火车前往有世界批发之都之称的义乌。在义乌六大国际商贸城之一,我与众多采购商和供应商进行了交流。其中一位是来自坦桑尼亚的企业家罗达·恩格尔姆比。她分享的故事为我揭开了问题的另一面。

26岁的恩格尔姆比几年前在达累斯萨拉姆开始经营家用电器和餐具生意,她原本依赖中间商采购商品。但当得知中间商的货源来自中国后,她决定亲自前往那里。上周我见到她时,这已经是她的第七次中国之行。

她的公司姆苏库马向坦桑尼亚及其他非洲国家的客户销售手袋、服装和珠宝。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内容,为求清晰和简洁而进行了编辑:

恩格尔姆比最初在达累斯萨拉姆销售家电和餐具。当她发现供应商从中国采购后,便开始直接从中国进货。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来中国?为什么会决定来这里?

2023年。要知道中国是一切的中心。

是什么促使你来中国?

以前我在自己国家进货,后来惊讶地发现他们的货其实都来自中国。之后我的代理商建议我:“你应该自己去看看,那里有很多很多机会。”

也就是说,你之前通过坦桑尼亚的中间商进货,而那些中间商又从中国采购,后来你决定亲自来中国。第一次来的时候有没有感到惊讶?

我非常惊讶,因为我发现中间商加价的比例高得惊人,那可是一大笔钱。

那现在你是不是能赚更多钱了?

是的。除了自己的生意,我现在还代国内的人下单,相当于也成了中间商。我自己采购、销售,还会拍TikTok视频。不仅是我们国家,肯尼亚、乌干达、刚果等国的TikTok用户都会联系我,说“我们需要这个、那个”,我就会采购好,然后寄给他们。

能具体说说你现在的生意做得有多成功吗?

生意很不错。因为我做生意,我现在想买什么都买得起,每天都有盈利。现在我想要的东西基本都能负担得起。

中国在你未来的规划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我觉得我的未来会因为中国变得广阔而富有,因为中国有很多很多机会。

来中国之后,你发现的最大机会是什么?

刚来的时候,我做的是家用电器和餐具生意。但到了这里之后,我看到了珠宝、手袋和女装,所以就转型做了现在的业务。

你肯定知道美中贸易战。你觉得从那以后,对你而言机遇有什么变化吗?

是的,我看到很多很多变化!义乌这个市场每天都有新东西。中国就是这样。非洲就太不一样了,就连商品质量也有很大差别。很多非洲人喜欢便宜的东西,而美国人更看重质量。这里的商品价格非常便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