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的“三大人设” 彻底被全网揭穿了(组图)

谁是中国最强AI? 要回答明白这个问题,几个头部互联网大佬势必打得头破血流。

但如果要给2025年的AI界颁发 “劳模奖”,豆包绝对是实至名归。

谁也没想到,豆包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堪称魔幻的逆袭:最近,月活用户狂飙至1.57亿,直接超越曾稳坐头把交椅的DeepSeek,登顶中国原生AI应用月活榜首。

上到60岁大爷大妈,下到小学生,豆包把家里最老的和最小的都哄迷糊了。

出门旅游逛文物景点,当你还在羡慕别人请了导游时,一回头,中国大妈已经请出了“豆包导游”。

年轻人用豆包“邪修”P图《人生三格》,随便一出手就是梗王:南京的烤鸭、广东的走地鸡、潮汕的牛肉丸、沈阳的鸡架、内蒙的牛肉干……

豆包刚出道时一副“傻头傻脑”的样子,如今却成功逆袭登顶。

沉迷豆包的中国人,给豆包贴上了无数标签:抽象圈第一造梗王,互联网AI泥石流、最任劳任怨的家庭保姆…

AI可以不活,但不能不会整活。

豆包的三大人设,这次算是彻底被全网揭穿了。

1上亿中国人,已经开始沉迷豆包邪修

想要成为全民顶流,路人缘必须得足够的好。

但路人缘却是个玄学,因为很简单,谁也没办法去控制大家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也许在专业极客眼里,豆包的功能甚至有点“幼稚”,但对于互联网冲浪的年轻人来说刚刚好,豆包浑身上下都是梗,简直是先天互联网圣体。

AI软件千千万,但只有豆包拥有家族:豆沙、豆奶、豆干、豆花……

有网友只是生成了豆包和豆沙的结婚视频,一条视频拿下将近50万点赞,豆包也是有了自己的IP宇宙。

路人缘受宠至此,豆包的第一个人设立了大功:情绪稳定的全网“陪聊”。

它不像传统AI那样高冷地划清 “能力边界”,反而像个好奇心爆棚的全能选手,什么都想掺一脚。

打开豆包的聊天界面,相同的豆包,但到了不同人手里,你永远不知道豆包就能能被开发出多少陪聊用法。

对中老年人来说,豆包成了他们的“赛博孩子”。

爸妈抱着手机跟豆包聊天,脸上笑出的褶子比跟自己孩子说话的时候还多——以前需要问孩子的问题,爸妈现在通通问豆包。

豆包给出的答案虽然有时候跟自己孩子的回答区别不大,但豆包对老年人来说,胜在绝对不会发火,且永远耐心、永远情绪稳定。

如果你嗑CP,豆包也可以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

马斯克可以跟川普一起打卡北上广——再强扭的瓜,到了豆包这儿也能甜;还可以把自己也P进去,你和你CP就是吉祥三宝,幸福的一家。

甚至年轻人开始开发出了豆包的新功能:生成对象+AI语音陪聊。

只要一声令下,不仅配上对象,有的还直接给俩人穿上婚服,到了家再当着父母面给豆包打电话,一顿操作来,完美避开跟父母爆发的正面冲突。

当代年轻人压力大,很多话不想跟家人朋友说,豆包就成了最安全的“树洞”。

这种“万物皆可豆包” 的沉迷,本质上是用户对 “全能 AI 助手” 的真实需求。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豆包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30分钟。

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角色,任君选择,喜欢哪个点哪个。

跟其他AI一问一答的模式不同,豆包的爽感在于可以语音打电话陪聊。

婚后男人的憋屈,也找到了最无痛的发泄出口。有网友的媳妇让他给白菜挑筋,他一边干一边给豆包打电话,最后被豆包几句话哄成嘴翘。

豆包:没我,这家得散。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5年8月,豆包App月活用户超过1.57亿,其主要竞争对手DeepSeek月活约为1.43亿。

该数据更指出,“DeepSeek流失用户里,有近4成去了豆包”,豆包App成为国内移动端用户量最大的AI聊天助手。

能被大众这么娱乐化、生活化的AI应用,除了豆包很难找到第二个。

2

全网第一大忙人,到底跨行打劫多少次?

如果说其他AI助手是单科状元,豆包绝对是“全能卷王”。

豆包有多忙呢?截至2025年9月底,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调用量已突破30万亿,相比今年5月底增长超80%。

相当于每天处理20万亿汉字。这数字什么概念?中文互联网每天新增内容才几十亿字,它一天干完了几百倍的量。

关键是,豆包不仅成了“AI劳模”,还悄悄渗透进了各行各业:

1、豆包修图,让美图秀秀看傻眼

豆包和美图秀秀,在P图这一赛道展开了贴身对战,正面PK“谁的AI修商更高?”

