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裁韩航运巨头,也给其他“骑墙”外企提个醒

2025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以部长名义发布命令,宣布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







这一消息迅速在国际金融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当日,韩国韩华股票价格应声下跌,最高下跌幅度达9%,随后略有回升,收盘下跌5.8%。同一交易时段,韩国基准综合指数下跌0.6%。

在这份商务部令中,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韩华海洋株式会社在美相关子公司协助、支持美国政府相关调查活动,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今天,我们就细细探究这家全球第二大造船企业是如何发家的,又是如何构建覆盖东欧、中东、东亚和美洲的全球生产网络的,以及它和美国到底有什么勾连。



韩华集团发展简史



说起来,韩华集团这个名字就有些“名不正”——“华”其实是故意的翻译“错误”。韩华最早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韩国火药株式会社,한화字译为韩火更准确,后来出于商业考虑,1992年从韩国火药集团更名为韩华。


韩华集团历史标志

和那个时期的其他韩国财团一样,韩华的发迹要追溯到日本侵占朝鲜半岛时期。韩华最重要的韩国高层金钟喜1922年出生,1937年进入京畿道公立商业学校。1940年,在京畿商校读四年级时,卷入日本学生与韩国学生的斗殴,1940年11月被学校开除,经元山警察局长安排,转学进入元山公立商校。他寄宿于元山警察局长官邸,次年升入五年级,并于1941年12月从元山商业学校毕业。

由于家境并不宽裕,加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于1942年1月,通过从元山警察署长调任京畿道警察厅警卫科科长的小池警长介绍,加入了朝鲜火药株式会社。

当时日本殖民者在朝鲜半岛施行“一业一社”,彼时的朝鲜火药株式会社是一个综合集团,从朝鲜氮气化学、朝鲜火药制造、朝鲜油脂、朝鲜浅野刈人凤山工厂,以及日本帝国火药附属的朝鲜火药枪炮、朝鲜火药贩卖销售等两家火药经销商合并而来,垄断了化工行业的制造和流通。为了表现“亲善”,雇佣了小池京介绍的金钟喜充任经理。

金钟喜入职后,对炸药制造表现出了兴趣和天赋。1944年1月,在松村奇彻的推荐下,他被提拔为炸药生产部部长。

日本投降,朝鲜光复后,日方的宫本正治社长、木村泰辅(副社长)、杉本勉(销售)、上野幸三(总务)、松室信夫(采购)、吉田舞五郎(制作)等六位高管会议决定任命金钟喜为经理,并委托他全权处理朝鲜火药的交接工作。9月23日,社长以下的日本员工全部辞职,1945年9月24日,金钟喜接管了三八线以南的31个火药库。







1946年,金钟喜的命运再次转折,被美国军政府任命为朝鲜炸药委员会有限公司的经理。1952年2月,金钟喜参与政府的财产处置,以23亿4568万韩元(分10年分期偿还)收购了朝鲜火药株式会社。1952年10月,他与哥哥金钟哲、姐夫刘三烈、同事金德成、闵英万、洪永勇、权赫贞一起投资5亿韩元,在釜山成立了韩国火药株式会社。

1956年4月,韩国第一家自产炸药的工厂仁川火药厂竣工,金钟喜被捧上了“韩国的诺贝尔”的高度。1963年,陆续收购光洋轴承和新韩轴承,重组为为韩国轴承工业(现韩华动力)。1967年,金钟喜当选为韩国工业联合会理事。他被任命为希腊驻韩国名誉总领事,希腊驻韩大使馆现在仍在韩华集团清溪川的写字楼里。

从1968年开始,完成原始积累的韩华彻底爆发,开启“买买买”的并购模式。1965年,收购韩国化成工业,进入石油化工领域。后收购新韩轴承工业。1985年,收购正亚集团并跻身韩国代表性休闲企业;1986年收购汉阳流通,进军流通领域。1992年,韩国火药集团更名为韩华集团。1998年,成立FAG韩华轴承。2002年,韩华收购了大韩生命。2007年,收购美国Azdel公司,奠定了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的地位。

