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川习会后中美各吹各的调 各自表述惊现落差

川习会已于30日落幕,美中对于会议成果的声明与说法,在稀土管制、对等关税税率等层面已有所出入,显示双方可能就会谈内容有着不同解读。



彭博资讯报导,例如美国财长贝森特指出,中方同意将稀土管制措施延后一年上路,但中方仅说,将暂缓10月9日新祭出的稀土管制,但未曾提及原有的相关管制。

在黄豆与农产品采购方面,美方提供许多细节,例如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指出,北京已承诺未来几年会向美国采购至少870万吨黄豆,中方只说,将扩大采购美国农产品。

最重大的落差,可能出在双方对于对等关税的认知,例如美国总统川普说,对大陆的对等关税,会从57%调降到47%,但大陆商务部声明指出,美方24%的对等关税将暂停一年实施。

美中下周可望签贸易协议 北京:愿拉长合作清单

川习会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美中最快下周签署贸易协议。中国外交部今天说,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中方愿与美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透过对话协商,不断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

据陆媒澎湃新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下午在例行记者会回应路透社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期间讨论了经贸关系等议题,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中方主管部门昨天也介绍了吉隆坡经贸磋商的成果。

他提到,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经贸应该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

郭嘉昆表示,中方愿与美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本着平等、尊重、互惠原则,“通过对话协商,不断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贝森特(Scott Bessent)30日接受福斯财经新闻网访问时说:“吉隆坡协议昨晚深夜拍板,所以我预计我们最快可能在下周进行签署(贸易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