这两年,美图在AI上确实是下了血本:包括AI写真、AI改图、AI扩图、AI闪光灯、AI扩图,但所有“要在脸上动刀的AI”都要钱——美图走上了视频网站的套路。

美图还打造了吸金利器“美图设计室”,号称“电商人必备的AI设计工具”。

2024年,光美图设计室的收入就约2亿元,毛利率达到60-70%;创始人吴欣鸿也曾表示:这是美图史上增速最快的产品。

但到了豆包这里,P图满足了网友们的所有异想天开。最关键的是,脑洞无论有多大,豆包都免费。

最糟心的是,美图秀秀还碰到了豆包这个天生造梗圣体。

起初,是网友发现用豆包可以生成人生三格:只要上传一张普普通通的生活照,输入特定提示词,或直接选择模板,就能省去复杂操作,轻松获得“人生照片”。

后来,品牌看到了巨大的流量,纷纷加入造梗大军:从蜜雪冰城到瑞幸,从阿里到腾讯,全部加入了进来…

2、豆包上车,大模型拯救车企

比普通人更先察觉到豆包的路人缘的,可能是外企巨头。

最近,奔驰与字节跳动宣布升级合作,其全新纯电CLA车型将搭载“豆包”大模型————打造“史上最聪明的奔驰”。

装进豆包的奔驰,算是彻底入乡随俗:它通晓27种语言,甚至还会粤语、沪语、四川话;0.2秒就被唤醒,0.8秒执行指令。

不仅仅是奔驰按耐不住,特斯拉中国官方正式宣布,将在旗下车型中引入两款本土化AI大模型——“豆包”和“DeepSeek”,通过火山引擎平台接入车载语音系统。

智能座舱恰恰是用户感知最强的场景,跟AI企业合作,成了行业补齐座舱智能短板的主流选择。

搞定奔驰和特斯拉,咱国产豆包也算是出息了。

3不是技术牛X,

而是生态的降维打击

一个“能力不顶尖”的产品,为什么能干到全国第一?

最近,美国顶级风投机构发布了《AI应用百大榜单》,前三分别是ChatGPT、Gemini、DeepSeek,豆包仅仅排在了第12。

去年,当DeepSeek凭借开源模型和专业级性能一炮打响时,豆包还像个小透明。

当时行业内普遍认为,豆包想要超越DeepSeek,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 毕竟DeepSeek在技术架构、专业能力、开发者生态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有人说它“样样通,样样松”,DeepSeek的月活用户还高达2.6亿,市场份额占比超30%,而当时的豆包月活仅1.15 亿,差距明显。

但豆包的逆袭,与其说是产品的胜利,不如说是“用户思维” 的胜利。

在降低门槛上,豆包似乎是“故意为之”。

相比于其他AI专注的开发者和专业用户,豆包把目标对准了更广泛的普通用户。

有人吐槽豆包对深度问题回复“不够好”。但字节内部称,这是豆包故意降低门槛,使其更符合大众用户需求,甚至是父母和爷爷奶奶。

有上幼儿园小朋友画美人鱼觉得丑,孩子爸爸让让豆包帮着涂色生成视频,结果哄娃一绝。

它深知普通用户不需要复杂的专业功能,而是让用户能“无脑”用AI,这种“低门槛” 的特性,让豆包快速积累了大量用户。

其他兄弟姐妹,也成了豆包的最强助攻。

最近,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排名前五的应用全部来自字节跳动。这五款应用分别是豆包、红果短剧、抖音商城、多闪和汽水音乐。除豆包外,其余四个均属于抖音旗下应用。

豆包深度融入这些生态,实现了“无缝衔接”。在抖音上,用户可以用豆包生成短视频脚本、优化视频文案;在番茄小说中,用户可以用豆包生成小说续写、人物设定。

就这样,豆包用“农村包围城市” 的策略,一步步缩小了与DeepSeek 的差距。

豆包的胜利,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情理之中。

前段时间西安一名男子去世后,女儿收拾遗物,在父亲的手机里发现了他在生前和AI的对话。

“我要去世了,豆包”,是父亲和AI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

赚钱的生意,不是俯视市场,而是看见需求。

想做成一个AI爆款,不一定非得是无所不能的技术高手,只要成为用户离不开的那个唯一,同样能活得很好。

这或许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顶尖的产品体验,和顶尖的底层技术一样重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