2008年前后,中韩关系高速发展期,韩华证券在中国成立合资股份公司。2009年,成立金海科技谷,韩华L&C加拿大工厂、捷克工厂等相继竣工。2010年,成立京畿华城生物谷。2017年,推出韩华金融联合品牌LIFEPLUS。2021年,成立“太空枢纽”,进军民营航天开发。2022年,整合所有国防业务,合并成立韩华航空航天。2023年,成立韩华机器人。2024年,韩华完成对于美国费城造船厂收购程序,成为首个成功收购美国船厂的韩国企业。

缔造这个帝国的金钟喜1981年因糖尿病等慢性病并发症英年早逝,享年58岁,因为没有遗嘱,家庭内部爆发争产大战,两个儿子打了十几年官司,直到1996年才告一段落。



被制裁的韩华海洋株式会社做了什么?

这次被制裁的韩华海洋株式会社也是通过并购而来,其前身为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工程,2023年更名为韩华海洋。

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成立于1973年10月,是全球第二大造船企业,年销售总额达105亿美元,拥有覆盖东欧、中东、东亚和美洲的全球生产网络。但其2012-2016年连续亏损,2017年通过组织调整与资产出售才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12月,韩华海洋与韩华系统一起完成了对美国费城造船厂的收购,并成立了韩华费城造船厂。2024年11月,韩国获得了美国海军第7舰队加油船育空号的定期维护合同。这艘育空号常驻亚洲,长期参与与日本自卫队的联合行动,是美国海军印太行动的重要支撑。







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韩国军贸出口高速增长,已经跃升为世界前十的军火出口国,韩华航空航天的股价更是一飞冲天。






2020-2024年,全球十大武器出口国的市场份额。其中,韩国占2%。


近五年,韩国国防出口数额

韩国关键国防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由此可见,韩华海洋,表面上是一家提供船舶解决方案和航海服务的商业公司,其主要的宣传也放在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方面。实际上担负着韩国制造和出口常规动力攻击潜艇、钻井平台、LNG船的战略任务,而且正主动加被动地转变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外延。






此次被制裁的韩华海洋五家美国相关子公司为韩华海运、韩华费城造船厂、韩华海洋USA国际、韩华航运控股和HS USA控股。

其中,韩华海运(Hanwha Shipping LLC)是2024年4月设立,目的是作为实验最新造船技术的平台公司,并承接公司的航运业务,但目前船队尚在组建和交付的过程中,没有实体运营。2025年2月刚刚和母公司韩华海洋签订协议,由韩华海洋建造两艘最先进的零排放LNG运输船,交由HS LLC运营,每艘造价2.52亿美元,预计2027-2028年下水。







韩华费城造船厂(Hanwha Philly Shipyard Inc.)2024年12月设立,是专为投资美国费城船厂而设立的SPV(特殊目的载体公司),这也是韩美造船合作项目——“MASGA(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的象征性地点。

而和韩国著名的材料企业晓星株式会社(HS Hyosung USA)名字接近的HS USA Holdings Corp,也是一家控股公司,是为Hanwha Shipping提供服务的附属公司。

在美国,大集团设立LLC(有限责任公司)一般是为了简化公司结构和税务结构,一定程度上隐藏股东和投资方的身份和意图,并隔离风险。

2024年一年,韩华在美国设立的专门游说公司Q CELLS总共花掉了将近400万美元,主要流向除了国防拨款、预算之外,在商贸、国土安全等方面也有投入。可以说,在美国“入乡随俗”方面,韩华做得非常专业。








我方制裁效果如何评估?



这次受制裁的几家公司实际业务并不多,或者刚刚设立不久,连韩华的发言人也表示“没有参与美国政府的调查,由于受制裁实体大多数处于休眠或新设,公司业务没有受到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制裁雷声大雨点小呢?

