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庆州APEC峰会 习近平强调“拉手而非松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参与APEC峰会,他在会议上再度强调多边主义,呼吁各国应“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延链’而不是‘断链’”,并主张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重申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图像来源: Yonh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釜山“特习会”落幕隔天,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袖峰会週五(10月31日)登场,21个印太经济体的领袖齐聚韩国庆州。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快闪”韩国、缺席APEC主会议的情况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了最受瞩目的人物。这天,习近平除了参加APEC会议,还将分别与加拿大、日本和泰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

开幕致词中,主办本届APEC峰会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强调各国合作:“我们所有人站在国际秩序剧烈变动的重大转折点上……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立场未必始终一致,但我们还是能携手合作,追求共同繁荣的终极目标。”

中国官媒新华社也发布习近平在APEC非正式会议的发言稿,他称亚太地区应“坚持在开放发展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并提出五点建议,包含多边贸易、产业链与供应链畅通、贸易数码化与绿色化等内容。

“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延链’而不是‘断链’,积极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上述发言一方面强调全球合作,一方面主张中国会继续对外开放;然而,观察中国近期的政策趋势,却也不断重申要实现中国“科技自主”,例如中共中央这週稍早刚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文件,便把“科技自立自强”和“扩大内需”设定为核心政策,外界解读这是中国希望摆脱依赖美国和西方科技、被“卡脖子”的处境。

在“特习会”上,美国同意把先前以芬太尼问题为由施加的对中关税调降为10%,中国也相应地暂缓实施10月初公布的稀土管制措施,并恢复采购美国大豆。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学者朗海默(Rolf J. Langhammer)向DW指出,美中两大强权达成了为期一年的贸易战“休兵”,但双方整体的战略竞争格局并未改变。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李雷夫(Leif-Eric Easley)向美联社表示,特习会避免了全球经济“最坏的结果”,“但APEC的意义不该仅止为贸易战休战的场域……我们需要更广泛的多边合作,来因应区域内最迫切的经济挑战,例如拒绝代价高昂、破坏稳定的保护主义,调和法规以推动永续贸易,并协调数码创新的標准。”

今年APEC的主题为“打造永续的明天:连结、创新、繁荣”,关注焦点包含人工智能(AI)领域的合作和人口高龄化等挑战。

APEC成立于1989年,当时全球化益发显著,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各国透过此组织来强化自由贸易,促使区域整体关税降低、供应链整合,并推动跨境投资与科技合作。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2国为创始会员;中国在1991年加入,这是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首度加入全球经济多边组织,也替其2001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会员国铺路。

如今的APEC面臨美中竞争加剧、供应链不稳定等重大挑战。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重申“美国优先”政策,也冲击了全球化与多边主义发展。

主办方韩国仍在协调日前APEC部长级会议的联合声明。韩国外长赵显週四(30日)表示,他认为有希望能在週六(11月1日)峰会结束时,同时发布部长级声明和领袖宣言。

不过,据路透社报道,有2名APEC成员国外交官私下表示怀疑,因为在全球政治分歧加剧之际,任何的声明恐怕都很难带来实质意义。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的2018年,APEC峰会就首次未能达成领袖共同宣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