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的深度报道,欧洲的财政版图正在悄然发生一场令人震惊的逆转!曾几何时,西班牙在欧元区债务危机中挣扎求生,被视为“病夫”,而德国则是力挽狂澜的“救世主”。然而,风水轮流转,最新的预测显示,明年西班牙的预算赤字将首次低于德国,这标志着两国财政命运的彻底对调,也预示着欧洲经济“排位赛”的重大变化!
**昔日“病夫”华丽转身,赤字五年连降**
曾被一些分析师戏称为“欧猪五国”(PIIGS)之一的西班牙,如今已不再是那个深陷泥潭的国家。在经历了多年的强劲增长和税收收入的显著提升后,这个欧洲第四大经济体成功削减了其财政赤字。西班牙银行的最新预测显示,该国赤字将连续第五年下降,预计2025年将降至GDP的2.5%,而到2026年更将进一步降至2.3%。
回溯历史,自1999年欧元区成立至债务危机爆发前,西班牙曾经历长达数年的经济繁荣,其预算赤字在2007年之前的十年间甚至低于德国。然而,高增长与低利率的结合最终催生了房地产泡沫,并引发了随后的银行业危机。当时,西班牙不得不向欧洲求援,获得了410亿欧元的紧急贷款,而彼时的德国对“挥霍无度”的南欧国家伸出援手显得犹豫不决。
如今,西班牙已成为发达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自2022年初以来,其季度GDP平均增长率高达3.9%,而德国同期仅为0.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6年西班牙经济将增长2%,尽管略低于美国预测的2.1%,但其复苏势头依然强劲。伦敦万神殿宏观经济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分析师梅拉妮·德博诺(Melanie Debono)指出:“德国的投资周期已经停滞,而投资却极大地推动了西班牙GDP的增长。”
西班牙经济的扩张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叠加:移民潮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贡献了巨额收入,相对较低的能源成本降低了企业运营压力,以及欧盟资金的大力投入刺激了公共支出。西班牙政府甚至预计,今年将实现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基本盈余——这项指标排除了债务利息支付和瓦伦西亚洪水相关成本。

**德国财政亮红灯,基础设施“摇摇欲坠”**
与西班牙的“逆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财政挑战。根据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一个独立的政府顾问小组)的预测,德国的赤字将从今年的2.3%上升到2026年的3.1%。分析师们甚至预计,在随后的几年里,这一数字将逼近4%。
曾经,德国在截至2019年的六年间,实现了高达GDP 1.9%的预算盈余。尽管其公共债务水平接近欧盟财政规则规定的60%,但长期以来,德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却因投资不足而饱受困扰,导致铁路系统不可靠、高速公路桥梁摇摇欲坠,甚至军队的弹药储备也仅够维持两天战事。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有望再次入主白宫,以及挥之不去的基础设施危机,共同促使柏林政府做出了历史性的政治大转弯。新任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不得不放松了严格的宪法债务刹车机制,该机制曾将年度借贷限制在GDP的0.35%。这一举动无疑为德国未来的财政赤字扩大打开了方便之门。
**政治僵局下的“意外之财”与欧洲新秩序**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西班牙财政状况的改善,在某种程度上竟然得益于其国内的政治僵局。首相佩德罗·桑切斯(Pedro Sánchez)的少数派政府未能获得足够的议会票数来通过新的预算案,导致西班牙只能沿用2023年的支出计划。这反而阻止了政府推出大规模的新支出计划,尽管它利用预算规则中的一些灵活性,增加了国防开支。
瑞士私人银行J Safra Sarasin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滕·朱尼乌斯(Karsten Junius)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不同的财政轨迹表明,自欧元危机以来,欧元区国家之间的‘排位’已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如今,西班牙的经济改善也推动了其政府债券的上涨,意大利和希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使得西班牙10年期国债相对于基准德国国债的额外利率(衡量市场焦虑的关键指标)降至约0.5个百分点,这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前的最低水平,当时这一数字曾一度突破6个百分点。西班牙现在的借贷成本甚至低于法国,而法国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欧元区最安全的借款国之一。
尽管德国的赤字预计将扩大,但鉴于其作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的实力,其债务负担低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全球主要经济体,因此德国国债仍被视为欧元区的“避险资产”。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西班牙前工业部长、现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经济学教授米格尔·塞巴斯蒂安(Miguel Sebastián)指出:“西班牙的债务与GDP之比仍然过高,这将在经济衰退时大大限制其回旋余地。”西班牙银行上周在其最新的金融稳定报告中也警告称,高水平的总体债务为西班牙经济带来了“脆弱性”,限制了其在下一次危机中的应对空间,并使国家面临更高的利率风险。
这场财政地位的互换,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欧洲经济格局深层调整的缩影。昔日的“优等生”面临挑战,而曾经的“问题学生”却焕发新生。这无疑将引发人们对欧洲未来经济走向的更多思考。