实际上,如此制裁并非着眼于蝇头小利,起码有几个方面的好处。

首先,此次制裁严格限定在美国运营的实体,韩国韩华母公司与中国的正常合作不受影响(虽然韩华早前已经从中国合资企业中完全退出)。这也意味着韩华北美将彻底被排除在中国供应链体系之外,从钢铁到稀土,从铝制品到芯片,都要完全靠美国制造来与中国制造比价格、比质量,不仅结局已经注定,而且还会再次暴露出“让美国再次伟大”和“让制造业回归美国”是两件相互矛盾的事情。






其次,是韩国表面上火急火燎地通过总统室与中国进行磋商,似乎针对韩国支柱企业的打击真的误伤到了韩国的经济。实际上,美国与韩国的贸易谈判进展并不顺利,韩美双方对15%的关税水平达成的初步协议都非常不满意。

就在制裁出台之前,韩国刚刚取得“重大进展”:之前答应美国的3500亿美元投资可以不全都是现金直接投资。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能有一个理由放缓对费城船厂的接管,借机向美国提出新的交易条件,对韩国来说,可能反而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再次,韩国国内的财阀集团并非铁板一块,现代集团(HD Hyundai)本来正在北美与韩华争夺市场,正与美国一家运营船坞的公司商讨共建LNG船,以抢在韩华之前拿下美国政府订单。由于韩华在收购费城船坞方面先下一城,还说动李在明总统在访美时专程视察,导致现代集团非常被动。







而现在韩华被中国严厉打击,现代集团应该正在庆幸,自己没有走在“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的最前沿,因为他们的美国合作方——Edison Chouest Offshore (ECO)除了是船坞运营、港口运营公司外,还是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军事承包商,负责为美国武装力量制造军用船舶,提供维修服务,建造运输船、破冰船等载具。如果有下一轮制裁,现代集团大概率是“幸运用户”之一。

与专注军贸、航天和国内能源市场的韩华不同,现代集团的主业在重工、建设和汽车,其在中国的投资更为多元、丰富,其重工产品对中国市场也更为依赖,有韩华的示范在,现代将不得不重新考虑与美国合作到底盈亏几何。由此推而广之,对中国市场更加倚重的消费品集团,如三星、LG等,就更要在骑墙的时候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最后,“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这一计划的核心任务,是让盟友,主要是韩日两国,以自己的造船产能承接美军军舰的维修任务和舰船更替。

2025年3月,韩华海洋宣布其在巨济船厂完成美军后勤补给船“沃利·谢拉号”号(USNS Wally Schirra)的全面大修保养并交付美国海军。这是韩华海洋首次承揽并完成美国海军舰艇的例行检修项目。

2025年8月,韩华海洋将向旗下的韩华费城船厂追加投资50亿美元,以大幅提升该船厂的造船产能。韩华将新增两座船坞、三座码头,并建设一个约40万平方米的分段制造基地,同时引入自动化和智慧船厂技术,为美国军舰提供分段和模块化供应。

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正舒展拳脚,准备将韩国完全吸收进军工综合体。



结语

现在韩国企业“出师未捷身先死”,既可以试探出美国本土造船能力的真实水平,为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武装冲突做更充分的准备,也是对日本和美国其他盟邦的警告:中国市场和美国订单,不仅不能兼得,还可能两个都得不到。

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美国手指缝里漏出点油水就能让盟国跑步进入发达国家的日子,已经和坚船利炮就能欺负中国的日子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而且这一轮中美从“港口费”开始的贸易争端,时间点正处于两国首脑可能会举行的APEC峰会之前。在特朗普政府多次施展“先讹诈,再勒索”的“交易的艺术”的背景下,提前制造筹码,给中美谈判储备一些弹药,并且留有足够余地,是我们的应有之术,毕竟如果发展了还要被人敲竹杠,那不是白发展了?

韩华的“出头椽子先烂”,可能最终会成为特朗普的又一个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时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